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切低也有软肋

用户头像
赢在中国V
 · 浙江  

投资和投机的界限是很模糊的。赢在中国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为何九十年代比尔盖茨崛起之后,巴菲特就逐步从首富的位置下来后,一开始还出现拉锯,近年则基本排除在首富争夺战之外。巴菲特标榜的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安全系数提高,对于长期投资有利。但是偏偏单一持股的企业主,个人资产则是突飞猛进。像今年英伟达的黄仁勋,特斯拉的马斯克,甲骨文的埃里森等各领风骚数。单纯从资产升值来看,巴菲特远远跑输上述人士。

理论再好,需要现实来验证。同样的例子,作为巴菲特信徒的段永平,可算长袖善舞,在投资上绝对是顶尖高手。但是在资产增值上依旧跑输网易的丁磊,丁磊看似没有野心,说话坦坦荡荡,在一群大佬之中,从来就不是最耀眼的一个。但却是最四平八稳的一个,也是业内公认最快乐的大佬。

段永平在20年前曾经低位不断吸纳网易股票,在丁磊最低潮的时候,段永平完全有能力控股网易。很多舆论把段永平投资网易,看成投资的一个神话,但是拉长更大的周期来看,这样的投资还是有局限性。投资人有多重选择,企业主则只有坚守,也算是单一持股极端。

这里赢在中国只讨论分摊持股和单一持股优劣。巴菲特在实现财富自由之前也经常单一持股比例较大。包括段永平,当到了持股分散时期,个人资产已经到了新阶段,需要重新考虑资金的安全性。这一点赢在中国认同,但A股大多投资者,几百万的资产,持股数量比基金持有还要分散,那么赢在中国认为,这样的举措已经丧失了大幅跑赢大盘的可能。

部分资金尝试实行量化,前几年似乎有效,今年则是大幅跑输主动型做多。就算你是遵循基本面择股,但是你的量化策略,本质上还是投机。A股投机的时间太长了,已经让大部分资金遗忘了投资。

本质上,赢在中国的高切低,也算是一种价值投机。既要追求超高收益,又想把风险降到更低,那就只能通过不断高切低来达成目标。但这样的高切低不可能持股数量很多,这就极为考验选股能力。从实践来看,这样的模式最适合牛市之中,只要运行得到,可以超越现有任何单一持股的盈利。之所以这么说,是实践的结果,而赢在中国的高切低是同步伴随着融资。再次重申,不建议实战经验缺乏的投资者效仿。

以前赢在中国也和粉丝交流说过,赢在中国所说的满仓满融,绝大多数时间是保留8%左右的现金。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每次波段卖出之后,当天能够直接把利润的20%转出,从而真正锁定利润。很多投资者,在股市的涨跌就像是游戏;只有你不断把盈利转出去,利润变现,那么就会快速明白投资的乐趣。

每一次波段结束,是一个新的开始,迫使投资者需要接受新的现实。部分盈利的投资者会有鸵鸟心理:反正我赚钱了,就算调整我也不怕。现实不是非黑即白,往往在震荡之中消磨投资者耐心,最终持股时间越久,期望越高。但现实又是残酷的,这样境况下,明明本来是赚钱的,心态也会慢慢失衡。

部分投资者很眼红高标股,实际没必要。大多高标股,是N多资金接力的产物,极少有超大资金能够从头吃到底。赢在中国可以和大家说一个概率问题,像赢在中国的高切低,假设每个波段盈利超过30%,加上满融。这样的高切低重复5次,你的收益已经超越10倍。这样的概率远远超过单一持股暴涨10倍的概率。最宝贵之处是,高切低盈利是可复制的;而单一持股有点类似守株待兔,就算你一次成功,再寻找同样的盈利,几乎没有可能。世人就是这么奇怪,往往放弃大概率事件,去追求小概率,无非是一个贪,让人心智迷失。

不过,赢在中国也一再提醒大家,高切低需要能力极高,普通投资者是没能力甄别股价高低。特别是对于个股和行业的预判,更加考验投资者的能力。高切低需要卡位,这个位置是未来超大资金必然会配置的方向,也就是说,在能力上,你要比大多超大资金更超前。

高切低也有软肋。这样的模式也有一个缺点,赢在中国的高切低不是坐庄,是坐顺风车。是在车子还没启动的时候上车。这就注定体量是受到限制的,如果体量超过主力资金的承受力,那谁愿意发动车子?这也是赢在中国近期不再公布短线交易的原因之一。以前粉丝不多,影响力不大,就算赢在中国和粉丝集体坐上顺风车,主力也承受得起。如果跟随赢在中国的资金越来越多,并且赢在中国是公开短线操作,那如同向主力宣战没区别。哪个主力资金还愿意心甘情愿的拉抬股价。换位思考,就能够理解。

特别是公布中小盘个股的短线交易,确实属于不明智。里边的超大资金本来就少,如果外来资金涌入过多,很容易会让主力资金改变策略。从近几个月的表现来看,赢在中国操作的大盘股表现也明显优于中小盘,多少与此有关。主力也是人,也有脾气,赢在中国公开操作的举动就像是羞辱,部分主力出现情绪宣泄,也算在合理范畴。

未来一段时期,赢在中国只公布持股方向和对于大盘和板块的看法。资本市场不能意气用事,适者生存,这是自然法则。赢在中国对于大盘的观点不变,就是第三浪的第二子浪还在继续,并且只是初期逐步向中期迈进。

长假期间,外围市场先扬后抑,影响一般。预计节后大盘延续反弹趋势,但个股将进一步分化。投资思维千万不要固化,之前的强势股,在第二子浪很可能变成盛极而衰。对于今年余下的时间,赢在中国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对大盘后市的看法。从长期技术面来看,需要一个修整。未来一段时间,除了看好少量业绩超预期的优质成长股,从值博率来看,低位股补涨是大概率事件。但在三季报公布之前,赢在中国还会稍微谨慎。从近期盘面细节来看,大批个股逢低有超大资金缓慢吸纳迹象,相关品种在底部阶段不宜过于悲观。

以上言论只是和铁粉交流,不构成买卖建议,投资者需理性对待

$中际旭创(SZ300308)$ $东方财富(SZ300059)$ $寒武纪-U(SH68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