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煤业交流纪要

用户头像
不明真相的群友
 · 江西  

$陕西煤业(SH601225)$ $中国神华(SH601088)$ $中煤能源(SH601898)$

1、二季度销售均价与市场展望

二季度价格变化:二季度销售均价先降后稳。4月综合售价约390元,5 - 6月均价约380元,6月略高于5月。二季度均价低于一季度。6月下旬至7月市场略有好转,但因无实时综合数据,价格是否回升到390元以上未明确。

后续价格展望:当前处于迎风度夏传统旺季,下半年价格或略好于5月,但难超1 - 2月。上半年进口煤约2亿吨出头,预计全年进口量收窄大几千万吨。

行业需求关联:需求是影响煤炭价格的核心因素。本月发电量增量提升反映需求变化,后续价格需结合宏观经济及下游行业情况综合判断。

2、产量与产能情况分析

下半年产量计划:下半年主要以稳产为主,因产量已达天花板,增产空间有限。产能天花板未达1.7亿吨,去年产量1.7亿吨,2025年上半年产量8700多万吨,按此推算全年预计维持在1.7亿吨左右。

矿井审批进展:在建矿井审批手续复杂、环节多。取得矿权后需先获国家发改委掌握的建设核准,拿到核准后可自主掌握建设进度,建设中还需办多项手续。目前停留在矿权到核准的前期阶段,大节奏由国家控制,四期项目短期内未取得显著进展。

单月产量水平:未来产量将基本稳定在单月1400 - 1500万吨的常态化水平。

3、成本控制与长协策略

长协履约情况:当前销售策略为保60%长协比例,对应长协封顶价520元,超量部分按市场价结算以促进销售。目前销售无库存压力,陕煤因煤种稀缺不愁卖,希望销售端创造更多利润,通过适度优惠政策保障利润空间。

成本构成与稳定性:2025年二季度均价较一季度下跌明显(一季度均价约400多)。完全成本约280多元,其中资源税占比约10%(随价格变动),其余为刚性成本。当前成本已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上半年成本稳定,与去年同期相比平稳。下半年因可能确认部分费用,成本或受一定影响,但上半年整体成本控制良好。

环保督导影响:2025年6月中央环保督导组进驻陕西、山西、内蒙等地,对公司生产经营无实质影响,主要开展督导、检查、提醒等工作。

4、一票制结算机制解析

一票制定义与操作:一票制是公司与客户的结算方式,将煤与运费合并结算。原结算通常分两次,客户分别与两个主体结算煤票和运费票。一票制源于客户需求,公司为销售和满足客户,将运费以虚拟营业收入计入,同时计入营业成本,不影响利润。一票制无固定比例,不同年份因客户要求占比不同,但不影响利润。公司披露价格是扣除一票制后的实际价格,包含一票制会使价格偏离实际。

与生产成本的区别:生产成本运费与一票制运费涉及环节不同。生产成本运费是从坑口到转运站等初始销售环节的运费;一票制运费是满足销售条件后运至客户的运费。会计科目上,贸易煤一票制运费计入成本,自产煤计入运输费用。生产成本披露的运费与一票制运费不同,需区分。

完全成本口径:公司披露的完全成本(如280口径)包含生产成本、费用及税费(含资源税),但不包含所得税。完全成本计算时已剔除一票制因素,确保反映真实成本。

5、产能稳定性与业绩展望

产能稳产年限:基于资源禀赋与可采量,现有产能(1.6亿吨)可稳产约70年。部分矿井(如关中地区矿井)存在资源枯竭情况,但枯竭矿井年产量小,不影响整体产量。产能提升会缩短可采年限,如产能从1.2亿吨提至1.7亿吨,可采年限从100年缩至70年。

非并表矿井情况:建庄、袁家滩等非并表矿井产量未纳入公司披露的1.6亿吨产量数据,不在报表统计范围。

二季度业绩展望:二季度价格已公布,若成本端变化不大,按价格推算,二季度业绩环比或降30%。非经常性损益方面,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收窄,影响极小。2025年两个资管产品,一个已于上半年清盘,另一个计划下半年清盘,非经常性损益对业绩影响显著减少,关注主营板块即可。

Q&A

Q:二季度以来公司产品的均价情况如何,其中5月、6月及当前的售价具体表现如何?

A:5月与6月价格基本持平,6月略高于5月,维持在380元水平;二季度均价低于一季度,但当前价格已企稳。

Q:6月下旬至7月市场回暖后,美价是否会回升至约390或以上?

A:由于缺乏实时综合数据,目前判断市场将略有好转,后续需时间观察数据以明确具体情况。

Q:如何看待今年后半段及未来煤炭价格走势?

A:煤炭价格核心影响因素是需求端表现。当前处于迎风度夏传统旺季,预计下半年价格或略好于5月水平,但能否超过1-2月水平仍难以判断,需关注宏观经济需求变化。此外,预计今年进口煤量略有下降,上半年进口量约2亿吨,全年进口量或收窄数千万吨,同时需关注下游行业宏观经济表现。

Q:下半年公司在产量经营计划上是否会保持一定幅度的增产?

