今天坐地铁去佛山市区办一些事情,其中一项就是要注消一个电信号码,不知是什么原因,网上不能注销,必须到以前开通这个号码所在地的营业厅才可以。这个号码当年是为了一项特定的工作而开通,每月话费137元,现在我退休了,这个号码可以不再使用。
到了佛山市区,用百度地图找了附近一间电信公司营业网点,走到门口才发现关闭了。又找附近另一间,打了一辆的的过去,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办不了这项业务。再打的的去找第三间网点,排了很长时间才轮到,我要求立即注销,还要交10月份的租金137元,我又爽快地交了。唉…,如果不是我持有电信的股份,如果不是浮盈一倍多,我可能有点火气上头,还好,我异常平静,还感谢了为我办理的业务员。我看见在隔壁工位办理业务的顾客不断发牢骚,脾气有点火爆。
生活要面对各个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个人常常处于劣势地位,有时会让我们感觉不爽。与其这样,不如加入,买点这类公司的股份,心情就能好许多了。一直用中国移动,买些移动的股票;每天要用电,买些长江电力;每年要买保险,买些中国平安;车辆要加油,买些中海油;每天要用燃气,买些昆仑能源;家用电器常更换,买些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常交物业费,买些物业公司;天天离不开微信,买些腾讯控股;生活离不开银行,买些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常喝牛奶,买些伊利股份;大街上到处是摄像头,买些海康威视;见自己老爸酒瘾大戒不掉,买些头部的白酒公司茅台和五粮液,这样的例子还可以列举很多。实际上,我真的持有以上这些公司的股票,大部分都持几年或十多年了,到目前为止,盈利都很满意,只有一家出现轻微亏损,而且是近期才建仓的。
许多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生活所需,抛不掉离不开,为此支付大量的费用,当感觉有些不爽时,不如看看财务数据,等待一个好价格,在合适的时机加入这类公司成为长期股东,从此用起他们的产品就像用自家的产品,如体验不好,心态也平衡许多了,说不定还能赚点钱帮补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