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半年业绩表现与影响因素
•核心财务数据:天润工业上半年经营业绩持平略增。核心财务数据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近19.5亿元,同比增长2.36%;归母净利润约1.0097亿元,同比增长5.69%;净利率超10%;每股收益0.17元。
•供货问题影响:上半年收入低于正常水平,主因1 - 2月设备问题致卡特11款产品停供。设备问题引发部分产品质量事故,供货中断但未影响供货份额。经约一个月排查和双方努力,3月基本恢复供货。
•分红政策说明:天润工业采取高比例分红策略。年报每10股派2元,中报每10股派0.5元,年内累计每10股派2.5元,去年分红比例达70%多、近80%。未来,公司将常态化保持50% - 80%的高比例分红,支撑因素包括响应监管要求,以及公司资本性投入需求低、存量现金和未分配利润充足。
2、下半年及未来收入指引
•排产与市场需求:下半年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表现乐观,8月后每月排产量较上半年平均月份增长10%-15%。下游客户方面,潍柴的装机量预测呈增长趋势,其增量对收入拉动作用显著;康明斯在销售收入中占比约20%,份额稳定且持续增长。大机行业(大马力曲轴和连杆)因市场需求旺盛成为重要增长点,一方面船运市场恢复带来存量及增量需求,另一方面数据中心对柴油发电机的刚性需求推动市场增幅扩大,当前大机曲轴和连杆市场处于满产状态。
•产能扩张规划:当前公司曲轴产线有5条,连杆产线有4条。新建产能方面,连杆产线新增2条,将于2025年四季度陆续投产;大机曲轴产线新增2条,计划于2025年末投产。2025年产能预计大幅增长,连杆产能将从当前的37.5万支增至53万支,曲轴产能将从1.6万支增至2.2万支,总产能增幅约45%-50%。大部分新建产线(包括大机曲轴和连杆产线)将于2025年底或2026年上半年达产。此外,公司今年投资约4亿用于大机产线建设,包括从潍柴购置的二手线及新建锻造线等,部分设备已进入调试和验证阶段。
•重卡销量预期:2025年重卡行业销量预期较为乐观,市场普遍预测在90万辆至100万辆之间,部分预测认为可能达到100万辆。对于公司而言,下半年及未来收入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大机业务(大马力曲轴和连杆),其因产能逐步释放及市场需求旺盛,将成为主要增长点。
3、分产品收入与毛利率表现
•产品收入结构:核心产品收入占比方面,曲轴占整体收入约62%-63%,连杆占比近25%,其余收入来自铸件、锻件及底盘悬架业务。细分领域收入占比中,中重卡业务占销售收入近40%,轻卡业务占比约15%。大机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收入近2亿元(2024年上半年约1.3亿元),主要因柴油发电机需求增量及产能逐步释放(当前产能满产,新建产线陆续布局)。乘用车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收入近0.7 - 0.8亿元(2024年上半年基数较低),目前产能为技改后的约100万只,能够满足需求;主要客户为比亚迪和奇瑞,但受行业销量增速放缓影响,上半年装机量增长平缓。
•各业务毛利率:不同业务当前毛利率表现为:重卡业务毛利率约24.53%(近25%),轻卡业务毛利率约23%,乘用车业务毛利率约18%。大机业务因当前多处于前期开发和小批量供货阶段,毛利率在24% - 25%之间;随着后续批量产品增多进入量产阶段,大机业务毛利率预计将超过30%。
4、大机市场扩产与竞争格局
