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上半年收入端表现分析
·整体收入边际改善: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呈下降压力,但二季度较一季度有积极改善。二季度收入76亿(去年同期80亿),降幅缩窄至5%;一季度收入同比降幅16%-17%,二季度降幅明显缩窄。
·零售端(民建)增长驱动:零售端(民用建材集团)是二季度收入改善重要因素。民建一季度收入双位数下降,二季度双位数增长,从去年二季度24亿增至今年27亿。增长源于两方面:一是开拓下沉市场,向县、乡镇、村布局网点提升渗透率,下沉市场需求优于一线及超一线城市;二是依托防水涂料资源拓展新品类。二季度卷材维修增长27%,墙面辅材增长超40%,按绝对值增量排名,卷材维修、特种砂浆、墙面辅材是民建二季度收入增量主要贡献者。
·海外收入增长贡献: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亮眼,达5.76亿,同比增长超40%。细分来看,海外战略集团上半年收入3亿余元(去年同期1亿余元);天鼎丰无纺布出口外销收入2亿余元,同比增长约19.9%。海外收入统计时计入直销,但实际以渠道为主。目前公司收入中直销占比仅15%(约20亿元),国内C端加小B端占主导,海外收入增长缩窄了整体收入降幅。
2、利润率与费用控制情况
·毛利率环比提升:二季度毛利率同比与环比表现方面,2025年二季度毛利率同比2024年二季度下降约2个百分点,2024年二季度毛利率为28%,2025年二季度为26.7%;但环比一季度(23.7%)提升3个百分点,这一提升幅度超出预期。毛利率提升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价盘企稳,价格未再下降且稳中有升,直接体现在毛利率上;二是高毛利的零售板块(民建)增速反转,一季度民建板块下滑双位数,二季度增长双位数,由于零售板块毛利率在30%以上,其增速加快带动了综合毛利率提升。关于下半年展望,6月民建、7月公建已陆续发布提价函,7月起全面落实提价。若下半年原材料未出现大幅上涨,随着提价函逐步落地,预计下半年毛利率环比上半年将有更好表现。
·费用率管控进展:2025年上半年通过减员增效、组织架构调整及人员优化(涉及去施工化、直销化、地产化等业务调整,优化对象包括业务人员及中后台职能人员)控制费用,人员数量从2024年的1.2万余人降至8千出头。管控效果方面,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绝对值较2024年上半年有明显下降,但因2025年上半年收入整体下降10%(一季度降幅较大,二季度降幅缩窄),费用率下降效果未达预期。短期影响费用管控的因素主要是人员优化过程中产生的补偿费用,由于优化涉及工作年限较长的员工,补偿费用较高,影响了费用率下降效果。下半年展望,630前大规模人员优化基本完成,后续人员数量将保持稳定,仅涉及末位淘汰等常规调整,补偿费用将减少,预计2025年下半年费用管控效果将更明显。
3、现金流与商业模式转型
·经营现金流改善:今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去年上半年增长70%,而同期利润下降40%,扣非净利润下降39%。今年第二季度,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超过当季净利润,这种情况此前少见,未来可能成常态。应收账款绝对值从去年的120多亿降至94亿,反映近两年来经营质量指标持续改善。
·商业模式转型影响:商业模式与销售业态变化是经营质量改善的核心原因。自23年起不再承接新施工业务,施工收入断崖式下降,虽使公建集团收入规模短期萎缩,但减少了资金占用。销售渠道从以地产大B为主转向以C加小B为主,剔除海外因素后比例更高,公建集团上半年90%收入来自小B。地产大B收入从21年的140多亿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亿。转型虽有短期压力,但25年接近尾声,预计26年公建集团将通过小B端市场份额提升、非房业务及新品类增长恢复增长。
4、行业反内卷与价格趋势
·价格战背景与现状:防水行业价格战始于2021年,2023年北京加入后达到白热化状态,2024年下半年价格战进一步加剧。企业层面,以宇宏为例,其本不愿参与价格战,但因竞争对手无底线降价,导致客户可接受的品牌溢价差距被拉平,最终被迫在2024年下半年进行工程端降价,零售端随后跟进降价。2024年上半年价盘基数较高,对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表现产生较大影响,不过销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价盘压力。
·企业提价动作与效果:二季度以来,公建与民建端均采取了提价措施。公建方面,4月开始有意识控制价盘,3月针对部分SBS产品(如部分型号)发布涨价函(涨幅3 5个点),4月起执行,二季度价盘环比一季度提升约1个百分点,毛利率相应提升。民建方面,6月发布全国性涨价函,7月1日正式实施并逐步落地。民建提价源于发现降价未带来销量增长(尤其C端),试点地区(如广东、广西)验证涨价后销量仍保持增长,表明销量与价格脱敏。工程市场方面,7月头部企业陆续发涨价函,科顺、北新为首次,雨虹为第二次(覆盖全品类产品),当前处于落地过程中。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工程市场竞争格局已高度集中,大量企业出清或转型,当前主要由雨虹、科顺、北新三家主导。科顺多次主动与雨虹协商提价,明确表示不愿继续价格战;雨虹同样无意继续价格战;北京防水虽发调价函,但落地效果待观察。由于市场影响力主要集中于前三企业,若三家协商一致停止价格战并推动涨价,相关措施有望顺利落地。
5、海外业务布局与并购进展
·上半年海外内生收入表现:上半年海外内生收入由海外战略集团和天鼎丰无纺布出口外销构成。海外战略集团去年全年收入约4亿多,上半年仅1亿多,大头在下半年,今年目标10亿。天鼎丰无纺布出口外销去年收入4亿多,今年预计增20%,可达约5亿。今年海外整体内生收入目标15亿,未含智利并购及香港万昌等公司并表收入。
