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上半年整体经营表现
•营收与净利润情况: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收同比增长约20%,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均下滑。归母净利润上半年为4900万元,同比下滑57%,主因2024年上半年收购龙力化学产生6000万元投资收益,2025年上半年无此项;扣非归母净利润上半年达4700万元,同比下滑约13%,因公司战略转型使研发、销售、管理费用增加,且海外业务扩张使业务量提升、账期延长,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三大业务板块营收结构:2025年上半年,综合解决方案营收5300万元,同比下滑约50%,因2024年上半年大项目验收多,2025年以小项目为主;产品销售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12%,毛利率持平;运营服务营收2亿元,同比增长53%,占整体营收近一半,毛利率因个别项目小幅下滑。公司未来将重点发展产品销售和运营服务板块。
•海外业务表现: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表现突出,直接境外销售收入8400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3300万元增长152%;通过贸易商销售至海外与直接境外销售合计1.2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30%。因海外业务量增加、账期长,信用减值损失增加,拖累扣非归母净利润。
•龙力化学经营情况:2025年上半年,龙力化学营收9300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6100万元增长52%;净利润2700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1500万元增长80%。
2、环保主业三大业务板块分析
•解决方案业务订单与毛利:解决方案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4亿元,当前在手订单约6亿元,历史稳定在4-6亿元。上半年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因确认收入的工程结构中偏后段工程占比增加。当前工程业务毛利率约20%,未来难大幅提升或下降,因公司承接有核心技术的项目,规避回款难、风险高或毛利低的项目。该业务承载技术落地和带动运营增量,但未来在公司收入及利润中占比将降低。
•运营服务增长驱动与毛利:运营服务收入上半年增长较快,主要源于国内江铜集团恒邦、紫金矿业两大有色集团的新增项目及原有项目扩产。塞尔维亚深渣安全处置项目因政府审批延迟,原计划年增三四千万收入的生产线预计2025年7月投产,当前仅能开展约三个月业务。毛利率方面,上半年有所下滑,主要因铜冶炼加工费降至历史新低,冶炼企业降本增效使运营服务定价承压;同时,原轻资产项目35%的高毛利难长期维持,当前降至30%左右属正常回归。
•药剂业务拆分与战略:药剂业务(含龙立化学铜萃取剂)是公司主要战略方向,战略优先级为产品(药剂)>运营>解决方案。未来随着山东基地投产及龙立化学扩产,药剂业务收入占比将提升至76%,利润贡献更高,成为公司核心盈利来源。
3、药剂业务细分产品及市场
•铜萃取剂产能与销售:2025年上半年铜萃取剂签单约2000吨,其中实现销量1700吨(已确认收入),另有200多吨已签合同但未发货。产品单价约5-6万元/吨,毛利率约为50-60%。产能方面,2025年6-7月完成技改,产能从原本的3000多吨提升至7000吨;预计年底通过小系统升级,产能将达7700吨左右。为应对南美市场需求,计划2025年下半年启动二期扩产,新增产能约5000吨,扩产后总产能将达1.2-1.3万吨。利润方面,2025年因上半年按3000多吨产能计算、下半年按7000吨产能计算,全年预计实现利润五六千万;2026年预计净利润可达1亿元左右。