A:下半年公司产量经营计划以稳产为主。当前公司已接近满产状态,增产空间有限。产能天花板尚未达到1.7亿吨,但去年产量已达1.7亿吨,今年上半年产量约8700万吨,按此推算全年产量预计维持在1.7亿吨左右。

Q:四期项目当前是否处于前期办理阶段,短期内是否未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A:四期项目目前仍处于矿权到核准的前期办理阶段,短期内未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原因是项目推进节奏由国家层面控制。

Q:未来产量是否将稳定在1,400-1,500万吨的水平?

A:未来单月产量将稳定在1,400-1,500万吨的水平。

Q:当前是否收到反内卷相关通知?未来计划采取哪些应对动作?

A:目前未收到反内卷相关通知。参考2014-2015年行业经验,当时并非通过企业间自主减产同盟解决产能出清问题,而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限制生产天数等政策手段实现供给端收缩,进而推动价格回升。

Q:当前长协与现货价格倒挂状态下,长协履约情况如何?此前提及的品质稍差煤的适度让利现状如何?

A:部分矿区采取保长协履约策略,优先保障长协封顶价520元对应的60%履约比例;超出该比例的部分按市场价结算,以此促进销售并维持整体销售情况。

Q:陕煤当前通过适度优惠政策开展的销售业务是否面临较大压力?是否存在库存积累情况?

A:陕煤当前销售业务不存在较大压力,亦无库存积累。销售策略旨在通过适度优惠政策保障利润空间。由于陕煤煤种具有稀缺性且品质优质,市场需求稳定,产品不愁销售。当前对销售业务的核心要求是创造更多利润。

Q:公司今年是否会自主披露半年报业绩快报?

A:不会,公司未达到强制披露要求,因此不自主披露半年报业绩快报。

Q:公司今年是否会自主披露半年报业绩快报?

A:不会,公司未达到强制披露要求,因此不计划自主披露半年报业绩快报。

Q:二季度均价下跌较多,除资源税下降外,其他成本今年二季度是否会压降?

A:上半年成本保持稳定,约280余元。价格因素是主要影响,今年开年以来价格累计下降约百元。刚性成本已处于合理正常水平,当前成本已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变化较小。

Q:6月中央环保督导组进驻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对公司及陕西煤炭生产有何影响?

A:中央环保督导组进驻期间主要开展督导、检查、提醒等工作,未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Q:年报中一票制收入的定义、来源、当前及后续比例情况如何?

A:一票制收入指公司与客户的一种结算方式,原结算模式为客户分别与两个主体结算煤票和运费票,一票制则是应客户要求将两者合并结算。其中运费部分作为虚拟收入计入营业收入,同时等额计入营业成本,因此不影响利润。一票制收入比例不固定,具体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不同年份会因客户提出要求的数量变化而增减。

Q:披露的价格是否扣除了一票制的价格?

A:是,若包含一票制结算方式下的价格,披露的价格将偏离实际情况。

Q:生产成本是否包含一票制的成本?

A:一票制同时计入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但在结算完全成本及计算销售价格时会剔除其影响。其中,贸易煤业务中一票制直接计入成本,资产煤销售业务中一票制计入运输费用。

Q:生产成本中的运费是否包含一票制的运费?

A:生产成本的运费与一票制的运费不同。生产成本的运费指从坑口到转运站或中间环节,用于满足销售初始环节所产生的运费;一票制的运费是在已满足销售条件后,从该点运至客户所产生的运费。

Q:公司披露的280是否属于披露口径的完全成本?

A:是的,280属于公司披露口径的完全成本。

Q:公司披露口径的完全成本包含哪些科目?

A:完全成本包含生产成本、费用及税费,其中包括资源费和资源税。

Q:按现有产能,产量维持在1.6亿吨能维持多久?

A:根据年报披露的可采资源量,该时间可通过计算得出,且即将枯竭矿井的年产量较小,对整体维持时间影响有限。

Q:建庄、袁家滩等不并表公司的产量是否包含在公布的1.6亿吨产量数据中?

A:建庄、袁家滩等不并表公司的产量未纳入公布的1.6亿吨产量数据统计范围。

Q:二季度火锅店板块的经营情况如何?

A:二季度火箭贡献约2亿至3亿元,一季度贡献略高于二季度。

Q:火锅店板块一季度与二季度的经营贡献情况如何?

A:二季度火锅店板块经营贡献约2亿多不到3亿,一季度经营贡献略高于二季度。

Q:陕西调降的运费当前是否有变化?

A:各铁路运费调整幅度存在差异,具体调整金额尚不明确,但确实存在运费调整。由于运费由客户承担,因此受益方为客户端。

Q:二季度运费环比是否可能有30%左右的降幅?

A:按价格计算,价格由市场决定,量已公布,可通过公开数据测算。非经常性损益中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收窄,影响较小;今年两个资管产品已清理,因此主要关注主营业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