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朋医疗交流会议纪要

用户头像
不明真相的群友
 · 江西  

$爱朋医疗(SZ300753)$

1. 脑机接口业务布局与核心产品

• 麻醉期脑状态监测产品:

· 产品功能:非侵入式一次性脑电传感器+小型监测设备,用于手术中监测麻醉深度、预警术中苏醒及麻醉过深风险,辅助麻醉师量化麻药使用。

· 市场与进展:指南推荐全麻患者使用,理论市场容量大;布局两年多,目前已有一千多万的收入。

• 顽固性失眠麻醉治疗系统:

· 产品特点:针对国内约3亿睡眠人群中的两三百万顽固性失眠患者,采用AI模拟自然睡眠的麻醉方式,结合精确给药振动泵(输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等)、星状神经节阻滞手术、耳夹迷走神经刺激器(非侵入脑机接口设备)、经颅磁刺激及认知行为疗法(CBTI),疗程为5到7天住院,效果维持3个月到半年。

· 合作与进展:与麻醉学主委、副会长曹教授合作课题,25年推出,已在两家县中医院等大医院临床试点,临床诊断效果较好,已有十几家医院有采购意愿。

• 多模态ADHD行为治疗系统:

· 产品构成:以脑电采集头环为注册证主体,叠加无人机、机器人、赛车、蜘蛛等智能化训练工具,覆盖ADHD患儿诊前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过程,通过监测脑电状态(如TPR指标、高频HRV)和专注力指标进行行为训练。

· 市场规模:ADHD患病率6.4%,约两千多万“ A娃”,药物与行为治疗为指南推荐一线方案;目前就诊率约300万,其中行为治疗率仅30%;大城市患者年治疗费用约2.5万以上,按2万/人估算,100万患者对应200亿当前市场容量,未来随就诊率和治疗率提升市场空间更大。

· 合作与优势: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建立脑机接口行为训练联合实验室,投资专业训练机构方正医生(10万左右患者基数)共建治疗生态圈;产品为系统化解决方案,遵循最新指南,属一线训练治疗方案,区别于神经反馈类产品(指南不推荐为主推)。

• 在研与储备产品:

· 半植入式癫痫监测预警系统:颅骨内脑膜外植入电极,预知癫痫异常脑电放电,辅助定位病灶,减少二次伤害。

· 参股企业产品:参股常州瑞宣(神经调控赛道前几名),其25年收入预计过亿,产品包括迷走神经刺激器、脊髓刺激器、闭环神经刺激器(用于帕金森和癫痫治疗)。

2. ADHD产品商业化与市场策略

• 产品壁垒与竞争优势:

· 核心壁垒:并非单一设备,而是完整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涵盖院内全息化场景训练室(稀缺资源)、场景化训练课程与任务、训练教具、SaaS管理系统(打通院内外数据闭环)、专业训练师派驻及家长行为管理指导;遵循指南,属一线行为训练方案,区别于神经反馈类(非一线)。

· 竞争格局:目前国内第一家实现商业模式、产品体系化及B端C端融合的企业;其他企业如博睿康等虽有类似单品证,但打造整体解决方案难度大,预计领先时间窗口显著。

• 定价与收费模式:

· 院内:按现有收费目录叠加收费(如脑电图检测、行为训练疗法、HRV、EMG等),部分可走医保。

· 家用版:硬件+软件+课程体系,基础版定价15000到25000元(按课程配置不同),含脑电采集器、设备、智能化教具及训练课程;课程采用订阅制,半年为周期更新。

• 商业化预期与渠道拓展:

· 收入目标:ADHD产品2025年收入目标一两千万,2026年期望达7000万到9000万;长期市场规模预计超过百亿。

· 医院拓展:2025年目标合作20家医院,2026年计划拓展至100家;通过建立院内行为训练中心形成壁垒,大医院采购流程相对简单,年采购量可能达几十套。

· 院外渠道:与方寸医生(五省四十五店)等院外民营诊所、教育培训机构合作,输出行为治疗产品及课程服务体系,目标覆盖更多非药物治疗需求患儿。

3. 产品疗效与用户关心问题

• 与药物的协同与优势:

· 指南定位:行为疗法与药物同属一线治疗方案,可单独使用或与药物联用;药物存在神经系统发育影响、食欲不佳等副作用,6岁以下指南规定不用药,部分患儿可通过行为疗法改善无需吃药。

· 联合疗效:药物联合行为疗法可缩短治疗周期,在半年到一年周期内达到较好效果,且持续时间更长(药物停药易复发)。

• 训练周期与效果:

· 训练周期:ADHD为慢病,需长期干预,建议至少半年到一年训练周期,课程按半年为周期更新订阅;训练效果与训练时长正相关,需医院、学校、家庭及家长多方配合。

· 有效周期:随训练推进,执行功能和行为控制逐步改善,部分患儿经过1 - 2年训练症状可显著减轻,甚至恢复正常;课程训练后提供脑电及训练数据报告(如注意力持续强度、任务分配等)。

• C端产品特性:家用版为标准化大礼包(含头环、飞行设备、智能化教具及课程),结合APP软件课程形成订阅制;训练一段时间后需专家根据数据调整方案,非完全C端,需与B端医院联动。

4. 公司基本盘业务情况

• 疼痛管理业务:

· 集采影响:处于集采过渡期,部分规格价格接近或略低于出厂价;经销模式切换导致一季度库存减少(从3个月降至1个月),收入同比略有下降,但终端销量增长约十个点到十几个点;对接更多医院,新增医院驱动装置投入(六七百家医院,每家几十个泵头,成本约一两千/个)短期影响利润,长期随量增及市场打开有望稳定反弹增长,镇痛率较国外仍有一倍提升空间。

• 鼻喷业务:

· 市场环境:受消费降级、非药器械品类下滑及竞争加剧(正德威、德科夫、葵花、云南白药等加入)影响,品规收入从1.8亿下滑;存在假冒伪劣产品冲击,上半年维权胜诉,诺斯汀母婴旗舰店下架。

· 未来预期:预计25年为拐点,26年随渠道拓宽有望好转。

5. 财务与股权规划

• ADHD产品毛利率:目标毛利率85%,净利润率目前尚不明确,需结合市场和科研投入核算,整体预期乐观。

• 股权合作:计划增持脑机接口公司常州瑞神安股权,目前上市公司及平台合计持股约5%,拟再增5%成为第三大股东,瑞神安老股转让(国资)预计今年内完成。

QA

Q: 公司最近获批的ADHD相关产品(二类证)的壁垒如何?是否担心新竞争者进入挤压市场份额?

A: 公司ADHD相关产品并非简单的脑电图机,而是系统化的行为训练课程体系,核心是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多模态行为训练SaaS管理系统,包括院内院外数据打通、AI智能算法分析(如TBR、SMR波形特征提取)、实景化/场景化交互训练(如通过注意力变化指数控制飞机飞行)等。其壁垒在于:1. 定位为脑控行为疗法,配套院内外SaaS系统,与传统低通道脑电图机或康复类脑电生物反馈设备不同;2. 遵循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而神经反馈等非一线方案效果在指南中被明确认为不够;3. 构建院内全息化场景训练室,提供稀缺资源并建立合作商业模式,派驻专业训练师执行康复训练任务。

Q: 其他企业若已拥有类似单一化证件(如博睿康、强脑),进军整体化解决方案的难度及公司领先时间窗口如何?

A: 其他企业进军整体化解决方案难度较大,主要因为:1. 院内行为训练中心的稀缺性,公司通过与复旦儿科等合作建立脑机接口行为训练联合实验室,打造临床落地样板,进入院内后形成壁垒;2. 实景化训练课程与教具呈现,与数字疗法的屏幕暴露模式有本质区别;3. 专业康复师派驻及合作模式,需内部培训专业人员在院内执行训练任务,形成不易复制的商业模式。时间窗口上,随着公司在医院样板打造和合作落地的推进,竞争壁垒将逐步拉开,领先距离会明显扩大。

Q: 公司与复旦儿科合作的脑机接口行为训练联合实验室进展、患儿治疗费用、院外治疗周期及产品定价模式如何?

A: 与复旦儿科的联合实验室正落地行为训练疗效验证及临床训练室样板打造。费用方面:二线城市患儿年费用约25000元左右,上海地区调研数据为4到5万/年;院外治疗因ADHD属慢性神经性发育障碍,治疗周期较长,课程至少覆盖两三年。产品定价:家用版基础配置价格区间为15000到25000元,根据课程体系配置(如脑电采集器数量、智能化教具、软件课程等)有所不同,部分高配版本高于2万,并采用半年为周期的课程订阅制。院内则按现有收费目录(如脑电图检测、行为训练疗法、HRV、EMG等)叠加收费。

Q: 产品系统中硬件、软件课程的协同作用,最具价值/壁垒的部分及院内外市场峰值展望如何?