•选矿药剂产能与市场:山东选矿药剂规划年产10万吨,一期投产8万吨,主要为普通产品(如黄药、黑药、乙二胺酯),毛利率约20-25%;二期以黄药为原料进行复配产品配置,复配药剂毛利率约30-40%。达产后预计年营收12-13亿元,税后净利润1.7-1.8亿元。投产节奏上,一期预计2026年8月试生产,2025年底贡献有限,产能完全释放需至2026年后。市场方面,选矿药剂主要用于硫化矿,全球85%的硫化矿需求集中在海外,产品70-80%销往海外,全球年需求量约100多万吨,市场规模为铜萃取剂的5-7倍。行业竞争主要来自中国企业,公司优势在于技术团队可提升矿山回收率,开发复配药剂。
4、来酸项目市场与产能规划
•来酸市场需求与供给:来酸市场需求方面,国内当前年需求量约10吨。全球需求通过波音公司2012-2031年全球飞机市场展望数据测算:民用飞机部分,预测20年内新机交付量达34,000架,每架需2台发动机,总发动机需求68,000台,对应来需求总量1,700吨,平均每年85吨;军用飞机部分,年需求约40吨。全球总需求为每年125吨。供给方面,全球来储量约2,600吨,其中智利占1,300吨,美国约400吨,俄罗斯约300多吨。国内来无独立矿床,主要从铜钼冶炼过程中回收,当前仅有江铜、铜陵、洛钼、金堆城钼业等少数企业可生产,单企年产量约1-2吨,国内市场年供给量约6-8吨。公司吉林紫金项目设计产能为年产2吨,黑龙江紫金项目一期已建成富来液模块,二期(来酸胺生产)正在洽谈中。
5、高纯硫化钠项目及股权激励
•高纯硫化钠投产节奏:高纯硫化钠项目一期2万吨,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试生产,2026年6月正式投产,但2026年对公司收入贡献较少;二期4万吨需视合作股东需求,预计后年启动前期准备工作。项目总设计产能6万吨,土地及配套按此规模建设,二期投产仅需安装设备。该项目利用副产品煤焦气与硫磺生产,技术难度大、附加值高。普通硫化钠约1000元/吨,项目产品可达4000元/吨以上,当前纯度为3N,提升至4N价值更高。6万吨满产时,预计营收约2.2亿元,利润约4000万元。
•股权激励目标信心:公司吸取2023年股权激励目标过高未达成、影响员工士气的教训,2025 - 2027年重新制定目标,通过增发约5.4%股份实施,力度较大。目标以2024年为基数,2025年收入增长30%、利润增长20%,较为低调且可达成。预计下半年及四季度收入利润释放。
Q&A
Q:中报披露上半年新签订单约4亿元,当前在手订单规模如何?
A:当前在手订单规模约6亿元,近年来基本保持在4-6亿元范围内。
Q:中报显示上半年信用减值占收入比重约1.6个百分点,其原因是否为海外解决方案未确认收入导致?
A:信用减值并非由海外解决方案未确认收入导致,而是历史遗留的小客户应收账款难以收回所致。涉及金额多为几十万至一两百万,今年上半年累计信用减值700余万元,对净利润影响较大。
Q:历史遗留的小客户应收账款后续是否有收回机会?
A:大部分前几年的应收账款已收回,但今年半年内涉及的约五六百万小客户账款较难收回。
Q:公司EPC业务上半年毛利率下降,是否与收入确认结构变化有关?去年上半年因设计业务确认较多推高毛利率,今年上半年是否因工程业务确认占比提升导致毛利率下降?
A:工程业务中,单独设计业务毛利率约80%,但整体工程业务目前毛利率基本维持在20%左右,未来预计保持该水平,难以上升或下降。公司凭借核心技术筛选项目,不承接回款难、高风险及低毛利项目,未来将优化EPC项目。解决方案业务量未来几年维持在4-6亿元,承载技术落地及运营增量,但在公司收入与利润中的占比将逐步降低。
Q:上半年在手订单约4亿元,当前新签订单约6亿元,其中海外订单与国内订单的分布情况如何?
A:当前在手订单及新签订单中,大部分为国内订单,海外订单占比较少。
Q:当前在手订单及新签订单中,海外订单与国内订单的占比情况如何?
A:当前在手订单及新签订单中,大部分为国内订单,海外订单占比很少。
Q:上半年运营服务收入增长较快,主要由哪些因素拉动?是否为海外项目?
