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业务总体情况与年度目标
·业务板块划分:公司主要业务分测试电源、特种电源和电能质量三块,测试电源营收占比最高。
·今年业绩目标:2025年公司业绩目标13亿元(员工持股激励触发目标)。测试电源目标7.5亿元,光储和新能源车领域预计与2024年持平,增长来自通用测试电源领域市场占有率扩大;特种电源目标3.5亿元,因2025年军工订单复苏(目标2.5亿元),叠加民用订单(1亿元)推动增长;电能质量目标2亿元,与2024年相比无大变化。
2、测试电源业务深度分析
·竞争格局与价格趋势:大功率测试电源市场竞争激烈,去年第三梯队厂商因生存压力发起价格战,虽部分性能规格未达标,但大幅降价冲击市场价格,对光储和电动车领域影响显著。今年市场价格持平或小降。公司通过内部降成本措施应对,Q3导入低成本、高毛利产品,抵消价格下行影响,受价格波动影响不大。目前行业价格未向上修复,公司降本措施预计下半年有较好体现。
·下游客户与应用场景:测试电源在光储领域主要用于逆变器检测,客户有华为、阳光、固德威;在电动车领域用于电池、电机、电控检测,主要客户中比亚迪占比近半,其他有联合动力、宁德时代、维迈斯等,进行充放电测试。公司2024年进入电动车和电池检测领域,初期开拓大客户如比亚迪,其占比偏高,2025年随着新客户拓展,比亚迪占比将下降。
·大小功率占比与调整:2024年测试电源中,大功率占比约60%,小功率占比约40%,因光储和电动车领域对大功率需求多。2025年拓展通用领域,该领域小功率电源偏多,随着占比提升,小功率电源占比将增加,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毛利。
·光储业务趋势判断:光储测试电源需求产线端与研发端此消彼长。当前光储行业扩产减少,产线端检测需求下降;行业竞争加剧,研发端检测需求上升。2025年光储业务预计持平或略降。公司对光储业务以维稳现有客户为主,将更多精力转向电动车、电池检测及通用产品的客户拓展。
3、特种电源与电能质量业务
·特种电源业务结构:特种电源分军用和民用,军用包括机载、舰载、地面保障电源等,其中机载占比60%以上,为最主要应用领域;舰载有部分应用,蛋仔占比极低;地面保障电源是公司起家产品,早期形式为地面电源车,类似飞机的‘大充电宝’,近年有迭代升级但基本形式未变。去年军工受政策影响业绩小,民用订单延迟至今年。
·特种电源毛利波动:特种电源毛利率波动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军工营收下降(去年约1.2亿元),规模较小导致单体项目对整体毛利影响显著,若单个项目毛利较低,易拉低整体毛利;二是近年执行审价政策,项目在确收前需重新进行价格审核并判定最终价格,对毛利产生影响。
·特种电源重点项目:特种电源重点项目包括医疗加速器电源及半导体射频电源。医疗加速器电源方面,公司去年获得用于离子治疗癌症的订单,今年将确认收入约6 7千万元,该项目是基于加速器平台孵化的医疗领域应用。交付周期方面,军工项目交付周期为3 6个月,多在三季度或四季度验收;测试电源交付周期为1 3个月,通用产品可在1个月内交付。半导体射频电源去年启动研发,去年11月已向二梯队厂商送样验证,今年4月完成二梯队检测,下半年将推进与一梯队厂商的合作及送样检测。
·电能质量业务规划:今年电能质量业务目标营收2亿元,其中数据中心领域去年收入约2千万元,今年预计增长至4 5千万元;电网领域因设备升级,订单规模将有小规模上涨;海外市场主要随测试电源的通用产品一同铺开,目前以国内业务为主。
4、其他业务与补充讨论
·半导体射频电源进展:半导体射频电源研发进展顺利,去年启动研发,同年11月已向二梯队厂商送样验证;今年4月(Q1与Q2交界时)完成二梯队检测。后续规划方面,下半年将推进与一梯队厂商的送样检测及合作沟通,目前主要关注与一梯队的沟通情况。
·通用测试电源规划:国内通用测试电源市场规模约60 70亿,当前主要由台资和外资主导,如去年Chroma在中国市场通用领域出货量达25亿。国内厂商中,公司与友商科威尔参与较多,但去年营收仅1亿多,市场占比不高。产品方面,今年年初公司产品带宽约为外资的40%,目标年底提升至60 70%以推动业务推进;价格上,公司产品为外资的7 8折(因国家产品而异),质量与外资无差距,且服务响应速度、售后软件等配套优势远超外资。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去年已设立香港子公司,今年计划大规模铺设渠道及代理,跟随代理拓展企业客户,期望明年或之后实现放量,海外主销通用产品(大小功率均有,小功率偏多)及部分电能质量通用产品。
Q&A
Q: 核聚变电源业务的历史情况及最新进展如何?
