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康冠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冠医疗”)成立于2015年,是上市公司康冠科技(001308.SZ)的控股子公司,同时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AEO海关高级认证企业、AAAA信得过的企业,其医疗显示产品主要包括放射诊断显示器、内窥监视器、影像中心会诊大屏、超声显示器、手术室一体化显示器、医疗平板电脑和医疗AI一体机等。产品类型涵盖了从临床多功能到专业影像诊断、数字化手术室、远程医疗会诊等全线医疗影像产品。
一、手术可视化:内窥监视器
核心特点:
采用康冠自研RGB色彩校准技术,符合DICOM国际标准,支持高精度3D成像。
核心价值:
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场景中,为主刀医生,助手及团队成员提供与清晰准确的3D手术视野,突破传统2D显示的局限,助力主刀医生精准操作,直击病灶,也使得团队协同配合更顺畅;同时,立体真实的画面显著提升手术监督的准确性,并让教学培训更直观有效,有助于提升整体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延伸应用于术后复盘分析、手术机器人应用,强化手术技能培训。
二、会诊协作:影像中心会诊大屏
核心特点:
同样基于康冠自研RGB色彩校准与DICOM标准校色,关键优势在于实现了符合医学影像要求的超大尺寸显示。
核心价值:
专为综合会诊场景设计,满足多科室医生同时精准阅片、高效讨论的需求。
三、智能放射诊断:医疗AI一体机
技术构成:
软件:集成AI解决方案,支持动态影像病灶识别与模型训练。
硬件:终端产品由康冠医疗自主生产制造,极致轻薄,AI智诊即插即用,标配算力相当于RTX3050-3060级别显卡,支持升级至RTX40系显卡算力。
工作原理:
外接放射扫查设备,通过视频采集从扫查设备获取动态影像流传输至AI一体机,利用本地算力进行实时病灶识别分析并显示结果(连续影像输入的动态病灶识别识别要求远高于静态图像识别)。
核心功能:
影像检查:动态标记可病灶位置;智能分类病灶结果和恶性化概率。
辅助诊断:综合病灶动态扫查过程中连续的切面信息对病灶进行全面地分析。
结构化报告:自动生成结构化图文报告。
解决痛点与场景:
医院放射科:极大优化传统“扫描-暂停标记-切电脑出报告”的低效流程,动态识别提示加速医生扫查,集成诊断与报告功能。
体检机构:凭借获得三类认证(如乳腺部位)的AI辅助诊断能力(效率与准确性获临床验证),降低对高水平放射医师的依赖,操作人员经基础培训即可使用并出具有效报告。
未来潜力:随放射设备小型化,有望应用于家庭场景,减少医院排队负担。
医学影像的可靠诊断既依赖于顶尖硬件,也离不开与之匹配的算法与软件生态。因此,康冠医疗在持续升级背光、面板与驱动电路的同时,投入大量资源打造闭环式自研色彩管理系统,从出厂前的精确校准,到与Calman专业硬件校准软件无缝协作,形成“硬件-算法-管理”三位一体的色彩保障体系。这一软硬协同的深度整合,使康冠医疗显示产品在色彩还原度方面能够全面满足医疗影像设备上苛刻的专业需求、及医疗影像对“零误差”色彩还原的严苛标准。康冠医疗产品严格遵循国际标准色彩规范,通过高精度装置对屏幕数百个区域进行微米级调校,确保亮度与色度在全屏幕范围内均匀一致,完美复现医疗影像中的细微灰度层次与色彩差异,为临床诊断提供无缝、真实的视觉依据。其出厂前的精确校准流程,通过测量0-255全色域RGB伽玛值,并借助16位查找表(LUT)优化256个关键色调值,实现了色阶变化的平滑过渡,确保X光、MRI、病理切片等医学影像的灰度级与色彩信息精准呈现。配合自研色彩管理软件与Calman专业校准系统的无缝协作,康冠医疗产品可实现长期稳定的色彩精度控制,不仅符合DICOM Part 14等医疗影像国际认证要求,更通过持续的色彩一致性保障,为医生提供可靠的影像判读支持,有效降低因色彩偏差导致的诊断误差,为诊断提供可溯源的“黄金标准”视觉依据,充分满足医疗行业对影像显示设备的专业化、高精度需求。
康冠医疗通过内窥监视器、影像中心会诊大屏及医疗AI一体机三大核心产品,聚焦于提升手术可视化、多科室协作效率和放射诊断智能化水平。截至2025年上半年,康冠医疗的显示产品已经入驻全国超30个省,1000余家的市级医院、县级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
面向未来,康冠医疗将以“AI+医疗”为核心引擎,持续放大在色彩精准度、影像标准化和智能诊断上的先发优势:一方面依托母公司超千名工程师与1,300 余项知识产权,迭代高分辨率、高亮度、广色域且符合 DICOM、BT.2020 等严苛标准的医疗显示硬件;另一方面,将AI 辅助诊断算法与 Calman等权威校色平台深度耦合,打造覆盖手术室、影像中心、远程会诊全场景的闭环色彩管理解决方案与智能终端显示解决方案商。配合全球 10 余个技术支持与服务中心及 MTO 柔性供应链,康冠医疗正加速把“中国精度”推向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