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上半年经营数据概览
·核心财务指标: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0.75亿元,同比降15.94%;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降83.12%。单二季度业绩下滑加剧,扣非净利润同比降68.24%,主因二季度补税及信用减值损失增加2200余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增加与行业终端现状有关,终端医院和厂家在竞争中给大经销商账期支持,致应收账款占用和账期增加,引发信用减值计提规模上升。
·业务结构变化:收入下降主因近年代理业务剥离,致代理产品收入同比大降。自主产品占比超80%,2025年上半年收入8.72亿元。虽自主产品收入同比下降,但行业多项政策出台对业务影响大。
2、各业务线表现分析
·仪器销售情况:仪器销售方面,上半年仪器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同比增速达44.48%。从仪器出库情况看,免疫平台仪器总出库量为846台,其中国内市场免疫平台合计出库377台,含I6000出库226台、I3000出库73台、I1000出库78台;海外市场免疫平台合计出库469台,包括I6000出库4台、I1000出库66台,以I800为主的仪器出库近400台。生化仪方面,自产自主的生化仪上半年主要在国内出库61台。其他仪器(含雪球、雪凝、糖化、CRP、尿液等大型仪器)上半年共计出库253台,其中雪球仪器国内与海外合计出库793台,雪凝仪器出库84台。流水线方面,生免流水线上半年出库151条,已安装109条,存量市场累计安装量接近500条;凝血流水线上半年出库107条,截至中报已安装95条,累计安装量接近600条。整体看,公司多平台仪器出库量近两年保持平稳增长。
·试剂销售情况:试剂销售方面,上半年试剂销售收入为7.65亿元,同比下降10.86%。分类型看,生化试剂收入降幅较大,主因集采政策落地及部分检测项目拆包;免疫试剂收入虽降,但销量增长显著;凝血试剂表现较好,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6.18%,测试数增长超30%。试剂收入下降与集采政策落地、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致行业增长放缓有关。
3、智慧化实验室布局进展
·推进现状与目标:智慧化实验室是市场拓展核心,作为迭代产品,签约和交付进度较快。目前累计签约16家,交付7家。从落地情况看,投入与年化试剂产出比约为1:1。当前处于投入阶段,前期资金预计1 2年收回成本,产出增速逐年递增。未来,该模式将覆盖大部分医院检验场景,解决医院检验科转变及行业政策变革带来的问题。公司将销售、研发、供应链保障等围绕其推进,作为市场策略核心,以提升国内市场份额。
·竞争壁垒与挑战:智慧化实验室对厂商挑战大。需具备丰富的产品宽度、可控的产品成本能力。在系统化解决方案上,要掌握实验室专业规划、产品规划、装修设计、运行及产品迭代能力,包括有效应用AI技术。这些是实验室升级迭代的关键。
4、行业政策影响讨论
·拆套餐与集采影响:拆套餐可能是2025年对诊断行业比集采影响更大的因素。公司分析,甲工拆套餐(如甲工7项拆成5项)和总标(如浙江要求只能开三项)的执行情况因全国无指导性文件,处于摸索阶段。不过,公司甲工和总标在免疫平台份额中占比约30%,且当前业务更多依赖新装流水线,因此拆套餐对公司影响有限。从上半年免疫平台分项数据看,甲工和总标量增长情况良好,进一步反映新装机带来的增长对拆套餐影响的缓冲作用。集采方面,生化集采已陆续落地,第三次集采及排糖代谢、心肌等领域集采可能跟进。尽管集采导致出厂价格因市场竞争下行,但公司自主产品平均毛利率仍维持在80%左右,主要得益于量的增长、成本管控及原料迭代、供应链优化等举措。
5、投资者问答核心问题解答