A: 核聚变电源业务涉及公司保密信息不便公开披露。目前已针对行业内主要核聚变装置开展前期对接工作,正评估是否将其作为未来重点投入方向。由于该领域技术壁垒较高,若需提升项目份额需技术迭代升级。当前市场已启动的正式项目较少,主要为合肥项目,预计于第四季度启动招标。
Q: 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历史项目此前供应的电源产品类型是什么?
A: 环流项目供应线圈电源、RMP线圈电源,ISA项目供应磁体电源。
Q: 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Easter及环流等历史项目对应的金额体量与收入,具体对应哪一年的业绩表现?
A: Easter及环流项目对应的业绩表现大致在10年前后,但因公司当时尚未上市,无法从年报中获取具体年份的详细数据。
Q: 当前大功率测试电源的竞争情况、价格压力及下游客户供应情况如何?
A: 大功率测试电源当前竞争较为激烈,毛利较低。价格下行主要因去年第三梯队厂商因生存压力发起价格战,尽管其产品性能规格未完全达标,但大幅降价行为对市场价格形成冲击,其中光储和电动车领域因大功率电源使用较多,受价格影响尤为明显。小功率测试电源毛利表现较好,公司今年计划通过增加通用小功率业务占比提升整体毛利。去年各行业普遍面临激烈价格战及降本压力。
Q: 今年一季度至二季度,大功率电源市场竞争情况呈现怎样的趋势?
A: 今年市场整体价格趋势与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或小幅下降。公司通过内部降成本措施,预计于Q3推出低成本、高毛利产品,因此市场价格小降对公司影响有限。
Q: 当前光伏储能、电动车及电池业务的下游主要涉及哪些环节?在大功率电源领域接触较多的主要客户有哪些?
A: 光伏储能领域主要涉及逆变器检测,主要客户包括华为、阳光、固德威;电动车及电池业务领域主要涉及电池、电机、电控检测,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联合动力、宁德时代、维迈斯,涉及充放电测试。
Q: 电动车及电池检测业务中,B客户的占比情况如何?各客户占比是否均匀?
A: B客户在电动车及电池检测业务中的占比偏高,接近一半。由于公司去年才进入该领域,初期优先拓展大客户,B客户作为首批拓展对象,因此当前占比偏高;随着今年电动车及电池业务快速增长,B客户占比将有所下降。
Q: 单看大功率测试电源业务,未来发展展望如何?以及是否可认为光伏与电动车业务对应的均为大功率电源?
A: 不能等同,因各行业均会使用大功率与小功率电源;光储与电动车领域因测试电源应用普遍,对大功率电源接受度更高,故该领域大功率电源占比更高。
Q: 去年测试电源中大功率与小功率产品的占比情况如何?
A: 去年测试电源中,大功率产品占比约六成,小功率产品占比约四成,主要因光储和车领域对测试电源需求较大且多用大功率产品。今年随着通用领域拓展及占比提升,小功率产品占比将进一步增加,因通用领域以小功率产品为主。
Q: 通用领域国产替代的当前进度如何?目前国产厂商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是多少?
A: 国内通用领域市场规模约60-70亿元,当前国产厂商尚未进入主战场,主要为公司与友商科威尔,两家去年营收各约1亿元,市场占比不高。市场份额仍以台资和外资为主,例如Chroma去年在华通用领域出货量达25亿元。公司近年开始布局该领域,截至今年年初产品带宽约为台资外资企业的40%,目标年底提升至60%-70%以推动业务推进。
Q: 产品带端是指不同产品规格的型号,还是对应的不同下游?
A: 产品带端指不同产品规格的型号。该行业较为分散,因此需要较多系列规格的型号。
Q: 不同下游是否因参数需求不同而对应不同型号的产品?
A: 不同下游因参数需求不同对应不同型号产品,其中实验室和检测机构使用时会涉及各系列规格。
Q: 今年年初产品带宽约为外资企业的40%,预计年底美台带宽目标值是多少?
A: 预计年底美台带宽目标约为60%-70%,主要因今年每个季度均推出新品。
Q: 通用领域去年规模为1亿余元,前年的规模是多少?
A: 前年通用领域规模约为一两千万元。
Q: 在通用领域,国内产品与外资产品是否存在价格优势?当前价格价差情况如何?除价格外,产品质量是否存在差异?
