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 Rubin 芯片爆量前夜!博杰 vs 淳中,谁才是真龙头?

用户头像
熹和映玄
 · 上海  

#924行情一周年,你赚了多少?# #阿里股价飙升,创近4年新高# #半导体设备持续活跃,盛美上海创历史新高#

核心结论先摆这儿

英伟达 Rubin 芯片算力直接从 1800W 干到 2300W,这波升级把检测环节推成了香饽饽!外资研报说测试流程要多来一轮老化测试和最终测试,不光利好 KYEC、爱德万这些大厂,国内设备商的机会也来了。

直接上观点:

$博杰股份(SZ002975)$ :检测 + 液冷双布局,技术踩中英伟达节奏,100 亿估值明显低估,看涨 60%

$淳中科技(SH603516)$ :老化测试有份额但绝非独供,200 亿市值虚高,警惕 30% 回调风险

$奕东电子(SZ301123)$ :疑似挤进供应链,液冷领域有看点,值得盯紧

一、Rubin 芯片一升级,检测环节先炸了

1.1 芯片变猛了,散热和检测都得升级

英伟达这波 Rubin 芯片是接棒 GB300 的大杀器,算力飙到 2300W 后,两个问题绕不开:

液冷成刚需:功耗超 2000W,风冷根本压不住,液冷必须安排上

测试变复杂:新增一轮老化测试(就是给芯片 “烤机”)和最终测试,设备需求直接翻倍

1.2 检测环节的增量有多肥?

这波升级给检测企业送了大红包:

新测试环节得买新设备,硬件需求暴涨

多测一轮意味着设备连轴转,耗材换得更勤

高算力芯片对检测精度要求更高,老设备得升级

外资测算,Rubin 芯片给检测业务带来的价值比前代高 70%-80%,而且这部分增量还没算进企业业绩里,后续潜力不小。

二、三家公司扒一扒:谁在真赚钱?谁在炒概念?

2.1 博杰股份:业绩和逻辑都硬

业务布局太全面

博杰属于 “双 buff 叠加”:既能做最终测试(FT test),又能供检测用的液冷模组,等于把检测环节的两大需求都包了。更关键的是,它家的液态金属散热、泵驱两相液冷技术,正好是英伟达下一代要搞的方向。

液冷技术真能打

产品线从 1.4kW 覆盖到 2.2kW,Rubin 芯片的散热需求刚好能满足。自研的液冷模块比传统方案效率高 30%,电能利用率(PUE)能降到 1.08 以下,现在已经在给 GB300 做配套验证了,年底可能就小批量供货。

业绩拐点已出现

上半年营收 6.7 亿涨 17%,二季度净利润 4000 万创近年单季新高,公司自己说全年净利润能回到 1 亿以上。订单更夸张,2025 年 AI 服务器订单要涨 2-3 倍,2026 年再翻 4-5 倍,越南、墨西哥的产线都备好了,泰国基地明年投产后产能直接到 220 万只。

2.2 淳中科技:股价飞天但业绩拉胯

所谓 “独供” 是误区

市场之前传它是老化测试和冷头独供,其实根本不是。新增一轮测试也就让它的业务量涨 50%,不是翻倍。手里的 “五面贴合” 技术看着厉害,但只用于检测适配,跟量产的液冷模组不是一回事。

业绩和股价严重脱节

单台设备卖 4.66 万美元,毛利率看着有 75%-80%,但上半年营收直接降了 47.67%,还亏了 3980 万,去年同期可是赚 4880 万的。更离谱的是,股价从 35 块飙到 150 块,3 个月涨 320%,200 亿市值纯属炒预期。

三季报是最后救命稻草

现在市场都在等三季报看设备交付情况,但截至 9 月 21 号还没发。要是数据不行,之前炒的概念就得凉,30% 的回调风险不是说着玩的。

2.3 奕东电子:潜伏的潜力股?

这家属于 “闷声搞事情” 的类型,疑似挤进了健策精密(Jentech)的供应链 —— 要知道健策在微通道盖板领域占了 60%-70% 的份额。而且已经做出液冷模组样品,在算力机柜里做认证了。

更惊喜的是它的 AI 业务,光模块产品通过安费诺进了英伟达供应链,7 月份单月收入就超 3000 万,同比涨 250%,这进度确实快。

三、投资思路:抓真龙头,避伪概念

核心逻辑就三条

检测环节价值量暴增,新增测试带来真需求

液冷是必选项,既能做检测又能供液冷的企业最吃香

跟着英伟达的技术路线走,液态金属、泵驱两相这些才是长期风口

操作建议直接给

首选博杰股份:技术硬、订单明、业绩拐点已现,100 亿市值太便宜,60% 上升空间可期

关注奕东电子:供应链卡位有进展,AI 业务在突破,适合做备选

淳中科技慎碰:估值泡沫太大,业绩撑不住,等三季报落地再看

风险也得提一嘴

英伟达技术说变就变,要是换微通道水冷板技术,现有方案可能作废

这几家都靠英伟达吃饭,客户太集中风险高

从测试到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订单能不能兑现不好说

现在检测板块预期拉得太满,不及预期就得回调

结语

Rubin 芯片不光带火了光模块,检测环节的价值重估才刚开始。博杰股份这种 “检测 + 液冷” 双料选手,明显比只靠单一环节的淳中科技更靠谱。Q3 季报前,博杰估值超过淳中才合理,淳中要是拿不出真数据,之前涨的可能都得吐回去。盯紧博杰的液冷量产进度和淳中的三季报,这两个信号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