A:上半年运营服务收入增长主要由国内项目拉动,核心客户为中国最大的有色集团江铜集团恒邦与紫金矿业,增量来源包括新项目增加及老项目扩产。海外方面,塞尔维亚深渣安全处置生产线因政府审批未完成,原计划新增三四千万运营收入,预计下月投产,今年仅能运营约三个月。国内其他项目如中国有色内蒙古水处理项目等运营顺利,持续解决方案推动业务持续增长。
Q:塞尔维亚新增三四千万收入是否指一年的收入?
A:塞尔维亚新增三四千万收入指一年的生固废处理收入。
Q:运营业务毛利率下降较多的主要原因是恒邦和紫金今年新项目拉低,还是国内竞争及经济环境因素?
A:运营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大环境因素影响。一是自去年起铜冶炼加工费持续降至历史新低,由于冶炼企业在运营服务中占比较高,相关企业因利润压力推进降本增效;二是轻资产项目原毛利率35%较高,长期维持困难,未来预计回归20%-30%区间,当前降至30%左右属于正常回归。
Q:长期来看,公司运营服务业务在现有主业收入中的占比预计维持在多少?目标占比是多少?
A:未来两年运营服务业务在主业收入中的占比可能进一步下降,主要因药剂产品业务占比提升,预计产品业务收入占比约76%,且产品业务利润贡献更高。公司战略方向为优先发展产品业务,其次是运营服务,最后是解决方案,新建项目均以产品业务为方向。其中山东项目投产后预计正常达产后营收约七八亿元,利润约一亿元,此外公司还有同龄项目。
Q:药剂业务中环保药剂、304工程非标设备及龙力化学的收入分别占比多少?
A:上半年产品销售收入为1.66亿元,其中龙力化学实现收入9300万元;剩余7000万元中,304工程非标设备收入约小几百万,环保药剂收入约五六千万元;铜萃取剂收入约9000多万元。
Q:上半年整体签单的具体绝对额是多少?
A:上半年整体签单量为2000多吨,其中1700吨已实现销量并确认收入,200多吨已签合同但未发货,最终确定量约为小2000吨。
Q:当前药剂的价格及毛利率情况如何?
A:当前铜萃取剂价格约为五六万元/吨,毛利率较高,约50%-60%。山东选矿药剂中,普通黄药、黑药等基础药剂毛利率较低,约20%-25%;复配药剂毛利率稍高,约30%-40%。
Q:山东地区普通黄药、黑药与复配药剂的产能占比情况如何?
A:山东选矿药剂设计年产量10万吨,其中一期投产8万吨,主要为普通产品;二期以黄药为原料生产复配产品,达产后年收入预计十二三亿,税后净利润1.7-1.8亿/年。铜萃取剂方面,今年六七月份完成技改,产能从3000多吨提升至7000吨,年底小系统升级后预计达7700吨;为拓展南美市场,今年下半年计划二期扩产5000吨,完成后总产能1.2-1.3万吨。今年铜萃取剂产量约五六千吨,利润五六千万;明年产能7000吨,净利润预计一亿左右。
Q:山东选矿药剂的国内市场规模及投产节奏如何?
A:山东选矿药剂国内市场规模方面,约70%-80%产品销往海外,因全球铜、铅锌等矿山需求主要集中于海外。投产节奏方面,一期产能8万吨预计实现营收约8亿,利润超1亿;一期试生产预计需至明年8月,年底前对公司贡献有限,产能完全释放需到明后年逐步达产;12-13亿收入目标无法快速实现。
Q:选矿药剂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否为巴斯夫、索尔维?
A:选矿药剂的主要竞争对手并非巴斯夫、索尔维,而是中国企业。该产品属于硫化矿浮选药剂,技术相对简单,与技术复杂的铜萃取药剂不同,普通浮选药剂价格较低。目前约90%的该类药剂在中国生产。
Q:公司在该项目上相较于其他生产企业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A:公司在该项目上相较于其他生产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能够开展矿产品回收技术研究,开发复配药剂,从而提高矿山回收率。
Q:福选药剂全球市场规模如何?其与铜萃取剂市场规模的对比情况如何?
