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控股半年报不错。
一、业绩爆发:战略转型的初步兑现山高控股的净利润增速(506%)和营收结构(新兴产业占比96%)充分印证了其战略转型的成功。这一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AI+新能源”时代浪潮的精准卡位。公司通过控股山高新能源(持股60.66%)和战略持股世纪互联,构建了绿电供给与算力需求的闭环生态:新能源发电直接供给数据中心,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升能源效率。这种模式既契合国家“双碳”战略,又满足了互联网企业降低碳排放的刚性需求,成为其获客的“绿色敲门砖”。
二、双翼齐飞:绿电与算力的协同裂变新能源板块是山高控股的稳定压舱石。山高新能源上半年并网规模达4.8GW,发电量超36亿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5%。其在山东、内蒙古等地的项目(如菏泽风电)进展领先,彰显了依托山东高速集团带来的资源获取和落地能力。
算力板块则成为增长放大器。世纪互联Q2营收同比增长22.1%,其中基地型业务收入猛增112.5%,运营容量达674MW。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规划到2036年将数据中心规模提升至10GW,与山高新能源的绿电消纳能力形成深度绑定。这种“电力自给+算力输出”的模式,有效抵御了电网限电风险,并显著降低数据中心约50%的电力成本。
三、标杆项目:乌兰察布的“电算融合”范式内蒙古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是山高控股战略落地的关键范例。该项目利用当地风光资源发电,直接供给数据中心运行,实现了“发电即用、用电即有”的闭环。据测算,项目达产后年发电量约8.6亿度,若全面支撑1GW数据中心,年增量经济效益可达13亿元。该项目已入选国家绿色低碳示范清单,为其未来规模化复制提供了可推广的模板。
四、财务质变:从规模扩张到效能提升山高控股的资产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总资产675亿元中新兴产业占比77%,现金储备达45.8亿元,为后续投资提供充足“弹药”。更关键的是盈利质量的提升:销售毛利率达48.15%,净资产收益率(ROE)达22.3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其业务模式不仅具备规模效应,更拥有显著的壁垒优势——通过绿电直供降低成本,通过智算升级提升溢价能力。
五、未来空间:政策与技术的双重红利山高控股的崛起得益于宏观政策的强力助推。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要求优化智算资源布局,而国家枢纽节点政策要求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80%。这些政策与其业务模式高度契合。此外,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预计2027年电力需求达2023年的2.6倍),为其提供了长期需求保障。
公司与华为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拓展了场景应用边界。通过为智慧高速、车路协同提供算力及绿电支持,山高控股正从底层基础设施商向“电算生态”运营者进化,打开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六、投资视角:重新定义估值锚点山高控股的估值逻辑已超越传统公用事业或IDC企业范畴。其核心优势在于:
稀缺性:A股和港股市场中同时深度布局绿电和智算的企业极为稀缺;
协同壁垒:源网荷储一体化需要庞大的资本投入和资源整合能力,后来者难以复制;
模式可复制性:乌兰察布项目成功后,可在西北其他新能源富集区域快速推广。
当前业绩爆发仅是起点。随着AI算力需求持续井喷,以及电算一体化模式的规模化复制,山高控股有望进入更长的景气周期。
结语山高控股的半年报不仅是一份业绩暴增的财务报告,更是一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样本。其通过绿电与算力的深度融合,成功抓住了能源革命与数字经济的交汇机遇。对于投资者而言,山高控股已不再是简单的概念标的,而是兼具短期业绩兑现力和长期战略稀缺性的价值型成长股。未来,其能否持续扮演“电算茅”的角色,取决于战略执行的深度和生态构建的广度,但至少此刻,它已站在时代的风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