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概述
•整体经营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上半年收入4.89亿元,净利润406万元,经调整EBITDA为5111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3483万元,同比增长25%。
•贝伐单抗销售情况:国内市场,贝伐单抗生物类似药竞争加剧,有新供应商进入,上半年销量降3.7%。海外市场,过去两年持续布局,已启动35个海外国家上市注册申请,26个文件获受理。2025年上半年,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获批上市,打开海外市场并收到里程碑金,还通过6国GMP核查。6月30日后,又有2国获批。此外,东药授权照科眼科的TAB014眼科适应症,于6月12日提交3.2类新药上市申请,该品种将很快商业化,东杨药业负责后续生产。
•CDMO业务表现:2025年上半年,CDMO业务收入7730万元,同比降32%。得益于前期技术平台,早期项目增长显著,预计未来半年或2026年带来更多引流机会。客户与项目方面,累计服务客户85个,其中海外及港澳台15个,占比18%;项目总数169个,上半年新增16个,ADC项目113个,占比67%。
2、财务数据与资金状况分析
•营收结构与同比变化: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4.89亿元,同比下降6%。其中,CDMO和CMO业务收入7730万元,同比下降32%,原因是项目构成和组合变化,部分关键项目6月30日前未达成交付节点。2024年上半年后期Pre BLA项目收入占比56%,2025年上半年早期项目收入占比提升至84%,后期项目因按客户节奏推进,收入贡献仅16%。产品销售收入方面,核心产品贝伐珠单抗普欣汀因市场竞争加剧,收入3.98亿元,同比略降1%。
•成本与费用变化: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因CDMO/CMO成本随收入下降而降低,但产线升级及全球研发服务中心建设转固后折旧和摊销增加了部分成本。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因战略转型后产品管线精简,研发资源聚焦CDMO工艺开发及平台技术创新。管理费用略增,因公司拓展规模、提升管理体系并打造承接海外项目团队。销售费用因持续加码海外业务拓展微增。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转回为一次性影响,2025年无此影响;财务收支净额变化因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贷款利息费用化不再资本化。
•资金状况与资本支出:公司转型后连续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在手现金及可提用贷款额度稳步增长且稳健。未来资本支出节奏将匹配业务发展,聚焦核心业务资源投入,保障长远可持续发展。
3、技术平台与产能建设
•核心技术平台优势:公司助力客户完成全球首个双载荷ADC项目的IND获批,客户续购率达73%。Desec link糖定点偶联技术获海外客户青睐,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交付86个分子。该技术优势显著:单一酶一步法,反应时间短且完全,ADC异质性低;无需预先改造抗体序列,自然筛选的抗体可直接偶联,适用于带抗体FC结构的抗体及融合蛋白。其应用场景包括传统ADC、双载荷ADC偶联,在双载荷ADC项目中优势明显,还可用于APC抗体肽偶联等领域。
•抗体开发能力建设:公司自建细胞株平台,单抗表达量可达5克,双抗表达量可达12克,开发周期缩短至14周。该细胞株源于ECAC,构建记录完整,稳定性强、适应性广,为客户一站式服务及加快开发周期奠定基础。
•商业化产能布局:公司有四条完整的商业化生产线,含两条抗体生产线和两条ADC生产线,涵盖抗体原液、制剂生产及ADC的DS、DP生产,可满足客户未来商业化生产需求。偶联车间除两条有毒车间外,还有无毒车间,能支持APC肽、核药等客户需求。现有产能已完成建设,可承接客户商业化生产项目,为Pre BLA项目落地提供支撑,相关商业化生产需求最早可能于2025年落地。
4、海外市场拓展与未来展望
•海外业务拓展进展:公司海外业务拓展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较2024年同期及全年明显提升,在手至少5 - 6个IND阶段海外项目用于欧洲临床实验。海外业务单价和利润率优于国内,中国CDMO服务因交付速度、质量及成本优势获海外客户认可。客户拓展路径包括通过国内Biotech授权出海承接海外客户尽调审计,以及直接对接欧美客户。部分欧洲客户愿继续合作并追加项目,海外客户开拓成功后稳定性和持续性强,临床阶段项目因中国CDMO竞争优势吸引更多海外Biotech合作。
•未来业务策略:公司未来业务聚焦质量优先、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质量上,目标获取更多国际GMP认证,尤其是欧美认证,通过客户海外项目新药申报和主动迎接官方认证推进。技术创新方面,加大偶联技术、药物技术等创新投入,拓展双抗、多抗、ADC等新分子业务。差异化竞争上,聚焦以抗体为基础的偶联药物开发,关注细分市场形成优势。
•业绩增长预期:公司对未来业绩增长乐观,预计2025年下半年较上半年有较大提升,2026年持续增长。当前在手订单超2亿,新增多个海外订单。未来下半年及2026年至少有2 - 3个商业化项目落地,涵盖ADC及抗体类药物。盈利稳定性上,公司注重维持现金流稳定增长,严控坏账风险。海外业务中,德国、法国等MNC合作取得实质进展,客户将持续合作,海外需求旺盛支撑业绩增长。
Q&A
Q:国内贝伐单抗生物类似药面临的竞争情况如何,海外增量市场规模及潜在销售预期如何?
