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海种业2025半年报业绩交流

用户头像
不明真相的群友
 · 江西  

$登海种业(SZ002041)$

1、2025上半年经营表现

整体营收与利润:公司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收3.69亿元,同比下降9.41%;归母净利润3511万元,同比下降33.4%。在行业不景气、业绩下滑背景下,公司遏制住了快速下滑的局面。其中,母公司对遏制整体业绩下滑起到积极作用。具体而言,母公司上半年营收1.54亿元,同比增长14.82%;净利润3700.86万元,同比下降24.73%。

利润下降原因:母公司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利息收入减少、补交所得税、研发费用增加。剔除上述因素后,利润与去年持平。

2、销售策略与区域表现

销售季发货调整:公司在销售季发货节奏上经历了多次调整。22年四季度发货进度过慢,11月中旬以后才开始发货,导致四季度发货量太低,最终销售收入偏低。进入23年四季度(2324销售季),发货量较为集中,但进入24年一季度发货量减少,二季度(24年5 - 6月)退货量较大,尤其是6月份退货量突出。针对这一情况,2024 - 2025销售季公司调整发货策略,四季度发货量未集中,上半年发货量相对增加。通过发货进度的优化调整,母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82%。

退货情况与比例:2025年退货情况整体较少,上半年(截止6月30日)销售退回总额为866.38万元。由于退货数据受销售季周期影响,截止6月30日的统计可比性不强,且退货情况与结算进度、客户信誉相关。对于信誉较好、库存条件良好的客户,公司可协商不退货,部分客户的预收款将计入新销售季的销售启动。

区域销售趋势:区域销售表现上,东北市场销量呈增长态势,当前推广的新品种处于审定后的市场导入期;黄淮海市场整体销量呈下降趋势,尽管上半年因发货进度调整数据暂稳,但从销售季整体看仍处于下降状态。关于新销售季动态,目前部分公司已开始预收款,但收款量不大,主要集中在9月底启动。当前价格信息处于保密阶段,具体走势暂不明确。

3、转基因品种进展

已审定品种情况:公司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品种共有6个,包括登海605D、登海711、登海710D、登海533D、登海685D、登海533K,其中以登海605D为主要销售品种。此外,新审定的品种包括登海1959D,该品种于2025年春季通过审定并完成公示,属于春播品种,当前处于布点推广阶段。登海710D则处于首个销售季,同样处于布点推广过程中。

4、行业库存与价格分析

行业库存水平:当前玉米种子行业供大于求,整体以去库存为主。去库存通过多销和控制生产推进,价格竞争激烈,生产端减少安排。2024年行业玉米制种面积约380多万亩,较2023年的420多万亩大幅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种子价格走势:行业库存影响价格走势,当前供大于求,去库存需压制价格。2024年库销比为175%,2025年库存数据需待9月28日青岛种子双交会由全国农机发展中心披露。行业去库存周期长,一般需2 - 3年。若2025年制种面积按380 - 390万亩估算,产量仅满足一年消费量,剩余库存需继续消化,价格将下行。价格走势与粮食价格和去库存进度相关,具体下行幅度需结合实际判断。

5、研发方向与品种表现

核心研发方向:当前玉米育种聚焦于抗病性、抗逆性及耐密性。抗病方面,针对锈病、碎腐病、青枯病,兼顾部分地区的大斑病、小斑病,这些病害影响玉米产量。抗逆性体现在应对极端气候,高温时品种需抗高温,避免结实性差、产量下降;低温时需防种子芽率受冻害影响。耐密性上,市场偏好的密度从4000 - 4500株/亩提升至5000 - 5500株/亩,最高可达6000株/亩(高产试验田数据)。转基因品种研发基于常规品种亲本进行基因转化,依赖常规品种的市场基础,若常规品种不佳,转基因转化无意义。

主推品种表现:主推常规品种有灯塔2219、登海219、登海1717、登海710,登海997未审定,处于布点阶段,布点表现良好。公司有6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包括登海605D、登海710D、登海533D、登海685D、533K及刚审定的灯牌1959D(春播品种)。登海605D销量超百万亩,登海710D处于首个销售季,灯牌1959D刚审定,二者都在布点。转基因品种具抗病性(抗锈病、抗青枯病)和功能性(抗虫、耐除草剂),可节省劳动力。与常规品种相比,不喷药时,转基因品种产量与喷药的常规品种无显著差异,常规品种不喷药产量会下降。

