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生物2025年半年度业绩交流电话会

用户头像
不明真相的群友
 · 江西  

$和元生物(SH688238)$

1、行业背景与上半年业绩概况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疫情三年间,生物医药行业下行,投资环境不佳,细分领域的CRO与CDM公司财务表现欠佳。在此期间,河源公司持续经营,而众多同类公司放弃。原本40余家公司注入细胞基因治疗(CGT)领域的CDMO业务,如今市场竞争主体锐减至四五家,行业竞争压力下降,为河源未来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上半年业绩总体评价:2025年上半年,河源公司财务微增,成果来之不易。前两三年市场需求受行业环境影响大,当前市场资金短缺,甲方公司尤甚。面对挑战,河源今年进行重大战略布局,包括再生医学平台投入运营及市场战略定位调整。从订单签单量看有积极变化,后续将详细解答具体问题。

2、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营收与净利润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仍亏损,但较去年同期减亏878万和1490万,呈现向好信号。主营业务占比约99.89%。

业务板块收入结构:公司业务中,CDMO业务收入占比约55%,CRO业务占比约34%,再生医学及其他板块规模小但增幅不错。

费用控制成效:2025年推行提质增效方案,费用和成本有效控制,期间费用同比降11.7%,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降10%、12%。

3、核心业务板块经营分析

CDMO业务表现:CDMO业务方面,公司居于行业头部地位,与下游头部企业加强合作,推进后期临床项目。上半年实现营收6500余万元,与去年持平,并在重点项目上顺利交付。订单及项目进展方面,上半年新签订单超9000万元,累计合作项目超540个,支持客户取得8个IND批件(累计52个),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产能与成本方面,自去年4月一期产能全线投产后,成本压力较大,影响持续至今年上半年。通过提质增效,业务得以顺利交付,成本控制有效,毛利率虽仍为负值但有所缓解。随着订单增加及后续一二期临床项目向后期推进,技术问题逐步解决,产能将得到有效释放。

CRO业务表现:CRO业务处于持续稳定增长阶段,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79%。公司通过扩展服务场景、搭建技术平台、引进外部技术等方式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合作的CL客户课题组达14000余家。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采取学术亮相、平台搭建和精准营销的三维策略,预计下半年将有所体现。

再生医学业务布局:再生医学是CDMO业务的应用延伸领域,公司积极推进多方合作与产业布局,包括与头部企业、政府的合作,并获得相关称号以加强业务布局。市场潜力方面,国内干细胞存储率相对国际水平较低,存在巨大市场空间。随着公众健康关注度提升及中国老龄化问题加剧,再生医学领域未来潜力大。同时,该领域技术复杂度较高,将催生对CPT服务的新需求,带来业务延伸的巨大空间。此外,干细胞领域不仅关注治疗,对亚健康及有健康隐患人群的需求也受到关注,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

4、行业动态与政策支持

行业投融资与市场回暖:疫情三年间,生物医药行业下行,投资环境低迷,CRO与CDMO等细分领域财务表现不佳。部分同类公司放弃,市场竞争企业降至四五家。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微增至1.19亿元,同比增长6.01%,但受前期市场需求和甲方资金短缺影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仍亏损,不过较去年同期分别减亏878万和1490万。公司今年布局再生医学平台、调整战略定位,推进提质增效方案,期间费用同比降11.7%,销售和管理费用分别降10%和12%,成本控制见效。

管线进展与临床趋势:国内CGT领域管线进展与临床趋势呈多维度发展。技术迭代促多款药物上市,2025年上半年有5款CGT药物上市,中国正追赶国际步伐。国内CGT临床试验管线上半年达1464个,前十位中有8款为抗肿瘤或罕见病产品,大病种技术突破潜力大。中国在免疫细胞疗法、溶瘤病毒领域领先,其他领域逐步追赶。神经、心肌、血液等大适应症范围开发值得关注;再生医学及干细胞领域因健康关注度提升、亚健康人群需求增长,且中国干细胞存储率低,存在巨大市场空间,技术复杂度将催生对CGT服务新需求。