A:国内贝伐单抗生物类似药方面,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有新竞品获批上市,合作方CSO调整,竞争趋势加剧。尽管公司为第八家获批企业,但目前国内销售位列前五,已为国家可能的集采做充分准备。2024年省级集采经验显示,集采对销售额和利润负面影响较小,主要降低销售费用,公司结果相对正面,对未来收入和利润有信心。海外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同比显著增长,目前有至少5-6个IND阶段海外项目用于欧洲临床试验;公司正通过尽调、审计等方式加速海外拓展,海外报价优于国内,依托中国CDM服务在价格、速度、质量方面的优势满足客户需求开拓市场。
Q:当前ADC CDMO市场竞争情况如何?今年国内与海外市场报价趋势如何?CDMO业务全年收入预期如何?
A:创新药回暖及港股表现上升对CDMO/CXO领域的传导存在滞后性。公司通过尽调、审计等资源投入推动海外业务转型,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同比显著提升,目前有至少5-6个IND阶段海外项目用于欧洲临床试验。海外报价优于国内,中国CDMO服务的价格、速度、质量是海外客户核心关注点,公司正基于此开拓海外市场。
Q:当前ADC赛道关注度较高,公司今年及明年的产能与资本开支计划如何?
A:公司ADC业务持续拓展,正积极获取后期及商业化项目,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将实现ADC商业化生产落地。公司不仅聚焦ADC modality,还拓展其他形式以提升服务能力。过去两三年已完成大规模平台及产能建设,为承接不同项目需求奠定基础。目前无大规模资本投入计划用于硬件产能大幅提升,但会持续调整和增加产线灵活性;后续将由CTO和COO分别详细说明ADC业务及产能建设相关内容。
Q:国内创新客户将分子BD至海外后,海外CDMO服务是否继续由东耀负责?
A:东耀深度参与国内ADC领域客户出海,2023年起海外被授权方陆续开展尽调与审计,以确保项目质量与合规性,为东耀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机会。通过国内客户将项目授权给欧美药企,东耀获得与欧美客户直接对接及合作的机会,目前在手5-6个RND项目。商业化生产由海外被授权方决定,不一定延续原CDMO服务,但基于客户及海外药企对东耀服务能力与质量的认可,部分项目选择继续由东耀推进并追加项目。海外客户开拓虽耗时,但成功后稳定性与持续性强,复购显著。未来有望承接商业化生产,当前临床阶段业务量已实现较大增长。中国CDMO相比国际同行具备竞争优势,随着新药创新需求及竞争态势变化,更多海外Biotech倾向于选择中国CDMO合作。
Q:中期报告显示公司业绩较前期有所波动,公司对未来整体业绩指引是否会调整?CDMO与单抗业务收入占比未来趋势如何?海外业务预计将带来多少业绩增量?
A:公司中期财务数据短期下滑主要与CDMO业务交付周期特性相关。CDMO业务转型初期依托自研药基础获取较多后期项目订单,形成业务基石;当前公司加强前端引流及技术平台建设,早期及早研项目数量增加,推进至后期需时间与投入。海外业务拓展需经历前端接触、质量认证、业务洽谈签署等过渡期,早期项目研发周期较长,导致当前财报处于过渡状态。但公司对未来发展有信心,管理层未削减海外业务拓展开支,反而持续加大海外业务及技术平台投入。关于具体业绩指引及业务占比趋势,需刘博士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