6、商品粮价格影响

当前价格与趋势:当前玉米价格稳定在1.15-1.2元/斤,短期内难回1.3元/斤水平。农民种粮积极性较2024年四季度略有提升,但仍低于1.3元/斤时的水平。粮食价格与种子价格正相关,随行就市波动快,整体种植受国家政策约束,粮食种植为必需。

对种子销售影响:粮价直接影响农民购种积极性,粮价低时购种意愿下降。2024年北方部分地区受灾、粮价低迷,农民等待观望,购种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受灾和粮价低使农民资金紧张,种子预收款困难;另一方面,农民倾向等粮高价出售,手头现金不足影响购种。当前贷款利率较2024年下降,缓解了部分资金压力。需关注2025年9月预收款情况,以判断购种积极性变化。

Q&A

Q:公司今年整体玉米种子的销售面积及价格水平如何?与同期相比情况如何?

A:公司上半年玉米种子销售收入实现增长,而行业整体销售收入下降7%。增长主要得益于调整发货进度策略:2324销售季退货量较大);24年销售季四季度发货量减少,上半年发货量相对增加,策略调整后取得较好效果。

Q:公司总销售面积是否在增长?

A:母公司销售面积实现增长,同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82%,主要因调整发货进度策略。

Q:今年退货的比例是多少?

A:今年未计算具体退货比例。截止6月30日的退货数据可比性不强,与结算进度相关。需观察8月底销售情况判断。对于信誉良好、库存条件较好的客户,可协商不退货;新销售季启动预收款以推进下一季销售。

Q:今年各区域销售情况如何?东北区域开发情况如何?

A:东北区域销量呈增长趋势,但品种处于审定后的市场导入期,需进一步优化;主推广品种市场仍集中在黄淮海区域,该区域整体销量从销售季看呈下降趋势,尽管上半年因调整发货进度表现较好,但整体仍延续下降趋势。

Q:东北地区的主导品种是什么?

A:东北地区的主导品种为小品种;605、6605D、60605D等品种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地区;当前东北地区的新品种尚未形成大品种。

Q:黄淮海地区新销售季是否呈现下降趋势?

A:当前新销售季趋势尚不明确,预收款刚启动且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9月底;价格仍处于保密阶段,走势未明。市场表现方面,春播区接近收获期可观察部分情况,但黄淮海地区目前无明显趋势,预计9月中旬病害将显现,越接近收获期病害越少。前期7月干旱对玉米种子生长造成影响,导致花粒、结实性差,进而影响种子企业销售:若品种在相同结实性问题下产量相对较高,后期销售可能较好;若产量低于同类品种,下一季销售或因农民购买意愿下降受影响。

Q:今年大田商品粮的生产情况如何?干旱及病虫害的影响程度如何?

A:目前官方无公开数据,干旱影响呈现局部性特征,河南、山西等地干旱程度严重,部分区域颗粒无收;部分受影响地区采取补种措施,但补种效果受水热条件影响,部分区域有一定产量。山东地区当前生产情况尚可,前期风灾影响较小。病虫害方面,9月中旬需重点关注常规玉米喷药防治及转基因玉米抗虫表现,结合气候变化评估危害程度,目前判断丰产为时尚早。

Q:公司今年表现较好的单品有哪些?对应种植面积数据如何?

A:具体种植面积因统计不够细致暂无法提供。今年主推单品包括灯塔2219、邓海219、邓海1717、邓海710;邓海997目前处于布点阶段,但前两年布点表现良好。转基因品种主要涉及605D、710D、533D。当前品种表现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需关注后期青枯病、碎骨病等病害情况。目前作物刚完成授粉进入孕穗期,病害发生较少,9月天气若持续阴雨可能引发碎骨病。

Q:登海先锋当前的经营情况如何?

A:登海先锋当前品种表现良好,拥有多个抗锈病品种。近年来呈现恢复性增长,负责总经销品种685D。其利润贡献较大,半年报及年报中均有相关说明,尤其年报中体现的利润贡献更为显著。

Q:玉米种业毛利率从25%提升至29%,主要得益于哪些方面的改善?

A:毛利率提升主要源于两方面改善:一是以产定销策略下,去年种子产量较前年增长,单产从往年300多公斤提升至400多公斤,单产提高有效降低了成本;二是包产值费用下降,去年每亩包产值费用下降不到1000元,今年继续下降约600-800元。需注意,今年的成本变化将主要在四季度及明年上半年体现,因农业生产与工业不同,季度间毛利率受入库时间影响可比性较低。

Q:当前母保成本是否为4,000元出头?

A:今年母保成本约为4,200元。

Q:代核费的具体金额是多少?

A:代核费大概在800块钱左右。

Q:代核费是否没有下降?

