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专题:政策+创新双轮驱动,商业化落地进入快车道

用户头像
不明真相的群友
 · 江西  

1、政策支持与行业催化

·医保端立项进展: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取出及适配费已纳入医疗收费项目。2025年上半年,该收费项目已在湖北、浙江等地率先落地,加速产品从注册走向大规模临床应用。

·注册端加速举措:2025年7月,药监部门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明确将加快脑机接口等高端医疗器械上市,落实产品注册标准,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七部门联合发展意见:工信部、发改委、教育部、卫健委、国资委、中科院和药监局联合发布《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意见》,提出分阶段发展目标。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将取得突破,国内建立初步技术体系,打造2 3个产业聚集区(目前国内核心头部企业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到2030年,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产业体系,培育2 3家全球影响力企业及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布局脑机接口产品的公司将迎来发展机遇,未来5年内有望初步商业化落地,行业及相关创新医疗器械公司将获重大发展机遇和投资机会。

2、一级市场融资趋势

·国内融资事件及规模:国内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投融资事件共14起,融资规模超8亿元。近年融资趋势逐步向上,自2015年起,国内新成立脑机接口相关公司数量逐步增加。

3、应用场景与市场规模

·下游应用场景:脑机接口应用场景分医疗与非医疗领域。医疗领域覆盖癫痫、帕金森、抑郁、疼痛、儿童多动症等疾病,以及老年人的阿尔兹海默症、听力/视力受损、睡眠障碍等。非医疗领域应用广泛,包括睡眠监测与助眠、情绪舒压、游戏控制、智能家居控制等。全球企业布局上,美国和中国企业处于前列,美国在严肃医疗及侵入式脑机接口布局集中;国内在非侵入式产品发展较快,涉及睡眠、运动康复及认知训练等场景。

·全球市场规模: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26.2亿美元,行业处于早期成长期,多数产品在临床研发或商业化验证。下游应用中,医疗健康领域占比最高,还有智能家居控制、沟通、娱乐游戏等。未来十年,仅医疗领域潜在规模超400亿美元,其中严肃医疗约150亿美元,消费医疗超250亿美元。

·国内市场规模:2025年国内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预计约38亿元,处于初步阶段。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随着头部企业产品商业化及普及落地加速,未来行业政策与市场规模将持续向上。

4、技术路径研发进展

·侵入式技术进展:侵入式脑机接口需将电极和传感器硬件设备植入大脑皮层,采集的电信号质量较高,但手术风险及后续健康隐患较多,当前应用范围局限于瘫痪、盲人患者(以瘫痪患者为主),属壁垒最高、信息接收质量最佳的类型,未来潜在应用空间较大。海外方面,美国企业布局集中,Neuralink于2023年获美国临床许可,2024年完成首例临床植入,截至2025年7月全球累计完成9例临床植入(覆盖美国、加拿大、英国);Paradromics的421个集成电路电极产品于2025年5月完成首例人体植入实验,预计2025年底启动长期临床试验。国内临床进展相对较慢但研发企业较多,上海XX医疗的超柔性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于2025年3月完成国内首例人体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全年完成3 4例前瞻性临床,2026年启动30 40例多中心临床,最快2028年上市;脑虎科技的256个通道高质量柔性脑机接口产品,2024年8月完成首例运动解码实验,2024年12月完成汉语实时解码实验,预计2025年开展无线BCI产品临床试验;北京新智达的1024个通道产品2024年在猴子上完成动物实验,2025年加速开发无线主板,2026年进入临床验证阶段;博拓生物参股的青狮永永券2025年进入科研性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5年完成约5例科研性临床,2026年启动注册程序。$博拓生物(SH688767)$