·生化集采与代理业务:生化集采方面,自2024年起对公司业绩产生承压影响,目前已进行多轮,部分项目进入第三轮续约环节。从内部判断,生化业务压力预计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基本趋稳,但拆包的影响可能持续至2025年、2026年甚至2027年部分时间。代理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代理收入已降至接近2亿元,全年预计约4 5亿元。公司计划持续剥离代理业务,最终将保留约3亿元规模,主要用于补充智慧化实验室推进过程中所需的小部分产品。
·检测量与细分产品:上半年检测量方面,生化测试数同比下降2%点几,免疫测试数同比增长接近10%,凝血测试数同比增长约23%。单二季度免疫各项目销量环比一季度增长35%,其中传染病测试数同比下降4%,甲工测试数同比增长22%,肿标测试数同比增长27%,新机测试数同比增长接近20%,激素测试数同比增长约40%,炎症测试数基本平稳。收入方面,受集采影响,上半年免疫收入同比下降约20%,其中肿标收入接近20%,新机收入增长约5%,甲工收入基本平稳,炎症和激素收入整体持平。传染病因在免疫平台中占比最高(约33%),对免疫收入整体下降影响较大。
·智慧化实验室细节:智慧化实验室的目标客户主要为年收入规模2000万以上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公司需对这类客户进行投入产出测算,确保不出现亏损。在产品线方面,公司目前主要短板为微生物板块,尿液等产品虽已推出但整合至智慧化实验室形态中仍需过程。同行进展方面,目前仅迈瑞和迈克具备提供相对完整智慧化实验室方案的能力,其他公司多停留在流水线或模块化合作概念阶段,尚未达到智慧化实验室的全医院打包、智慧化自动化标准。
6、未来发展展望
·短期与长期策略:短期来看,行业面临一定压力,公司收入端因代理业务剥离及政策影响将承压,利润端则处于投入阶段,因此今明两年(2025年、2026年)在业绩呈现上较难给出较好的预期。长期发展方面,公司将专注于终端医疗机构的体外诊断板块,在原有基础上深耕并推广自身产品。市场策略上,更注重整体实验室解决方案的竞争能力,包括产品、成本、海外布局等优势。未来一两年,公司推进智慧化实验室发展,目标覆盖三级和二级医院的20%-30%。通过这一策略,公司客户与经销商数量或不会太多,但会更集中,每个客户的体量具备可计算、可预估和稳定性,让市场对公司业绩的预判更具确定性。整体发展将围绕上述方向努力,最终成效需交由市场和时间验证。
Q&A
Q: 拆套餐对诊断行业的影响预计今年是否会过去?还是持续时间更长?
A: 集采与拆套餐等政策持续时间较长,不会快速结束。目前甲工7项拆为5项,浙江要求仅开3项,但全国无指导性文件,执行仍处于探索阶段。迈克生物方面,总标与甲工在免疫平台份额合计约30%,由于新装机流水线占比较高,拆套餐对其甲供与总包业务影响不大,上半年免疫平台中甲工与总标量增长良好,主要得益于新装机带来的增量。生化集采正陆续落地,第三次集采或启动,排糖代谢、心肌等项目将跟进,公司已测算2025-2026年集采对收入的影响,预计优于预期,但现阶段难提供准确预测。中报显示,尽管出厂价因集采与市场竞争下降,但迈克自主产品平均毛利率维持约80%,主要得益于销量增长及成本优化。政策执行将逐步推进,不会激进。
Q: 今年上半年医院经营状况如何?医院对降本增效是否有较大需求?智慧化实验室布局方面,市场其他友商是否会紧密跟进?
A: 今年上半年医院整体收入明显下降,检验科运行成本压力显著,包括能源、人力及检测项目运行等成本压力,医院对降本增效需求迫切。智慧化实验室是解决医院成本痛点的重要方向,其建设需具备产品丰富度、研发迭代能力及专业设计标准等综合能力,现阶段仅极少数厂家具备相关能力。迈克在智慧化实验室领域推进迅速,已有落地案例,年内预计快速落地近10家,新签约规模或达大几十家,标杆医院获二级、三级医院及业内认可。其他友商虽可能跟进,但短期内能力存疑,迈克认为当前是抓住市场机会的关键期,需重点发力以避免未来竞争压力加剧。
Q: 流水线上半年装机约2,400条,其中来自智慧化实验室订单的数量占比情况如何?
A: 智慧化实验室订单目前在流水线上半年装机中占比仍较少。截至中期,智慧化实验室签单16家,交付7家,交付项目年化单产较高,投入产出比约为1:1。智慧化实验室以流水线为主要形态,传统流水线前端到后端流程更完整。随着智慧化实验室推进,其在流水线装机中的占比将逐步提升。上半年流水线装机中,三级医院占比45%-50%,二级医院占比较高,第三方合作占比较大。
Q: 上半年出海准入批文数量从2,500个增至2,700个,相关成本是否较高?海外准入的成本体量如何?