A: 目前国内产品价格约为外资产品的7-8折,产品质量基本无差距。外资产品响应度更高,而国内产品在服务响应速度、售后软件及配套服务方面远超外资,国内外产品各有侧重,优劣取决于客户需求。
Q: 国内市场规模约60-70亿,海外市场空间较大,当前除国内市场外,公司在海外市场是否有布局及规划?
A: 海外市场是公司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自去年设立香港子公司后,今年计划大规模拓展渠道及代理商,通过代理接触企业客户,今年以业务铺开为主,预计明年或之后实现放量。
Q: 公司海外市场主打的产品是否以小功率测试电源为主,还是同时涉及大功率电源?
A: 公司海外市场主打通用产品,涵盖大小功率,所有可通用的产品均可在海外推广,此外电能质量领域也有部分通用产品,均通过渠道销售。
Q: 通用产品的型号规格是否约有几十种?其中是否存在相互通用的模块?这对公司平台化能力及研发能力提出了哪些要求?
A: 近两年公司研发费用较高,主要因布局新赛道及加大通用产品投入。通用产品中部分设备模块可通用,但因需适配不同频率,需开发新功能、测试性能并进行压缩简化,当前研发投入仍处于较高水平。
Q: 公司对光储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判断是持平还是会进行业务拓展?
A: 光储业务需结合行业发展阶段分析,当前产线端检测因扩产减少需求下降,但行业进入平台期后研发端检测需求上升。今年光储业务订单呈现研发端上升、产线端下降的特征,整体趋势预计持平或略降。考虑到行业竞争激烈,公司计划以维稳现有客户为主,后续将重点拓展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及通用产品领域的客户。
Q: 特种电源前两年主要涉及军工的哪些部分?应用场景及具体产品有哪些?
A: 前两年特种电源在军工领域主要覆盖机载、舰载及弹载场景,其中以机载为主,舰载占比较小,弹载占比极低。当前主要应用于飞机场景,另有地面保障电源产品。
Q: 地面保障电源是否为公司创立初期即开展的产品?
A: 公司创立初期以特种电源业务起家,地面保障电源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早期以类似飞机大充电宝的电源车形式为飞机充电,近年来产品迭代升级但基本形式保持不变。
Q: 近几年特种电源毛利率波动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A: 特种电源毛利率波动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军工业务营收因特殊政策下降,营收规模缩小导致整体毛利易受个别低毛利项目拖累;二是近年审价工作对毛利产生影响。其中营收下降是核心原因,规模收缩使得综合毛利更易受单一项目波动影响。
Q: 近两年影响特种电源业务毛利率的其他因素有哪些?
A: 人工审价是影响因素之一,即在收入确认前需进行价格审核并重新判定价格,从而影响毛利率。
Q: 根据去年报表显示,军工业务收入约1.2亿元,是否由少数金额较大的单体项目构成,且受个别项目波动影响较大?
A: 营收规模较小的项目通常受单体项目波动影响较大。
Q: 军工类项目的交付周期大致为多长时间?
A: 军工类项目交付周期一般为3-6个月,验收通常集中在三、四季度。
Q: 军工类项目的交付周期是多长?
A: 军工类项目的交付周期为3~6个月,竣工验收通常集中在四季度。
Q: 特种电源去年获取的加速器电源订单,今年交付的项目主要有哪些?用于什么场景?
A: 该订单来源于十四五医疗规划中离子打靶治疗癌细胞项目,今年确认收入约六七千万元,主要用于癌症治疗,基于加速器平台孵化。
Q: 今年确认收入约六七千万的订单是否为单个项目订单?
A: 该订单并非单个项目订单,而是用于离子治疗癌症领域的一系列订单。
Q: 半导体射频电源业务后续的发展规划如何?
A: 半导体射频电源业务进展顺利,自去年启动后,已于去年11月向二梯队厂商送样验证;截至今年4月,二梯队厂商检测已完成。后续重点关注下半年与一梯队厂商的合作推进及送样检测进展。
Q: 电能质量业务今年的营收规划如何?去年数据中心业务收入情况如何?
A: 去年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约2000-3000万元,占比较小。今年电能质量业务营收目标为2亿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预计贡献4000-5000万元,剩余部分由电网业务支撑;主要因设备升级带动订单规模小幅增长,从而支撑全年营收目标。
Q: 电能质量业务中电网与数据中心领域的市场布局是否以国内为主?是否涉及海外市场?
A: 当前电能质量业务中电网与数据中心领域的市场布局以国内为主,海外市场主要通过通用产品覆盖,今年将随测试电源通用产品同步推进。
Q: 磁体电源的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国内竞争格局现状如何?