·非侵入式技术进展: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外部设备采集脑电信号,无需手术植入电极,安全性最高、可扩展性最强,设备便携性高,适用于非医疗领域。国内布局企业数量最多,商业化及产品获批速度较快,代表企业包括杭州强脑科技(深海豚智能安睡仪已线上销售)、创新医疗参股的柏林脑机、康复领域上市公司翔宇及艾鹏、陈宇通等,部分产品已在院内康复、家用等场景实现商业化落地并产生销售收入。海外代表性产品包括Neurable的MW75智能耳机(通过12通道脑电图 + 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监测注意力、疲劳、压力,配套手机APP提供专注度报告,已在美国、欧洲上市且终端反馈良好)。国内非侵入式产品未来有望逐步推进研发与布局。

5、重点企业产品布局

·海外企业代表:Neuralink:Neuralink成立于2016年,是马斯克旗下专注脑机接口技术的公司。其核心产品为n1植入体,内部含1,024个电极线,通过手术端植入大脑皮层内部,且设计了机器人植入设备,可标准化植入,减少手术创伤与风险,加快患者恢复。临床进展上,该植入体2019年首次推出,2023年5月获FDA临床试验权限,2024年完成首例人体手术,患者术后效果及评价较高。应用上,患者可通过植入体记录的大脑信号操控键盘等设备,进行玩游戏、浏览互联网等基础操作,对瘫痪患者实用价值高。全球布局方面,2024年11月获加拿大临床权限,2025年7月在英国招募临床试验患者,预计全球临床阶段植入超1000例以丰富临床数据。

·国内非侵入式代表:翔宇医疗:翔宇医疗是国内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典型代表,专注脑电采集与运动康复产品布局。公司脑机接口研发项目超20例,涵盖脑电采集等五大方向,还建实验室推进技术布局。目前核心技术有突破,主要产品有上下肢康复训练仪等,部分已获注册证。通过脑电采集信号刺激患者康复,可加快恢复效率,在运动康复领域应用推进较快。$翔宇医疗(SH688626)$

·国内综合布局代表:爱朋医疗:爱朋医疗在非侵入式及部分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领域有布局。核心产品ABM系列麻醉深度监护仪,通过采集脑电信号监测麻醉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是全麻手术标配,2023年推出后销售及反馈良好。2024年控股深圳鹏瑞脑科学,其专注儿童多动症康复系统研发,该系统2025年处于注册审批中;2019年参股常州瑞神安,布局神经调控等产品,已实现一定规模销售,并规划开展侵入式产品研发。$爱朋医疗(SZ300753)$

·国内介入式代表:新为医疗:新为医疗是国内介入式脑机接口先锋企业,2025年6月在北京完成首次动物实验,后续将推进临床试验,以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实验过程及专家反馈良好,有差异化创新特点。

6、行业前景与投资建议

·行业空间与持续性:当前行业市场规模处于前期成长阶段,未来国内及海外行业规模增长快。十年内,医疗领域应用规模至少达400亿美金以上,消费端应用规模更可观。此次行业机会受政策催化和明确导向影响,政策明确到2030年要在国内培育2 3家具全球创新影响力的头部企业及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会带来明显投资机会。除现有政策,2025年下半年开始到2026年,侵入式、半侵入式、非侵入式各类产品临床数据验证将加速释放,后续催化事件多且密集。此次是政策驱动的行业板块性机会,与以往AI主题性炒作不同。

·投资方向建议:投资建议关注两类公司:一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管线丰富的标的,若能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加快商业化落地速度,将在行业发展中占优势;二是侵入式、半侵入式和介入式产品领域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企业,如轻式泳圈(轻物式)、新伟(旧式)等。不同企业技术布局方向与逻辑有差异,各方向均有投资机会。

Q&A

Q: 如何看待该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及持续性,本次行业机会与以往主题性机会有何不同?

A: 该行业目前处于成长前期,国内外市场规模增长迅速,预计十年内医疗领域应用规模至少达400亿美金以上,消费端应用空间更大。本次行业机会由政策催化与明确导向驱动,与以往主题性机会存在显著差异:政策明确提出2030年前国内将诞生至少2-3家具备全球创新影响力的头部企业及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后续催化因素密集,包括湖北、浙江等省份医保收费项目加速落地,2025年下半年起侵入式、半侵入式、非侵入式产品临床数据验证加速,推动行业形成板块性机会,与AI等主题性炒作有明显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