A:福选药剂全球市场规模远大于铜萃取剂,全球约85%的浮选药剂用于硫化矿,市场规模为铜萃取剂的5-7倍,全球需求量约100多万吨。
Q:国内来酸及来的整体需求量如何?公司未来计划在该市场中占据多少份额?
A:国内当前来酸及来的年需求量约10吨。全球需求方面,根据波音公司2012-2031年全球飞机市场展望数据,民用飞机新机交付量将达34,000架,总来需求1,700吨,年均85吨;军用飞机年均需求约40吨,全球总需求年均125吨。供给端,全球来储量约2,600吨,国内产量依赖铜钼冶炼回收,仅江铜、铜陵、洛钼、金堆城钼业等少数企业具备产能,当前市场总产量约6-8吨。公司方面,吉林紫金设计产能2吨;黑龙江紫金分模块建设;西藏巨龙铜业通过钼金矿提取预计年4-5吨。未来2-3年公司总产能预计达8-9吨,目标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
Q:未来两到三年公司预计实现的8~9吨产量,是指三个项目合计的来酸氨量还是来的量?
A:指来的量。来粉是对来进一步提纯的产品,目前公司正在进行相关技术储备。
Q:若以8吨原料换算,可得到约5-6吨的来,但该计算是否未考虑吉林与黑龙江地区的分成?
A:该计算确实未考虑吉林与黑龙江地区的分成。目前公司正与紫金二期商谈合作,其年副产品钼金矿含钼金属约1万吨,经实验测算可提取约4-5吨的来。公司计划通过签订长期合同采购其钼晶块,并委托木冶炼厂代加工以获取来。
Q:采购紫金二期钼金矿副产品钼精矿的资本开支情况如何?
A:采购价格按市场价执行,基于股东优先条款,可保障稳定的钼精矿供应。其他企业难以复制该业务的核心在于两点:一是钼精矿作为副产品,稳定来源稀缺;二是拥有国内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支撑。
Q:购买木金矿的资本开支及流动资金需求大概在什么量级?
A:购买木金矿的资本开支及流动资金需求较大,预计一年约需十几个亿,每月需一至两个亿的流动资金。
Q:木金矿购买后的资本开支大致规模如何?现有资金规模是否充足?后续是否有融资计划?
A:木金矿购买后,年度资本开支约十几亿元,月均流动资金需求约1-2亿元。当前公司资金规模不足以覆盖需求,计划推进后续融资。
Q:公司提到的技术与环保主业及中山大学技术是否相关?该技术团队是独立组建还是外部引入?
A:该技术与中山大学技术无关,是公司自2016年起独立组建的4人专业团队研发,前期获得中南大学技术支持。团队针对废酸/污酸处理中高强腐蚀、高温、含重金属等复杂工况,以及低浓度金属离子的吸附难题,通过树脂吸附工艺改进传统沉淀技术,实现成本更低、回收率更高的效果。系统为全新体系,研发投入2000万元,经多年试验后于前两年技术成熟。
Q:公司投资的高纯硫化钠项目后续投产节奏及收入贡献时间如何?
A:高纯硫化钠项目一期2万吨计划于明年下半年投产,试生产至稳定达产需一定过程,预计后年实现产能。产品主要供应合作伙伴铜陵瑞佳材料。二期4万吨投资准备工作预计于明年下半年至后年启动,具体取决于另一股东需求。项目整体按6万吨设计,土地及配套已完成,二期设备可快速安装。明年项目对公司收入贡献较少。
Q:项目6万吨产能全部达产后,预计的收入及利润规模如何?
A:项目6万吨产能满产后,预计实现营收约2.2亿元,利润约4000万元。
Q:2025-2027年股权激励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公司是否有信心达成?该目标是否为低调设定?
A:2023年股权激励目标因设定过高未达成,对四期员工士气造成影响。今年公司重新制定股权激励计划,通过增发约5.4%股份,新目标设定低调,吸取此前经验教训,确保2025-2027年目标一定会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