A: 磁体电源的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综合性能要求较高,具体包括大功率、高精度电流、低纹波、高稳定性及高质量交付等方面。国内竞争格局目前尚不明确。
Q: 光伏测试电源下游是否主要为逆变器厂商?是否包括其他光伏主链厂商?
A: 当前光伏测试电源下游主要涉及主链中的电池检测领域及逆变器件相关厂商。
Q: 公司光伏测试电源业务是否暂未涉及硅料/硅片设备电源及电池片射频电源领域?
A: 目前公司光伏测试电源业务主要聚焦于逆变器检测领域。
Q: 在通用测试电源领域,国内市场空间较大但公司当前市占率较低,是否有两到三年的中期市占率目标规划?
A: 公司内部已有初步方案,但规划尚处于初期阶段,目前暂不对外提供指引。
Q: 通用测试电源领域目前国内市场空间较大且公司份额较小,是否有两到三年的中期市占率规划?
A: 目前内部已有初步方案,但处于规划初期阶段,暂不对外提供指引。
一、公司整体业绩与目标
2024年业绩
总营收:9.8亿元
测试电源:6.5亿元(占比66%)
特种电源:1.2-1.3亿元(军工政策影响)
电能质量:1.6-1.7亿元
毛利率:通用小功率电源较高,大功率电源受价格战拖累。
2025年目标
总营收目标:13亿元(员工持股激励触发目标)
测试电源:7.5亿元
特种电源:3.5亿元
电能质量:2亿元
二、核心业务板块分析
(1)测试电源(核心业务)
业务结构
下游应用:光伏逆变器检测(华为、阳光电源、固德威)、电动车三电检测(电池/电机/电控,比亚迪占比近50%)。
功率分布:2024年大功率占60%(光伏/车用为主),小功率占40%;2025年计划提升小功率占比(通用领域拓展)。
竞争与价格趋势
大功率电源价格战激烈(第三梯队厂商降价),毛利率承压;小功率毛利稳定。
2025年Q1-Q2价格与2024年Q4持平,Q3公司通过降本措施(低成本产品导入)对冲市场降价影响。
新方向
通用测试电源:国内市场规模60-70亿元,目前外资/台资主导(如Chroma年出货25亿)。
公司进展:产品规格覆盖率从年初40%目标年底达70%,价格为外资7-8折,2024年营收1亿+(2023年可忽略),重点拓展实验室/检测机构客户。
海外布局:2024年设立香港子公司,2025年通过渠道代理拓展海外市场(大小功率通用产品+电能质量)。
(2)特种电源
业务结构
军工(机载设备为主,占比60%+)与民用(如医疗加速器电源)。
2024年军工受政策影响低迷,民用订单延至2025年交付。
新增量
医疗伽马射线电源:承接“十四五”离子治疗癌症项目订单,2025年确认收入约6000-7000万元。
半导体射频电源:2024年Q4送样二梯队厂商,2025年Q1完成验证,下半年推进与一梯队合作。
毛利率波动:受军工审价机制和项目制影响(单项目金额大,营收低时毛利易被拉低)。
核聚变电源进展
历史项目:参与EAST(10年前)、HL-2A装置的磁体电源(线圈电源)。
当前:仅合肥项目明确(Q4招标),技术需迭代升级,是否大规模投入仍在研判。
(3)电能质量
业务结构:电网应用为主(占比80%+),数据中心为辅(2024年约2000-3000万元)。
2025年规划:总目标2亿元,数据中心目标提升至4000-5000万元(设备升级带动订单增长)。
三、关键运营指标
交付周期
测试电源:1-3个月(通用产品可1个月内交付)。
特种电源:3-6个月,军工项目集中在Q4验收。
产能:苏州新厂(主攻电能质量/半导体电源)2025年下半年投产,总产能可支持30亿元营收。
研发投入:高研发费用聚焦通用产品规格扩展(不同参数需求分散)、半导体射频电源及降本技术。
四、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测试电源:
光伏领域:产线端需求下降,研发端需求上升(行业进入平台期),2025年目标持平。
电动车领域:重点拓展新客户(比亚迪外新增联合动力、宁德时代等),降低单一客户依赖。
新增长点:
通用测试电源国产替代(国内60-70亿市场空间)。
海外渠道铺设(香港子公司协同代理)。
半导体射频电源(2025年下半年一梯队客户突破关键期)。
核聚变领域:技术壁垒高,需评估大规模投入可行性,短期仅跟踪合肥项目。
五、投资者重点关注
毛利率修复:通用小功率产品占比提升+降本措施(Q3见效),对冲大功率价格压力。
军工复苏:2025年订单充裕(目标2.5亿军工+1亿民用)。
风险点:测试电源价格战持续、半导体射频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核聚变投入决策不确定性。$爱科赛博(SH688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