A:代核费没有下降。农民制种费用过去呈现不同阶段的变化:以前为2200元,2019年之前约1800-1900元,2015年左右约1800-1900元,刚当董秘时约800-900元。目前农民制种费用每年持续增长,增长幅度因粮食价格波动而不同。

Q:今年种子单产是否有提升?目前预计处于什么水平?

A:目前预计今年种子单产与去年基本持平,保持较高水平。当前已进入生产加工准备阶段,西北地区预计9月初至10日陆续开始收获,收获后需40-50天完成加工。若加工前遭遇早霜,种子可能因站杆冻伤导致芽率损失。当前西北地区雨水条件较好,但后期天气仍存在不确定性,若再次发生冻害可能导致单产下降、成本上升。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为单产和牧宝产值。

Q:黄淮海地区先锋种业品种1483的推广面积水平如何?该品种近两年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A:目前先锋种业品种1483在黄淮海地区的推广面积数据不明确。该品种主要适用于春播区,具有广适性强、耐密及抗病性好的特点,在中华北春播区及西南区表现较好。此外,鲜玉1466品种因抗冻性好、密度提升及抗病性强,市场表现良好,但具体推广量数据未知。

Q:近两年先锋种业是否拥有一系列规模不大但表现突出的品种?

A:近两年先锋种业推出的区域化品种特点显著,主要聚焦抗病性与耐密性,其中抗病性为核心优势。以鲜玉1466为例,该品种在2023年锈病大爆发及穗腐病环境下表现突出,市场潜力较大。但部分区域因青枯病等适应性问题存在不适应情况,且作为新品种目前处于成长期,需逐步适应市场并被接受。

Q:当前品种1466的种植面积情况如何?

A:目前具体种植面积数据未明确,但该品种的种植量呈增长趋势。

Q:公司今年转基因种子的销售情况如何?包括销售面积及价格情况。

A:公司目前拥有6个转基因种子品种,包括登海605D、登海711、登海710D、登海533D、登海685D、533K及刚审定的灯牌1959D。销售面积整体呈上升趋势,初期试验示范主要集中在河北故城县,后扩展至内蒙古、山东、河南,但当前面积仍有限。其中,登海605D销量最大,已超百万亩;灯牌1959D和登海710B处于布点阶段。市场对转基因品种逐步认可,因其抗虫、耐除草剂特性可节省劳动力,与常规品种喷药种植产量无显著差异。转基因种子市场价格约70元/亩,出厂价含信保公司费用,高于常规品种。

Q:今年行业整体玉米种子库存水平如何?玉米种子市场主要需要的抗性有哪些?未来新的研发方向是什么?

A:当前行业玉米种子库存仍处于供大于求状态,短期内难以改善。去年库销比为175%,今年库存水平数据需等待9月28日青岛种子双交会由全国农机发展中心披露。种子价格走势受粮食价格及行业去库存进度影响,行业去库存通常需要2-3年;若今年生产面积380-390万亩数据可信,产量将等于一年消费量,剩余库存需继续去化,可能导致价格下行。关于玉米种子市场需要的抗性及未来研发方向,回答中未提及具体信息。

Q:玉米种子新的研发方向有哪些?

A:当前玉米种子新的研发方向主要聚焦于以下方面:一是抗病性,重点针对锈病、碎腐病、青枯病及部分地区的大斑病、小斑病等影响产量的病害;二是抗逆性,应对极端气候频发,通过搜集抗病、抗逆种质资源,筛选配合力好的亲本材料,经测配试验及审定后推出抗逆品种;三是耐密性,市场偏好密度从4200-4500株/亩提升至5000-5500株/亩;四是转基因品种,基于具备市场推广力的常规品种亲本进行转基因转化;此外,封顶性为部分区域次要卖点,但非主要方向。

Q:全国今年转基因推广情况如何?涉及价格及面积渗透率的具体情况。

A:当前转基因推广具体数据尚不准确,零售价约70元。国家计划今年推广面积达4000万亩,明年达8000万亩,体现中央部署下的扩面提速目标。该目标为行业整体计划,具体数据需待双交会明确,当前仅为趋势判断。

Q:公司转基因大豆新品种过审后,当前整体进展如何?包括全国及国内相关情况。

A:公司大豆销售并非核心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极低,主营业务为玉米种子,另有小麦、水稻及蔬菜种子。总公司另一方股东拥有大豆品种。年报披露的科研项目中涉及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但该项目仍处于实验阶段,需解决不同转基因品种对除草剂敏感性差异的兼容性问题,同时受农民长期单一种植玉米或大豆的习惯影响,推广需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