•扩产驱动因素:大机市场扩产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市场需求恢复与增长,船运市场恢复带来存量及增量需求(如中船、玉柴等船机曲轴的供货),同时数据中心对柴油发电机的刚性需求今年增幅显著;二是市场增量预期,自2024年下半年起大机市场呈现明确的增量需求,客户产品开发需求及未来市场增量的成倍增长趋势推动扩产。扩产投资构成方面,2025年公司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包括三部分:现有设备技改及添补(约5000万 - 7000万)、分期付款设备支出(按进度支付,规模不大)、大机连杆及曲轴产线新建(核心投资)。建设进度上,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规划、可行性分析,2025年下半年及年底相关产线陆续达产,2026年部分样板线(如大机锻造线)投产。具体投资规模方面,大机锻造线设备投资近1.5亿,整体产线超2亿,加上曲轴和连杆加工线、从潍柴购买的二手线(如2024年购买的锻造线、2025年6170曲轴生产线),总投资4亿多,2025年底及2026年陆续投产。
•竞争格局与订单:大机市场当前竞争格局集中,主要竞争者为天润与丹东518,此前福达股份与德国企业阿尔芬的合作已终止,阿尔芬退出市场,目前仅两家企业参与竞争且均处于满产状态。订单方面,天润产线投资具有针对性,覆盖国内外大马力主机厂(除日本三菱外),所有投资均基于与主机厂一对一的产品规划,订单支撑明确。当前订单处于量产、样件、试制等不同阶段,正有序推进。
5、收购阿尔泰与新兴业务布局
•阿尔泰收购进展:公司收购韩资铝压铸企业阿尔泰,目前处于反垄断集中申报阶段,22号公示期结束,公示期结束后完成手续即可交接,月末将派财务人员进行交接并办理工商变更,9月纳入合并报表。该企业现有销售规模为6亿 - 7亿,交易成本约1.35亿元。其产品以6 - 15公斤的中型铝件为主,未来公司可通过该企业开发商用车大件及乘用车新能源小件产品,目标实现铝件、铁件、钢件全覆盖,并扩展乘用车轻量化业务。目前虽未完成最终交割,但相关工作已推进,后续公司还将关注与主业协同的汽车、新材料等行业的投资机会,有明确进展将进行公告。
•新兴业务进展:空气悬架业务上半年收入近1.5亿元,全年预计达3亿元,目前以商用车为主,主要覆盖半挂车和橡胶悬架领域,客户集中于重汽系列产品。乘用车业务新建了CDC减震器产线,以此为切入点开发市场,正与客户对接并拓展出口售后市场。商用车电控转向业务客户开发与路试基本完成,客户反馈满意,但量产需等整车厂意愿(涉及整套系统切换),目前主要对接福田、重汽及国外两家企业。电动重卡目前主要用于室内或园区等环保及专用场景。
6、海外工厂(泰国)运营情况
•泰国工厂现状:泰国工厂的产线源于国内搬迁,客户也是原来国内的客户,且在同步开发存量客户的新产品。目前已搬迁两条连杆线和两条曲轴线。产线前年开始搬至泰国,搬迁后产品和客户需重新认证,2024年完成认证,2025年实际形成的收入量不大,主要服务受关税影响的客户,如卡特、康明斯(其在泰国建有工厂)。公司采用卫星工厂模式,如在潍坊建设的工厂为潍柴提供现场供货,保障大客户供货需求。未来,泰国工厂将围绕出口业务应对关税影响,后续可考虑分流存量业务或开发存量客户的新产品。关于扩产,产线将陆续组装,组装后需与客户同步验证(汽车行业核心零部件企业需进行客户体系和产线认证),在此期间国内工厂将同步供货,目前正快速推进泰国工厂的设备安装和认证工作。
Q&A
Q:上半年收入受供货影响的具体情况如何?对下半年收入有何指引?
A:上半年收入受供货影响主要因年初两条产线设备故障导致产品生产问题,影响发货进度,但未影响客户份额,欠货后续陆续补上,主要涉及卡特3500型大机连杆。新建产线部分处于调试、组装及验证阶段,大部分将于下半年末或明年上半年达产。下半年收入指引方面,8月后每月排产量预计比上半年平均增长10%-15%,市场需求及客户订单乐观,潍柴装机量排产增长,大机曲轴连杆产线四季度陆续达产,预计2026-2027年达产能高峰。
Q:乘用车业务上半年的收入、出货量及产能规划情况如何?
A:乘用车业务目前无新增产能,技改后原有产线产能约100万只,产能充足。今年上半年收入约七八千万元,近期出货量增长不大,虽有新品种导入但市场需求无显著变化。
Q:乘用车业务今年上半年收入的主要供应客户有哪些?