政策支持与行业规范:国内CGT行业获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出台产业激励政策,监管部门发布规范标准和指南,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5、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各业务板块策略:公司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CDMO业务上,保持领先地位,重点支持合作客户推进临床及后期临床进展,有效与客户交流并实施项目制,促进交付以形成持续订单;在医学业务领域,加强业务布局,蓄势等待后续潜在市场爆发。

中长期发展战略: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以人才优先、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和全球战略为核心。

6、投资者核心问题解答

订单与商业化进展:公司财务年报已显示新增订单信息。当前后期临床(2/3期)在手订单约有5个项目同时进行,尤其是2026年将启动商业化项目。从行业角度看,商业化项目在CGT领域是新的突破,涉及质控、工艺技术放大等多方面能力验证。截至目前,河源累计有60个案例项目申报成功或展开,包括中美澳双报项目,这些项目已陆续进入2/3期后期阶段。

再生医学优势与节奏:再生医学业务方面,公司依托在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CDMO、CRO的技术与经验优势,具备干细胞及衍生物药物研发生产经验,并拥有生产和质控平台。2024年成立全资子公司和元和美,专注再生医学方向的应用与生产技术积累。公司从2025年起,将临港基地整栋楼用于细胞、再生医学及外泌体等衍生物制备,财务端已逐步体现相关业务进展。行业层面,国内再生医学注册企业约六七万家(活跃约一万家),公司在质量控制、工艺技术、合规性等方面优势显著。政策支持方面,海南乐城、湖南等地已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公司正积极参与行业布局,目标是成为再生医学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

毛利率与产能展望:公司业务分为CRO、再生医学、CDMO三块。CRO业务毛利率稳定在健康水平;再生医学作为新业务,毛利率态势稳定;前期对公司造成压力的CDMO业务,因市场需求复苏、供给减少(价格战减少),毛利率正逐步向正常水平恢复,预计未来一到两个财务周期数据将更快改善。产能方面,行业常用“管线开工率”衡量,当前公司管线开工率较高(设备/管线闲置少),但实际产能与设计产能仍有差距(客户项目多处于前期)。随着客户项目推进至商业化阶段,委托量增加,产能将趋近设计产能。

增长驱动与盈亏平衡:未来主要增长动力包括两方面:一是后期临床及商业化项目,如2/3期、商业化项目订单金额较大(千万级),随着项目推进至批量化生产阶段,订单将增加;二是再生医学业务,其高复购率(如海南乐城干细胞每年1 - 2次回输)带来持续市场空间。盈亏预期方面,2025年下半年预计较大减亏,2026年继续减亏,2027年有望达盈亏平衡(若考虑政策利好可能提前)。

Q&A

Q:新鲜订单及量价趋势的未来展望,以及商业化生产项目近期进展与落地预期如何?

A:新增订单情况已在财务年报中披露。当前后期临床237项目在手订单约5个同步推进,预计明年将启动商业化项目。在CGT领域,公司取得行业新突破,临港基地平台通过CDE、CFDI、NMPA认可,完成质控与工艺技术放大等关键能力验证,成为重要里程碑。河源基地累计60个案例项目已申报成功或推进,涵盖中美澳双报,目前陆续进入2/3期后期阶段,若明年实现商业化突破,将进一步巩固河源在该领域的头部地位。

Q:再生医学板块公司的差异化优势有哪些?未来再生医学业务的兑现节奏如何展望?

A:干细胞技术在疾病治疗、抗衰老领域为研究热点,获国家政策支持,投融资活跃,2024年相关管线超30个,应用转化进展显著;IPSC在组织再生、糖尿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心血管领域有临床进展,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膝骨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疗效较好,外泌体在皮肤修复、抗衰领域为新兴方向。和元生物依托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CRO技术经验,在干细胞及衍生物药物研发生产领域经验丰富,具备生产与质控平台;2024-2025年已积累IPSC编程建库、衍生产品生产工艺,MSC及外泌体生产工艺与检测方法;2024年成立全资子公司和远和美专注再生医学应用与生产技术;搭建细胞存储及后应用全流程解决方案,拓展再生医学与抗衰领域。集团拥有湛江CRO平台、临港细胞基因药GDM平台等三大事业部;参与国内行业标准制定,结合国家再生医学战略及海南乐城、湖南等地政策激励,布局区域市场,2024年财务已体现资源投入,设立再生医学事业部,临港基地整栋楼用于细胞、再生医学及外泌体制备;在质量控制、合规及工艺标准制定方面具备优势,覆盖再生医学抗衰老领域干细胞业务。