·并购项目进展与策略:当前并购进展上,智利并购涉及ODI审批等手续,2025年能完成并表;香港万昌去年底收购,今年因手续问题并表晚,上半年仅贡献小几千万,对上半年135亿多总收入影响有限,下半年影响增大。并购标的贡献方面,智利公司年收20多亿人民币,有15%增长对赌;香港万昌年收约2亿多港币。并购策略上,公司聚焦建材连锁超市等渠道资源,优先租赁厂房降开支,如巴西工厂。海外建厂以租赁为主,减少绿地投资,提升资金效率,如美国德州工厂一期投资约4000万美金、沙特工厂投资约3亿多人民币,其他多为小几千万或租赁。公司有专门团队负责海外并购,未来关注东南亚等地渠道标的,但规划受价格谈判等因素影响有不确定性。
6、中期分红与资金状况
·中期分红背景与目的:中期分红调整源于原计划2025年度分红40多亿,后改为分两部分,年报分红20多亿,本次中期分红20多亿,与最初预期相符。分红主要是为帮大股东降低股票质押率。因券商需还清单笔借款才解质押,此前分两波分红使质押率下降慢;本次分红后部分借款可还清,预计质押率降幅显著。公司已备好20多亿分红资金。
·高分红的可持续性:高分红具备可持续性,支撑因素有:一是现金流充裕。公司业态去施工化,渠道转向C+小B及海外零售+小B,并购企业是现金奶牛,经营现金流佳,而分红依赖经营现金流。二是资本开支可控。国内无新增投资,海外产能投资以租代建或低价(如三四千万)买产能,建工厂开支可控。三是资金储备好。并购企业反哺资金,公司负债率常年40%多(行业低位),运营成本仅两个多点,还有充足银行授信额度解决临时需求。总体公司资金来源充裕,支持高分红常态化。
Q&A
Q: 中期报表中其他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较快,当前新报表口径下该收入包含哪些细分品类?其中哪些品类今年出现较大增长变化?
A: 其他主营业务收入包含除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建筑涂料、沙粉之外的其他非防水品类,具体包括管业、胶粘剂产品、金丝南膜、红石、无纺布、地下工程修复、防腐产品等。今年上半年,依托防水主业形成的品牌与渠道协同性,这些新品类新赛道增长良好,规模达约11亿元,收入净增量约4亿元。
Q: 零售端今年中报毛利率下滑较多,此前提及可能与渠道下沉或地推相关,未来零售端毛利率下半年是否将延续下滑趋势,或未来将维持何种水平?
A: 零售端毛利率下滑与渠道下沉无关,下沉市场因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更高价格与毛利。实际下滑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去年下半年因公建降价跟随调整价格,但未带来销量增长,今年6月已发布涨价函并于7月正式实施,当前仍处于去年降价后的价格水平,导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二是品类结构变化,水性涂料等规模较大品类毛利率较高,而胶类、墙面辅材等新品类增速快但规模较小、毛利率较低,拉低综合毛利率。零售端毛利率维持30%左右属正常水平,随着7月涨价函逐步体现在报表中,未来毛利率边际改善趋势可期。
Q: 中报信用减值损失约4亿元,环比和同比有一定程度减少,下半年信用减值损失预计水平如何?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约21亿元,后续账款减值损失如何预计?全年减值计划如何?
A: 今年上半年信用减值准备实际同比、环比均增加。尽管应收账款规模从去年的120多亿降至今年的90-94亿,理论上应冲回部分减值准备,但因针对账龄较长或存在风险的应收款项计提更多,抵消部分冲回后,总体减值准备仍增长。公司计划2023-2025年加大减值计提力度,以减轻后续包袱,实现轻装上阵。
Q: 二季度财务费用较高,但报表中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未明显增加,财务费用的具体情况如何?
A: 财务费用由利息支出减去利息收入构成。此前利息收入较高,主要来源于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及无风险理财等;当前因持续降息,理财收益率显著下降,利息收入减少,导致二季度财务费用较高。
Q: 上半年海外并购的业绩并表情况如何?下半年及明年海外并购预计提供的业绩增量及整合计划是怎样的?
A: 上半年海外并购对业绩贡献极小,香港公司因后期才完成并表,仅贡献小几千万收入,占上半年135亿总收入可忽略;智利项目刚签署协议,需完成ODI等审批流程,尚未产生贡献。下半年香港公司或开始贡献业绩,但具体规模暂无法预估;智利项目年内难以完成并表。海外并购核心目标为获取渠道资源,重点关注具备当地建材连锁超市等优质零售渠道的标的,此类标的需具备品牌影响力与销售能力,能快速打开市场并贡献稳定现金流。产能布局方面,除美国德州和沙特的工厂外,其他地区以租赁厂房为主,通过简单装修并搬迁国内设备实现快速投产,减少绿地投资与资本开支。公司自2021年、2022年起由副总裁团队持续考察海外标的,但并购存在不确定性,受价格谈判、对方意向等因素影响,难以制定具体规划,更多依赖缘分推进。叠加公司自有海外30亿收入,未来海外业务体量将进一步扩大。
Q: 本次中期分红金额较大,公司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A: 本次中期分红是年报调整后利润分配计划的延续,原计划今年分红40多亿,调整后分两次完成,与原预期一致。分红资金主要用于降低股东质押率,公司已准备好20多亿分红资金。未来高分红或成常态,主要基于:业态去施工化改善现金流;渠道转向C端和小B端,海外业务及并购企业均为现金奶牛,经营现金流充裕;资本开支可控;并购标的为现金奶牛,不占用资金;公司负债率常年保持40%左右,运营成本约2%,银行授信充足,资金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