A:主要供应客户为比亚迪和奇瑞,其中以比亚迪为主。
Q:比亚迪和奇瑞增量不明显的原因是自身销量压力,还是竞争对手产能充足?
A:主要原因是市场整体装机量增长放缓,去年同期市场对轿车的需求量激增,而今年需求在达到一定规模后趋于平缓。
Q:中重卡、轻卡、大机曲轴和连杆、乘用车当前的毛利率水平分别如何?
A:中重卡毛利率为24.53%,轻卡约23%,乘用车约18%。大机曲轴和连杆因当前处于前期开发及小批量供货阶段,多品种处于开发状态,当前毛利率为24%-25%;预计明年相关产品批量量产后,毛利率将超过30%。
Q:公司全年50%到80%的分红比例是否属实?
A:公司年报分红以公告后母公司当年实现的利润为基数按比例执行,历史分红比例约为50%-80%。例如,去年母公司实现利润约3.3亿元,分红约2.7亿元;24年母公司实现利润约3.6亿元,分红约2.5亿元。未来公司将保持这一分红比例。天润当前累积未分配利润近30亿元,年净现金流约7-8亿元,账上银行存款长期保持约10亿元,无实际银行贷款。往年资本支出约2-4亿元,今年因大机曲轴投资及阿尔泰企业收购支出增加,但净现金流可覆盖。充裕的资金储备及稳定的现金流支撑公司持续分红,响应监管号召并维护股东权益。
Q:明年计划扩产45%-50%的主要逻辑是什么?是否有潜在订单支撑?
A:公司扩产逻辑主要基于大机市场恢复及增量需求。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包括现有设备技改、分期付款设备款及大机市场相关产线投资。大机市场恢复的驱动因素包括船运市场回暖及数据中心对柴油发电机的刚性需求。公司原重点布局重卡市场,随着大机市场自去年下半年起明确的增量需求及未来成倍增长的预期,调整曲轴、连杆产业布局,加大大机市场产能投资。目前在建产线包括大机锻造线、曲轴及连杆加工线,以及从潍柴收购的二手产线,总投资超4亿,预计今年底至明年陆续投产。订单方面,国内外大马力主机厂均在开发产品,产线投资针对主机厂一对一产品规划,订单处于量产、样件、试制阶段。
Q:大机曲轴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
A:大机曲轴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为公司自身与丹东518。历史上福达股份曾与德国企业阿尔芬合作,但阿尔芬已退出该市场。当前市场仅剩余两家企业,均处于满产状态,公司后续已进行产线投资。
Q:大机领域主要企业下半年排产情况及节奏如何?
A:针对曲轴连杆产品,8-11月需求预测较准确。市场反馈显示,四季度排产预计较上半年平均月份增长10%-15%,其中潍柴增量较大且明确,天然气发动机四季度增量亦较显著,总体四季度排产情况乐观。细分公司具体排产情况需后续详细沟通。
Q:增长较为突出的客户是否为潍柴?
A:潍柴增长较为突出,因潍柴在公司销售收入中占比较大,其增量对公司影响显著。此外,康明斯在公司销售收入中占比约20%,其份额稳定且持续增长。
Q:当前对全年重卡销量的预期有何更新?天润今年下半年及未来业务增长的重点及布局情况如何?
A:行业普遍预测全年重卡销量在90万至95万辆,公司内部预测可能达到100万辆,全年销量预计在90万至100万辆之间。天润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的主要增长点为大机业务。此外,公司近期收购一家韩资铝压铸企业,该企业主要生产乘用车缸体缸盖,当前处于反垄断集中申报阶段,月末将派财务人员交接并完成工商变更,9月起纳入合并报表。标的公司现有销售规模6亿至7亿元,主要生产6-15公斤中型件,未来将开发商用车大件及乘用车新能源小件,交易成本约1.35亿元。此次收购旨在补充铝件产品线,完善铁件、钢件、铝件全品类布局,并拓展乘用车轻量化业务。后续公司将围绕主业及客户协同性,在汽车相关、新材料等领域拓展新业务,主要因资金充裕且电动卡车占比持续增长带来的未来压力,需扩大新主业。
Q:天润收购的韩资铝压铸公司的业务是主要出口还是针对国内市场?
