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海国际小组会

用户头像
不明真相的群友
 · 江西  

$颐海国际(01579)$

1、产品表现与市场策略

牛油产品增长驱动:2025年上半年,牛油产品增长约20%。核心驱动因素有二:一是地段开拓带动市场拓展;二是推出低价格带产品开拓下沉市场。

速食产品价格带差异:速食产品市场表现因价格带不同差异显著。消费者对速食价格敏感度高,高价格带速食(如30元左右或20元以上的小火锅)接受度下降、表现较弱且下滑;低价格带速食(10元或15元以下,尤其七八元价格带)表现良好。如2025年上半年的回家煮系列(粉丝、面、米线等),价格在10元以内,避免与外卖竞争,消费者接受度高。未来速食增长预计源于低价格带产品。

KA渠道定制化产品:与KA渠道合作的定制化产品表现良好。通过贴合渠道需求的定制化工作,鱼调料、24道菜等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取得双位数增长。

2、B端业务结构与拓展策略

B端客户结构现状:当前B端收入中大部分来自大B客户,大B业务已开展两年多。小B业务此前通过经销商开展,2025年三四月份专门成立小B团队,但上半年小B业务贡献度较低,体量约1000万。

大小B业务差异:大B业务磨合期长、产品偏定制化,定制化产品在生产工艺和利润上有劣势,因此大B毛利率低于小B和C端。小B业务毛利率能达30%左右甚至以上,更接近第三方综合毛利率。未来小B业务占比提升将对整体第三方毛利率产生积极影响,后期业务重点将偏向小B发展。

小B拓展策略:小B团队于2025年三四月份成立,当前团队规模不到30人,将全国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地区开展业务,团队内部有赛马PK激励机制。因小B市场分散,公司计划协同C端销售资源,C端现有300多名销售人员,因C端业务发展平稳、流程制度标准化,销售人员可利用对区域的熟悉度兼职开拓小B客户,若每人开拓5 - 10家,预计可新增3000家。产品策略上,小B业务以标品为主,通过拆分酱料包为A、B、C款酱料、香辛料及粉料,不同组合可形成新口味,既能保证生产效率,又能贴合终端区域口味变化。

3、KA渠道运营与改革

KA覆盖与增长表现:KA渠道覆盖会员超市和地方性超市,有盒马、沃尔玛、胖东来、大张、家家悦、小象超市等。当前KA渠道占整体渠道约30%,大部分为流通渠道。近年来KA渠道表现好,源于2024年销售人员激励政策调整,提升其接触终端积极性,与终端开展活动,改变此前依赖公司对接经销商模式,使产品与终端贴合度提升,进入KA生鲜档口。2024年和2025年KA渠道均实现20%-30%增长,增长源于零售货架端与生鲜档口售卖点,生鲜档口炒制调料由相关方供应,与食材绑定销售,部分KA通过代工合作拓展渠道品牌。

KA渠道改革措施:2025年开始推进KA渠道改革,包括直管和直配模式。直管模式下,销售人员直接对接KA终端,解决此前依赖经销商维护关系问题。大型KA采购更系统化,采购人员有上新考核与业绩指标要求,有推新诉求,降低新品推广费用,且能及时反馈需求,提升产品与终端贴合度。直配模式绕过经销商,直接从仓库发货至终端商场,减少物流环节。此前经销商利润约15%,承担物流后实际剩约5%;改革后利润降至5%,企业留存10%用于提升毛利率或投入终端推广。改革提升与终端关系和产品匹配度,为毛利率提升创造空间。

4、海外市场布局与发展规划

海外产品适配与供应链:泰国工厂投产后,可生产含动物油脂产品,产品丰富度提升,已开始开发冬阴功、泰式咖喱等本土化口味。但推广本土化口味有挑战,当地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本土口味接受度低,需时间积累品牌和产品认知。公司招聘泰国、马来人员做口味转换,力求与当地口味一致。产能上,泰国工厂当前产能利用率约百分之十几,目标年底提至30%。产能利用率提升受两方面影响:一是海外证照办理需半年到一年;二是海外需求不足,即便证照齐全,产品也可能难销。市场策略上,C端消费者对品牌和口味主观性强,B端更看重价格和品质,B端市场更好开拓,公司计划从B端打开市场。上半年海外收入12.66亿,海外团队100多人分布13个国家和区域。因海外处于前期阶段,人员费效比、海运成本(高于国内陆运)及经销商费用(高于国内)均比国内高,目前暂未大规模广宣。