Q:下半年及明后两年的毛利率趋势如何?目前整体产能利用率水平及未来两年的爬坡节奏预期如何?

A:公司业务分为CRO、再生医学、CDMO三块,其中CRO业务上半年毛利率稳定在健康水平;再生医学作为新业务,毛利率水平及态势稳定;CDMO业务此前对公司毛利率造成较大压力,当前市场需求逐步复苏,供给经2-3年调整后恢复至合理水平,价格战减少,毛利率正逐步向正常理性水平恢复,预计未来1-2个财务周期将加速改善,最终回归合理水平。关于产能利用率,行业更常用管线开工率衡量生产设施利用状况,目前公司管线开工率良好,设备及管线闲置少,但因客户委托多处于前期阶段,实际产能与设计产能仍有差距;随着客户研究推进至商业化阶段,委托量增加,产能将逐步趋近设计产能。

Q:结合行业逐渐复苏及在手订单情况,展望公司未来几年的主要增长方向及推动因素,并分析公司盈利结构及盈亏平衡点。

A:未来主要增长推动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项目进展,当前储备的多个早期项目正逐步进入后期及商业化阶段,此类项目合同金额较大,随着项目推进至批量化生产阶段,订单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二是再生医学业务,该领域因复购率高,市场持续扩大,是重要潜在增长点。盈利结构方面,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将较大幅度减亏,明年继续减亏,后年实现盈亏平衡。

Q:2024年上半年CDMO业务结构发生变化,需按CGT领域进行收入拆分,各领域增速如何?短期收入端的主要增长拉动领域是哪一块?

A:2024年上半年CGT领域整体回暖,其中细胞疗法需求增长最显著,具体表现为投融资金额、数量及IND批件受理/获批数量同比提升。细胞治疗分为免疫细胞与干细胞两大赛道:免疫细胞疗法方面,国内第七款CAR-T产品上市,仍是最大流量入口,通用型细胞疗法在临床及国际化BD合作中进展显著,体外通用型疗法咨询量放大;干细胞疗法方面,国内首款MSC药物1月获批、6月开出首张处方,上半年新增干细胞相关批件超30个,临床合作、生产放大及外包咨询量均明显增加。体内基因疗法从早期IND推进至后期阶段,国内首款AV药物4月上市并启动商业化,和元目前有5个后期临床项目,最快项目已完成工艺表征主体工作,按甲方管线计划明年将有重大商业化进展,此类成功案例将吸引更多早期体内基因治疗客户合作。短期收入端增长主要由细胞疗法拉动,其需求变化直接反映在订单结构中,项目推进进度略滞后于市场变化。

Q:CRO与CDMO业务2024年下半年及2025年的增长预期如何?客户平均订单价格未来趋势如何?

A:CRO业务基于今年策略及现有财务趋势,预计保持稳定增长。CDMO业务增长主要受在手订单及市场活跃度影响,由于CGT领域下游中小型企业融资与订单形成存在时间滞后,当前执行订单价格反映前期水平;未来随着市场回暖及研发需求提升,价格有望恢复至理性水平。

Q:半年报中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下降明显,具体采取了哪些降本增效措施?

A:河源上半年实施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下降反映管理效率提升。具体措施包括:人员效率提升;通过预算加实时监控严格管控办公流程与制度;数字化标准化应用提升管理工具效率;成本端控制。销售费用方面,调整海外人员结构及推广策略,大幅降低海外营销费用,下半年将针对性开展技术推广及国内外市场宣传联动,费用与业务发展匹配。管理费用持续管控,管理规模稳定,人员效率最大化,管理流程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