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量产竞赛,已悄然打响!
特斯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纷纷抛出量产计划:2025年规划产能均不少于1000台人形机器人,智元机器人更是预计2026年出货量将达数万台。
而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自然离不开产业链的协同配合。
人形机器人,包括感知、决策、执行三大系统,由芯片、传感器、执行器等共同组成。
执行器包括直线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单机价值量高达7.7万元,是当之无愧的“价值之王”!其中,直线执行器单机价值量为4.3万元,旋转执行器为3.4万元。
执行器相当于人形机器人的“肌肉”,为复杂的关节运动提供动力,涵盖电机、丝杠、减速器等组件。
为匹配量产需求,上游零部件厂商也在同步狂奔。
2024年,拓普集团、三花智控抢先启动生产基地建设;2025年以来,中鼎股份、新剑传动陆续加入建厂大军。
而北特科技的一则公告,也在行业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2025年6月27日,北特科技发布公告,拟募集资金3亿元,建设泰国丝杠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增加80万套行星滚柱丝杠的年产能。
行星滚柱丝杠,主要用于机器人关节,以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为例,一台机器人就搭载了约10个这样的丝杠。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仅1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飙升到15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超50%。
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的扩大,行星滚柱丝杠的市场需求也水涨船高,预计2030年全球行星滚柱丝杠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这么来看,北特科技的意图很明显了:要在人形机器人的浪潮里分一杯羹。
但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早有布局。
2023年报中,公司就明确了“以汽车零部件业务为基石,人形机器人业务为未来”的双引擎战略。
2024年10月,人形机器人独角兽北特科技更是砸下18.5亿元,在江苏昆山建设行星滚柱丝杠研发生产基地。此次加码泰国丝杠基地,进一步体现其抢占未来竞争主动权的决心。
但问题是,盯上这块蛋糕的不止它一家,贝斯特、恒立液压已买好设备,正在加速布局。
那么,北特科技靠什么突围?
秘密藏在它的老本行里。
行星滚柱丝杠,由丝杠、滚柱、螺母等构成。其中,螺母壁薄且容易损坏,对其进行精磨时,又需要保持一定倾角,所以螺母内螺纹的生产,堪称整个部件的“技术难关”。
而北特科技的主打产品转向器齿条,与行星滚柱丝杠恰好具备技术同源的特性。
转向器齿条两端也有精密的螺纹构造,生产技术和螺母内螺纹高度相似。这样的技术协同能力,正是北特科技在机器人领域突出重围的底气。
相较于机器人业务,公司转向器齿条业务发展更为成熟。
2022年,公司转向器齿条产品国内市占率超50%排名第一,可谓是一骑绝尘!
凭借技术实力,北特科技实现了多款进口齿条的国产化,并研发出双齿齿条、VGR齿条等新产品。如今,采埃孚、蒂森克虏伯这些海外巨头,都是它的转向产品客户。
除了转向产品外,公司还布局了减振产品,比如减振器活塞杆、CDC减振控制阀等。国内减振器龙头万都为其第一大客户,同时公司也为比亚迪等车企供货。
目前,包括转向、减振产品等在内的底盘零部件业务是公司第一大营收来源,2024年营收占比近七成。
随着底盘零部件业务的发展,公司业绩实现了相应的增长。
2025年一季度,北特科技实现净利润0.23亿,环比大增113.63%,扣非净利润环比增速更是高达305.68%。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0.55亿,同比大增45.14%。
在深耕底盘零部件业务的基础上,北特科技还将触角延伸到2个新领域:
1.轻量化
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每减重10%,续航里程能增加5%-8%,铝镁合金正是轻量化首选材料。
预计2023到2026年,国内单车用铝量将从167kg增长到230kg,车用铝合金市场规模将从2015亿元飙升到3000亿元。
北特科技的轻量化业务正在稳步推进。
为了发展轻量化业务,公司引入了海外先进热模锻压力机,已具备铝合金产品全工序生产能力,主要产品包括集成阀岛、电池包连接块、控制臂等。
目前,公司2条铝合金轻量化业务产线已顺利投产,新增控制臂总成等零部件180万件。凭借强悍的产品、技术实力,北特科技成为了比亚迪、采埃孚等品牌的供应商。
2.热管理
在热管理领域,北特科技通过对空调压缩机的布局,与三花智控的电子膨胀阀、银轮股份的热交换器,形成了错位竞争。
空调压缩机是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核心部件,是空调系统中的动力来源。
它负责压缩空气并驱动制冷剂循环,从而对车内温度起到调节的作用,空调压缩机主要分为涡旋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和电动压缩机三种。
其中,电动压缩机在新能源汽车上广泛使用。电动压缩机具备制冷、电池回路冷却等多种功能,设计更为复杂,技术壁垒更高,其价格高达1500元,较传统燃油车压缩机提升近2倍。
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电动压缩机市场规模仅93亿元,预计2030年将飙升到3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
2018年,通过收购上海光裕,北特科技正式进入汽车空调压缩机领域。
如今,其第四代电动压缩机已实现量产,并正在开发更高性能的产品。公司主要客户涵盖福田汽车、一汽奔腾、北汽股份等整车厂。
最后,总结一下。
从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技术积累,到人形机器人业务的前瞻布局,北特科技正试图勾勒出一幅更广阔的成长蓝图。
面向未来,公司仍有继续破局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