海外市场拓展节奏:当前海外市场拓展核心区域为东南亚,新马泰是重点。不同国家因城市化程度差异,策略不同: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城市化程度低,市场集中在分散的流通市场,需经销商开拓;新马泰城市化集中度高,有当地KA商超,可直营对接。除东南亚,公司在欧美、日韩有渠道。日韩市场调味料认知度和速食丰富度高,竞争激烈,公司将其作为学习市场;鉴于欧美对中式餐饮接受度低,但对日韩口味和产品接受度好,公司计划通过在日韩学习,将产品拓展至欧美。此外,公司已初步尝试南美洲、非洲及印度等工业化程度低但重口味的国家,当地消费者对重口味调味料有需求,目前未建专门经销商网络。

5、下半年业绩展望

收入与利润预期:收入方面,关联方业务量和价格处于低谷,收入取决于需求量。因下半年基数低,预计关联方下半年表现好于上半年,对整体收入拖累减少。费用端,今年上半年费用同比提升,但为短期影响,预计下半年费用率同比持平。利润端,下半年毛利率有提升机会,全年毛利率预计提升;费用率因上半年上涨,全年微增;综合来看,净利润预计持平至微增。

Q&A

Q:当前B端客户结构的主要分类情况及主要客户类型的拓展进度如何?

A:上半年B端收入为1.55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大B客户。大B客户已开拓两年多,因磨合期长、产品定制化,毛利率低于小B和C端;小B客户毛利率约30%及以上,接近第三方综合毛利率,提升其占比将改善第三方综合毛利率。未来将重点发展小B客户,尽管当前体量较小,但下半年B端仍将保持高速增长。B端业务具备竞争力:客户空白较多,大宗采购与工艺生产的成本优势使其价格低于友商,同时在食品安全、口味稳定性等品质方面具有优势。

Q:针对分散的小B市场,公司推进小B业务拓展的策略是什么?

A:此前通过经销商拓展小B业务存在无法及时反馈市场口味变化及需求的问题,现组建不到30人的小B团队直接对接终端,按北部、中部、南部区域划分,内部通过赛马机制推进;同时利用C端300余名发展平稳、熟悉区域的销售人员兼职开拓,每人目标开拓5-10家小B客户,新增约3000家,通过提成激励提升积极性。产品方面以标品为主,通过拆分酱料包的不同组合,实现终端口味灵活调整,生产无难度且能贴近市场需求。预计小B业务后期增速较快,有望超越大B业务占比。

Q:小B端市场在低端市场的洞察中,其口味差异性与产品组合差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A:大B端需求以定制化产品为主,小B端则主要表现为区域口味差异显著。当前全国性大口味较少,更多是区域性小爆品,例如东北以蒙式火锅为主,华南以糟粕醋、椰子鸡、五指毛桃汤底为主,不同区域甚至同一大区域内的不同城市或省份口味均存在偏差。针对此,通过小B端的配锅方式调整口味,同时产品价格略低于当地市场,结合口味多样性、价格竞争优势及品质保证,构成开拓小B端市场的核心优势。

Q:区域性小单品与全国性大单品相比,是否会影响整体供应链优势及规模效应的释放?如何平衡两类产品的发展?

A:区域性小单品生产的是标准化产品,可在不同区域生产和使用,通过不同酱料、香辛料及粉料的搭配实现差异化口味效果。此类标准化生产模式不影响产能,且有助于提升产能利用率。

Q:研发端跟踪C端终端市场需求的机制是怎样的?

A:公司研发机制与其他消费品公司不同,以销售为主导而非研发主导。销售团队直接接触终端市场,能及时察觉市场口味变化及友商产品动态并反馈至研发团队,明确区域需求、原材料、成本及价格方向,指导研发。同时,研发团队从细分领域调整为大类协作,通过销售人员选品:若多组研发同类型产品,销售人员选择并反馈未选原因,未被选中的团队需改进;长期未被选中的团队可能调整研发方向。销售决定产品是否在区域销售,并明确产品需达到的标准,提升产品成功性及对当地销售渠道的贴合度。

Q:即时零售布局对公司业务是否有积极拉动效果?