A: 海外准入批文分为C1注册、国家注册及IVDR等类型,其中个别国家的国家注册成本较高,可达千万级别;其他类型成本相对可控。上半年海外准入总费用约为几百万至一千万水平。
Q: 从内部判断,生化集采导致的业绩承压情况何时能够逐步出清?
A: 生化业务自2023年下半年起至2024年、2025年存在承压情况。目前生化集采已接近尾声,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相关业务将趋于稳定。后续需关注拆包政策的持续影响,预计对收入的影响将延续至2025年、2026年甚至2027年部分时间,但具体对业绩的影响程度仍需进一步观察。
Q: 未来代理业务是否会持续剥离?最终将剥离至何种体量?
A: 当前代理收入上半年已降至接近2亿元,全年预计4-5亿元。今年年底代理业务将持续调整,最终预计保留2-3亿元规模,其中迈克代理产品因智慧化实验室推进过程中需补充小部分产品,最终代理业务规模将稳定在约3亿元。
Q: 二季度行业检测量及分等级医院检测量的情况如何?
A: 公司难以拆分二季度与一季度主要产品检测量变化数据。上半年整体来看,生化检测测试数同比下降约2%,免疫检测增长近10%,临检检测增长近23%;单二季度检测量较一季度有所好转。行业通常保持季度环比增长惯例,但受政策落地影响,后续变化难以预判;当前智慧化实验室流水线推进下,测试数保持平稳或争取小幅增长。
Q: 甲供及总包集采的执行情况如何?
A: 目前免疫领域集采落地更多涉及甲供总包,未来可能扩展至其他项目。当前出厂价呈下行趋势,但麦克因新装仪器占比大,甲供和总包在自身业务中占比小,因此集采政策及拆包影响有限。甲供及总包当前销量与收入端保持平稳或较好增长,其中总标半年销量同比增长21%,甲功甲状腺销量同比增长1%。此外,甲工和指标已进入安徽集采A类。
Q: 二季度免疫试剂细分项目销量增长的同比情况如何?
A: 单二季度免疫平台各细分项目销量环比一季度均增长。同比去年同期,传染病销量下降约4%,甲工测试数增长22%,肿瘤标志物增长27%,新机增长近20%,炎症销量平稳,激素增长近40%。上半年免疫平台整体销量同比增长近10%,单二季度环比增长35%。销售收入方面,受集采影响,上半年免疫平台收入下降约20%;其中甲工收入平稳,肿瘤标志物收入增长近20%,新机收入增长5%,炎症和激素收入平稳。传染病占免疫平台收入的33%,是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甲工和肿瘤标志物因在免疫平台中占比小,尽管面临集采降价及行业竞争导致的供应商和第三方降价,但销量增长较好,对收入端影响有限。
Q: 去年四季度开始的统一检验收费目录政策对麦克量价的影响如何?与公司相关项目的政策执行进度如何?政策共执行了几批?
A: 公司目前无法单独评估该政策对麦克量价的具体影响,因各类政策存在交叉叠加且时间周期不同。从市场端看,今年医院端受多种政策影响收入下降10%-40%,其中拆套餐政策对医院收入变化影响更显著。政策影响将持续至明年甚至后年,具体取决于销售策略与产品模式的应对能力。
Q: 开展智慧化实验室业务是否要求IVD企业各业务线均具备较强能力?迈克生物需要补齐和提升的产线或方面有哪些?
A: 开展智慧化实验室及流水线业务对企业产品能力要求较高。目前迈克生物各产线及流水线集成能力基本完备,主要缺口在微生物板块;尿液检测产品虽已推出,但融入产品形态并落地仍需过程。微生物板块空缺需通过合作等方式弥补,后续有产品实现规划;前端及后端产品完善相对易解决。未来将持续引入AI等技术,迭代智慧化实验室应用场景,产品平台仅需补齐少量部分。
Q: 智慧化实验室的主要可及客户是哪些?是否聚焦在头部医院?
A: 智慧化实验室的主要可及客户为有一定收入规模的医院,需通过测算投入产出以确保不亏损。当前主要集中于二级以上医院,其收入规模需达到约2000万,且产出底线需达到小几百万。目前签约及意向客户均围绕二级以上医院开展定制化服务。
Q: 同行目前在智慧化实验室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
A: 目前能够提供相对完整、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化实验室的企业主要为迈瑞和麦克。部分企业仍通过合作、模块化等方式推广流水线概念,但智慧化实验室与流水线存在本质区别,其核心是向智慧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全医院打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