A:该公司位于日照现代汽车配套产业园,主要为现代相关企业配套。其直接客户以国内企业为主,同时存在部分出口业务;终端产品因韩系车在国内销量不佳,主要出口至东南亚、欧洲等地区。
Q:大马力产品量产后续毛利率预计提升6个点,主要驱动因素是规模优势与前期开发成本摊销,还是存在后续涨价可能性?两者贡献如何?后续涨价可能性如何?
A:当前毛利率测算未考虑涨价因素,主要驱动因素为规模优势与前期开发成本摊销。大马力曲轴和连杆存量客户规模较小,主要为新开发产品,前期因研发投入高、批量小导致固定成本摊销较高;随量产规模扩大,摊销成本降低,规模效应将显现。公司与客户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机制,新开发产品因市场需求紧俏、产能满产,前期利润空间较大且降本要求较低,后续量产可能面临年降。已量产同类产品毛利率可达30%-40%,当前大机曲轴和连杆毛利与重卡持平,明年上量后毛利将显著提升。
Q:大缸径产品是否延续曲轴连杆与下游客户的独供关系?
A:新开发阶段可能不独供,产品稳定后会引入二供、三供;当前大机市场供不应求,新开发阶段独供机会较大。
Q:丹东518当前是否处于满产状态,其明年产能扩张幅度是否与公司计划的50%一致?
A:丹东518当前处于满产状态,与公司同为满产状态,但具体投资情况及明年产能扩张幅度尚不明确。作为民营企业,其资金实力弱于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能力有限。丹东518主要聚焦重卡和大马力驱动领域,轻卡等其他业务基本未涉及。行业产线匹配度要求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需较强资金实力支撑。其历史最佳年度销售收入约10亿元。
Q:公司在并购或新业务拓展中是否考虑机器人方向?目前进展如何?
A:公司作为重资产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超60亿元,拥有70余条经自主改造的全自动化产线。在设备维护、自动化产线改造及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成立了专门负责自动化产线建设与优化的公司,除自用外还对外提供相关服务。公司已具备自主生产机加机床、抛光机等设备的能力,在工业机器人加工与应用方面经验丰富。目前正寻找合适的机器人产业投资项目,对人形机器人核心组件加工方向感兴趣,但暂未明确具体标的产品或公司。
Q:泰国工厂目前已搬迁两条曲轴线和两条连杆线,当前产能打满时的产值情况如何?后续是否会继续从国内搬迁新产线进行扩产?
A:泰国工厂产线搬迁为陆续推进,每条产线组装完成后需与客户同步进行验证,周期较长。为保障客户供货,国内外产线同步生产相同产品,同时推进泰国工厂设备安装与认证。
Q:公司新兴业务中空气悬架与商用车电控转向业务今年上半年的发展情况及市场开拓进展如何?
A:空气悬架业务上半年收入约1亿至1.5亿元,全年预计收入约3亿元,当前以商用车业务为主,客户主要集中于重汽系列的半挂车及橡胶悬架领域。乘用车领域方面,公司新建CDC减震器产线,计划以此为切入点开拓乘用车市场,目前处于客户对接阶段,并已开展售后市场销售,其中CDC减震器主要面向出口售后市场。
Q:商用车电控转向业务目前是否仍处于样品开发阶段?商业化进展如何?
A:商用车电控转向业务的客户开发与路试已基本完成,客户反馈满意,但安装进度需根据整车厂意愿推进。产品试制进展顺利,客户认可度较高,后续若进入量产或批量定点阶段将发布公告。
Q:商用车新能源化及自动驾驶商用车是否对公司产品有更高的上车意愿?
A:公司产品当前主要推广对象为福田、国外两家企业及重汽等客户,但上述客户目前无大规模推广意愿。电动重卡领域产品应用场景集中于室内或园区等环保、专用车辆场景,尚未观察到商用车新能源化及自动驾驶商用车对公司产品有更高的上车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