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精工去年底实控人变更为郑剑波的定增预案公告发布后,股价3个涨停冲击到20元以后,现在逐步回落,又回到12-16元之间的空间来回震荡。但一直没有有效的突破。
郑剑波的巨准集团主要做短剧为核心的互联网业务,目前正在打造出海市场,盈利能力非常具有想象空间。那为什么股价仍然如此低迷,这个想象空间没能在股价上有所体现呢?
我想,市场可能还是担心定增方案能否落地,郑剑波能否真的拿到公司实控权的问题。毕竟2023年华菱精工已经被捷登零碳(现在的二股东)摆过一道了,现在纠纷还没有完全厘清。
那我们就分析一下,郑剑波能否顺利拿下华菱精工。
可能正是出于二股东不配合的原因,所以郑剑波不方便选择存量股东的股份转让,没有让老股东套现走人,而是选择了定增的方式,给公司带来增量资金。
之前二股东或许会通过中小股东表决等环节从中作梗,阻挠郑剑波的入主。但现在二股东捷登零碳的股份已经全部被司法冻结,有一部分已经被司法强制执行,这部分已经不属于捷登零碳了。
如此一来,定增方案的障碍可能算是扫清了。不知道监管是否还有其他的监管要点。我们只能静待后续的结果了。
退一步说,如果定增方案不通过,是否郑剑波就无法入住华菱精工呢?其实未必。郑剑波当前已经有2.55%的股份,大股东可以通过协议转让和表决权委托的方式来让郑剑波控股。
黄超、胡牡花、马息萍的股份未被冻结,可以协议转让给郑剑波,黄业华的股份被冻结了,但是可以把表决权委托给郑剑波。如此一来,郑剑波仍然可以实现控股公司。
为什么我们一直期待能让郑剑波拿下公司的控股权呢?在房地产进入存量时代之后,公司的电梯业务已经穷途末路了,如果没有变化,公司的价值会越来越小,只有装入新资产才是老实控人、新实控人和中小股东实现共赢的方案。从目前的情况看,郑剑波携巨准集团的短剧业务入住,或许是华菱精工最好的方案了。
当前实控人黄业华也早就看明白了,所以从几年前就开始了给公司找新婆家的卖壳之旅。20亿的小盘子,卖壳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2023年如果不是新能源行业发生变化,可能公司已经易主了。也算是造化弄人吧,把机会留给了现在的郑剑波。
希望这次公司能顺利易主,重新走上一条新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