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W(02076)$ $BOSS直聘(BZ)$
一、 整体财务表现
第二季度总收入:达到人民币 21亿元,同比增长 9.7%。
净利润:达到人民币 7.1亿元,同比增长 17.4%,净利润率超过 43%。
调整后经营利润: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和投资收益等其他收入后,调整后的经营利润为人民币 8.18亿元,同比增长 33%。
股权激励费用:本季度为人民币 2.13亿元,已连续第二个季度环比下降(本季环比下降近10%),占收入的比例收窄了约5个百分点。
核心优势:规模经济带来的经营杠杆和高效的商业模式支持了高质量的增长,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重改善。
二、 平台供需动态持续改善
用户增长:从1月到7月,累计新增认证用户超过 3000万。
第二季度,BOSS直聘App的平均认证月活跃用户数(MAU)达到 6350万,同比增长 16.5%。
来自蓝领用户、低线城市以及中小企业的收入贡献相比去年进一步增加。
毕业季供需情况(6月和7月):
求职者端:新增认证应届生数量同比增长超过 20%。
雇主端: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同样增加,新增的应届生职位数量同比增长超过 18%。
整体招聘市场复苏趋势:
7月份,新增招聘职位数量同比增长约 20%。无论是发布新职位的雇主数量,还是每个雇主发布的平均职位数,都高于去年同期。
付费企业客户:截至6月30日的过去12个月,总付费企业客户数达到 650万,同比增长 10%。
行业视角:
蓝领制造业:在4月份经历短暂放缓后,从5月起恢复同比增长,且增长速度持续超过其他行业。
互联网行业:出现显著复苏,第二季度活跃招聘职位数达到自2021年以来的新高,主要由产品和技术岗位带动。
三、 AI技术持续进步
对求职者的帮助:
面试训练机器人:开始在求职者关心的住宿推荐方面发挥作用,并利用面试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向求职者推荐职位,实验组用户的求职效率更高。
AI增强搜索: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和动态内容摘要。
求职者安全保护:应用AI识别招聘过程中的“照骗”行为,并构建了能识别性骚扰、攻击性语言和表达的语料库。
对企业端的帮助:
职位发布优化:为初创企业老板提供职位发布优化功能,目前每天辅助发布数万个职位。
商业化应用:广泛集成AI来辅助销售顾问,帮助他们为客户选择更合适的增值服务。实验组的招聘者购买更主动,复购率也有所提升。
对内部管理的帮助:
研发提效:AI正在变革研发工具和流程。在北京总部的技术部门,30%的代码由AI生成;在某新成立的异地研发部门,AI生成的代码比例更是高达70%。这显著提升了产品研发和上线速度。
客户服务:AI在培训新客服、自动质检、识别并响应客户情绪等方面取得成果,这对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客服员工的幸福感至关重要。
四、 香港股票发行与未来股东回报安排
香港二次股票发行:公司于7月4日完成了 22亿港元 的香港二次股票发行。主要目的是提升港股的流动性,让更多港股市场的投资者能够参与公司交易。发行后,港股交易量相比发行前有显著增加。
股东回报计划(由董事会批准):
年度股息政策:公司计划未来支付年度股息,本财年将支付 8000万美元 的股息。
新股票回购计划:公司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从8月29日开始)回购最多 2.5亿美元
CFO
一、 财务业绩回顾
收入增长驱动力:主要归功于用户基础的持续扩大。截至6月30日的过去12个月,付费企业客户数同比增长10%,达到650万。随着招聘市场需求自年初以来逐步复苏,企业客户的付费意愿上升,其中中小企业的复苏尤为明显,其收入贡献逐季增加。
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保持稳定温和增长,主要得益于大客户(Key Accounts)付费额的扩大。
成本与费用:
总运营成本和费用:本季度同比下降 7% 至 15亿元人民币。
股权激励费用:同比下降 24%,环比下降 9% 至 2.3亿元人民币,已连续四个季度缩减。
调整后经营利润:增长 43% 至 8.81亿元人民币。
调整后经营利润率:达到 41.9%,同比提升 7.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各项费用明细:
收入成本:同比下降 3%至 3.07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运营效率提升。毛利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达到 85.4%。
销售与市场费用:同比下降 23% 至 4.2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广告、市场及员工相关费用减少。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 6% 至 4.16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公共云服务费用减少。
行政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19% 至 3.11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员工相关费用及新业务投资增加。
利润与利润率:
净利润:增长 70% 至 7.11亿元人民币。
调整后净利润:增长 41% 至 9.41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率:同比提升 12.1个百分点 至 33.8%。
调整后净利润率:达到 44.8%,同比提升 7.3个百分点。
现金流与现金储备: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本季度达到 10.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1%。
现金储备: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保持着 160亿元人民币 的强劲现金头寸。
香港发行净收益:此次股票发行净募集资金约 22亿港元。
二、 股东回报承诺
股息与回购:新批准的8000万美元股息政策,加上更新的2.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体现了公司对股东回报的持续承诺。
三、 业务展望
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指引:预计总收入将在 21.4亿元人民币 至 21.6亿元人民币 之间,同比增长 11.4% 到 13%。预计收入增长将从本季度开始重新加速。
Q&A部分:
Q: 关于第二季度和7月份招聘需求的复苏,其驱动因素与以往有何不同?例如,外卖大战是否推动了服务业招聘需求的激增?这种复苏的可持续性如何?对第三季度的展望是?同时公司提到研发部门大部分编码由AI生成,这对白领招聘,特别是程序员招聘需求有何影响?