A:即时零售布局对公司业务有积极拉动效果。公司与K1合作良好,已覆盖好想来、迷茫等零食量贩渠道超2万家门店。随着零食量贩渠道调改,公司调味品已进入约1200家门店。因终端消费场景与调味料需求匹配,且此前零食量贩主要销售素食,渠道调整后公司顺势铺入调味料。

Q:当前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复用水平如何?针对地区性消费特点差异,未来在产品端的跟进策略是什么?

A:当前公司海外产品丰富度较以往提升,主要得益于2024年投产的泰国工厂可生产含动物油脂产品。从产品分类看,中式餐饮口味在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优势更显著,而本土化口味因当地消费者对新品牌接受度有限目前较弱。未来产品端策略包括:通过招聘泰国、马来本地员工调整本土化口味,力求与当地口味一致以提升接受度;同步推进B端与C端协同发力,B端通过服务海外餐饮连锁及出海中资餐饮/供应链企业拓展,C端依赖消费者对品牌及产品认知度的逐步提升,最终以本土化口味作为海外增长的核心支撑。

Q:当前海外供应链的运营情况如何?后续爬坡期目标运营效率水平如何?

A:当前海外供应链运营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是工厂办证周期较长;二是本地化产品需求不足。目前泰国工厂产能利用率约为10%+,计划年底提升至30%左右,但实际达成情况取决于B端客户开拓进展更易打开市场)。

Q:公司在海外B端客户开拓时,是优先选择与中资背景企业合作,还是同时推进当地B端客户?

A:公司在海外B端客户开拓时会尝试多种类型,包括中资背景企业与当地B端客户,例如已与泰国本地泰式咖喱、冬阴功等特色火锅店等本地化门店建立合作。

Q:当前阶段海外费用投入主要侧重哪些业务层面?

A:海外费用投入当前主要侧重经销商渠道建设,未进行大规模广宣,但费用率仍显著高于国内。主要原因包括:海外团队规模较大,因各国政策差异导致人员成本高;上半年海外体量12.66亿,人员费效比低于国内;泰国工厂产能利用率较低,需从国内运输,海运成本高于陆运;处于业务前期阶段,经销商费用高于国内成熟市场。当前广宣投入以适当性为主,计划在海外体量提升、费销比及利润率与国内接近时,进一步增加广宣投入。

Q:公司海外市场拓展的节奏规划是怎样的?

A: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以东南亚为核心区域,其中东南亚重点聚焦新马泰市场。针对不同国家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策略: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城市化程度较低,市场集中于分散的流通市场,需通过经销商开拓;新马泰城市化集中度较高,当地存在KA商超渠道,可直接对接。此外,公司在日韩、欧美已布局相应渠道,日韩市场因调味料认知度高、速食产品丰富,竞争更激烈,但其作为学习跳板,利用欧美对日韩口味接受度较高的特点,为后续拓展欧美市场积累经验。同时,公司逐步接触南美洲、非洲、印度等工业化程度低但偏好重口味的地区,因公司产品偏重口味,目前处于初步尝试阶段,尚未建立专门经销商网络。

Q:公司当前业务区域布局及下半年经营展望的要点有哪些?

A:当前业务区域布局以东南亚为主,其中新马泰因城市化集中度较高,通过对接当地KA商超开展业务;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依赖经销商开拓流通市场。欧美、日韩有相应渠道,日韩市场竞争激烈但作为学习窗口,助力产品向欧美市场延伸;南美、非洲、印度等工业化程度低且偏好重口味的地区处于初步尝试阶段,尚未建立专门经销商网络。下半年经营展望方面,第三方业务预计延续上半年趋势,全年双位数增长机会较大;关联方业务受下半年基数较低影响,表现较上半年改善,拖累减少。利润端,上半年费用同比提升为短期影响,下半年费用率预计同比持平;全年毛利率有提升机会,费用率因上半年增长呈微增,净利润预计持平到微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