A: 产品系统协同:B端院内版打造场景化行为训练室(含布置装修、课程落地、收费执行体系),C端家用版通过SaaS系统与院内数据联动,形成院内外闭环,将非结构化家庭行为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最具价值/壁垒部分是连接院内外的SaaS管理系统,实现训练数据报告、治疗方案调整及AI场景化内容生成的一体化。市场峰值方面,中国ADHD患者保守估计2500万,若15%-20%接受治疗,市场规模可达百亿级别,公司将加大资源投入以拓展该市场。

Q: 医生是否优先处方见效快的药物(如甲基苯丙胺类)?产品与药物相比的优势、协同性及训练周期、有效周期如何?

A: 指南明确行为疗法与药物同属一线治疗方案,可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药物存在神经系统发育影响、食欲不佳等副作用,且六岁以下儿童禁用。产品优势在于无药物副作用,尤其适用于低龄儿童及对药物耐受不佳者;协同性方面,药物联合行为疗法可缩短治疗周期(半年到一年)、延长有效持续时间,而单纯药物停药后易恢复症状。训练周期需至少半年到一年,有效周期随训练时间增加而提升,建议长期坚持以改善执行功能和行为控制。

Q: C端产品课程是否定制化、是否需与B端联动及产品设备功能差异(B端大设备与C端投屏设备)?

A: C端产品标准版课程为通用配置,训练一段时间后由专家提供个性化训练建议和方法改进,需与B端医院联动,家长需定期请教专家指导以提升效果,形成非一锤子买卖的服务跟进模式。C端设备并非没有大设备,而是以“大礼包”形式包含头环、飞行设备、智能化教学设备、训练工具及课程道具(如锦绣中华地图等),通过APP呈现训练任务,家长可参与互动,无需院内大型设备即可在家庭场景(如15-25平米客厅)开展训练。

Q: 产品医保报销情况、院外渠道拓展策略及与原有渠道的关联性如何?

A: 医保方面:院内按收费目录走医保,家用纯自费。院外渠道拓展:1. 院内渠道联动,神内、神外、精神心理等科室与原有疼痛、麻醉科通道相通,便于资源协同;2. 院外机构合作,通过投资的方寸医生(五省四十五店)等样板机构,对外输出行为治疗产品及课程体系,覆盖教育机构、民营医院等;3. 代理与加盟模式,复制成熟样板加速行业渗透。原有渠道虽侧重麻醉镇痛和鼻科,但院内科室关联性为新业务提供了潜在协同基础。

Q: 公司ADHD产品今年及明年的商业化收入预期如何?

A: 商业化预期方面,今年目标落地20家医院,收入期望超过一两千万;明年预算朝着大几千万目标,可能突破7000万到9000万之间(仅针对该产品)。

Q: 瑞神安公司股权增加的时间安排以及当前持股情况如何?

A: 瑞神安公司因涉及国资股权转让,需履行相关流程,预期今年内完成。目前上市公司持股约3%,通过平台合计持股5%左右,计划再增持5%,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Q: 集采后疼痛管理业务(基本盘)的整体情况如何?包括收入、利润、市场拓展及未来展望。

A: 疼痛管理业务处于集采过渡期,价格接近出厂价,部分规格略低,部分略高。一季度因经销模式切换至配送模式,库存从三个月降至一个月,同比略有下降,但终端销量增长10%-15%。公司正对接更多医院,通过降本增效平衡收入与利润。短期内,新增约六七百家医院需投入驱动装置(成本1000-2000元/个),费用增加,但长期看带量采购周期后市场将形成寡头垄断,且镇痛率与国外差距大,有一倍提升空间,业务有望稳定反弹增长。

Q: 鼻喷市场24-25年的影响因素及26年展望如何?

A: 24-25年鼻喷市场受消费降级及竞争加剧(如正德威、德科夫、葵花、云南白药等加入,含假冒产品分流)影响,品类GMV下滑,尽管公司仍为领域第一,但原1.8亿品规收入下降。公司上半年维权胜诉,假冒旗舰店已下架。预计25年为拐点,26年随着渠道拓宽及形式优化,业务将好转。

Q: ADHD产品的竞品情况、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合作的契机及医院拓展规划。

A: ADHD产品在商业模式、产品体系化及B端C端融合技术课程方面为国内首创,壁垒高,短期内难以被复制。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合作契机在于专家认可其训练方式优于传统设备,合作得到院长及科室主任高度重视,互动频繁。医院拓展规划为今年目标合作20家,明年目标100家。

Q: 医院对ADHD产品的采购情况及流程如何?

A: 大医院训练室需求较大,如复旦儿康复科日均接待患儿100-200人,设备使用消耗大,每年可能采购几次。单套产品30-50万,大医院或采购多套,且不存在复杂招投标流程,采购相对容易。

Q: ADHD产品的毛利率目标是多少?

A: ADHD产品目标毛利率85%,具体需结合市场及科研投入核算,目前看整体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