A:
复苏特点:这次复苏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职位恢复到2021年以来的新高。二是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增长速度更快。一个数据点是,员工少于20人的公司在第二季度的收入贡献增长到近20%,是所有公司规模中增长最快的。对于外卖大战的影响,观察到的影响相当有限,与外卖骑手相关的职位在我们平台总职位中占比较小。
可持续性:对复苏的可持续性持积极看法。求职招聘比从去年11月开始持续改善,第二季度恢复趋势更加明显。预计第三季度的业务增长率将比第二季度进一步加速。
AI对程序员招聘的影响:公司对初级程序员的需求确实在放缓,但仍在招聘,更关注那些有更大潜力、能解决复杂问题的人才。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过去一个高级程序员需要带领一个初级团队,现在则是一个高级技术专家与AI协作。公司需要为这些高级人才支付更高的薪水和招聘成本。但初级程序员在整个白领就业人口(全国可能超过1亿)中的占比不到2%,因此这一变化对整体白领招聘市场的影响非常有限。
Q:公司的利润率持续扩大到很高的水平,未来一年的利润率趋势如何?考虑到健康的利润率和现金流,未来最重要的投资领域是什么?一些初创公司最近在加大广告投入,这对公司的市场营销和用户获取成本有何影响?如何看待蓝领市场和整个招聘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公司的护城河?
A:利润率与投资:利润率的持续改善得益于在线招聘平台的规模效应,这是根本原因。公司有效的成本控制也确保了成本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利润率逐步改善的方向是明确的,但这将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未来投资重点将继续放在研发创新和新业务上。健康的现金储备将主要用于人才发展、海外扩张以及更重要的股东回报计划。
竞争与护城河:确实观察到同行在某些城市进行营销活动,但目前对我们的影响非常有限。现阶段发动“营销战”的可能性很小。尽管我们的营销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在下降,但从绝对金额来看,我们仍然是行业中投入最大的。得益于强大的双边网络效应,我们的用户获取效率非常高,单位获客成本保持在很低水平,同时用户留存率是同行中最高的。因此,公司的护城河非常坚固。
Q:关于AI应用/功能,能否详细介绍在企业端的具体使用场景和正在考虑的商业化产品?公司最近利用AI开发了不同功能的小程序或应用,哪些最具商业潜力?关于近期的香港融资活动,以及宣布的股票回购和年度股息政策,管理层对未来资本市场的看法是什么?例如,有何计划来改善港股的流动性?详细的股息计划是怎样的?
A:AI产品与潜力:
Hammer(招聘助手):目前可以帮助招聘者完成大部分的初步沟通工作,通过对话与求职者交换信息。我们对训练Hammer非常有耐心,它让我们更接近招聘的本质。对于大型国企等特定场景,Hammer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线,用于安排应届生面试。
AI面试系统:该系统支持数字人形象、面试问题和流程的定制,并能进行多模态的候选人情绪识别和图像识别。已经为十多家大型国企支持了超过28场AI面试活动,吸引了近3万名参与者,反响积极。
商业潜力:AI技术与现有产品的结合仍处于早期阶段。革命性的“杀手级”应用将在众多场景中诞生,公司有足够的耐心和资源去等待这类应用的出现。
资本市场与股东回报:
香港发行目的:公司现金储备充足(超过160亿人民币),7月的融资活动主要目的不是筹集资金,而是解决港股流动性差的问题(因为之前是通过介绍上市,没有发行新股)。此次发行非常成功,港股的流动性已实现突破性改善。
股东回报承诺:公司视股东为合作伙伴。此前已通过四期回购计划返还现金给股东,总额约4亿美元。本次新宣布的2.5亿美元回购和8000万美元股息,总金额已超过了此次香港发行所募集的金额(约2.8亿美元),这表明了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郑重承诺。
费用控制:公司听取了股东关于股权激励费用过高的意见,并在过去几个季度持续降低了该费用的总额和占收入的比例。这些都体现了公司对股东回报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