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LCP技术定义与核心突破
MLCP(Micro-Channel Liquid Cooling Plate,微通道水冷板)是英伟达为应对下一代AI GPU(如Rubin平台)2000W+功耗而推动的革命性散热技术。其核心突破在于:
1. 微米级流道设计:将传统水冷板的毫米级流道(100μm)缩小至微米级(30-150μm),通过波浪形、分形树状流道布局提升热交换面积3-5倍,热流密度可达800W/cm²,较传统方案提升6倍。
2. 多组件高度集成:将IHS封装顶盖、均热板、冷板一体化设计,减少热传导界面(TIMs),降低接触热阻至0.02°C·cm²/W以下。
3. 材料与工艺创新:采用纳米碳涂层、高导热石墨烯解决微通道绝缘问题;真空钎焊、3D打印工艺实现微米级加工精度(±5μm)。
二、英伟达推进MLCP的必然性
1. 散热物理极限突破:传统风冷散热效率低于500W,液冷方案(冷板式)极限约1000W,而MLCP通过微通道直接接触芯片裸晶,可支撑2000W+热流密度,成为唯一可行方案。
2. 系统能效优化:MLCP使数据中心PUE从1.3降至1.06,单台服务器年节电量超2万度,符合全球碳中和趋势。
3. 供应链控制权:通过绑定核心供应商,英伟达将散热方案从“通用配件”升级为“GPU平台核心组件”,强化技术壁垒与议价能力。
三、A股MLCP产业链核心标的(技术视角)
从技术适配性、供应链地位及研发投入筛选,以下16家A股公司具备关键突破:
1. 中石科技(300684)
- 技术优势:纳米碳涂层冷板技术,解决微通道绝缘难题,适配英伟达Rubin平台热流密度800W/cm²要求,材料参数写入英伟达硬件规范。
- 市场地位:英伟达A100/H100散热核心供应商,MLCP收入占比预计2025年超40%。
2. 英维克(002837)
- 技术优势:液冷全产业链龙头,MLCP冷板市占率超50%,真空钎焊工艺热导效率提升40%,技术参数被英伟达采用为设计标准。
- 市场地位:英伟达GB300液冷系统核心集成商,2025年MLCP相关收入预计突破10亿元。
3. 思泉新材(300895)
- 技术优势:高导热石墨烯涂层(导热系数2000W/m·K),降低MLCP流阻30%,进入英维克、Cooler Master供应链。
- 市场地位:华为昇腾液冷二级供应商,2025年MLCP材料收入预计3-5亿元。
4. 飞荣达(300602)
- 技术优势:3D打印工艺实现复杂流道设计,华为昇腾910B/920芯片散热主力供应商,适配微米级流道加工需求。
- 市场地位:华为AI服务器液冷核心合作伙伴,2025年华为订单预计5亿元+。
5. 方盛股份(832662)
- 技术优势:真空钎焊翅片密度达400目/英寸,技术参数写入英伟达硬件规范,冷板热导效率提升40%。
- 市场地位:英伟达冷板二级供应商,配套工业富联GB300整机柜。
6. 工业富联(601138)
- 技术优势:独家为英伟达开发GB300浸没式液冷整机柜,单机柜价值300万美元,整合冷板、CDU、管路全链条。
- 市场地位:英伟达AI服务器代工龙头,2026年MLCP相关订单预计超50亿元。
7. 申菱环境(301018)
- 技术优势:华为昇腾液冷核心供应商,提供“冷源原测+末端液冷机柜”全栈方案,适配高密度算力场景。
- 市场地位:华为液冷生态关键成员,2025年昇腾订单占比超60%。
8. 高澜股份(300499)
- 技术优势:掌握冷板式+浸没式双技术,参与英伟达液冷标准制定,曾为H100液冷模块独家供应商。
- 市场地位:国内液冷系统集成商前三,2025年MLCP业务占比预计25%。
9. 超频三(300647)
- 技术优势:微通道流体力学优化技术,冷液渗漏防护方案通过英伟达验证,性价比优势显著。
- 市场地位:国内高性价比MLCP厂商,2025年相关收入预计2亿元。
10. 精研科技(300709)
- 技术优势:MIM(金属注射成型)工艺实现微米级流道,适配MLCP精密部件需求,加工精度达±3μm。
- 市场地位:微通道结构件二级供应商,客户包括中石科技、飞荣达。
11. 淳中科技(603516)
- 技术优势:中国大陆唯一进入英伟达GPU液冷检测设备供应链的企业,提供定制化液冷测试平台。
- 市场地位:英伟达H100/GB300检测设备独家供应商,2025年订单预计1.5亿元。
12. 川环科技(300547)
- 技术优势:PTFE液冷管路及快换接头(UQD),适配英伟达GB300高压循环系统,通过Cooler Master间接供货。
- 市场地位:液冷管路核心供应商,2025年MLCP相关收入占比预计15%。
13. 南方泵业(300145)
- 技术优势:液冷专用泵(CHL/CHLF系列),为冷却液循环提供核心动力,通过华为、中兴验证。
- 市场地位:国内液冷泵市占率前三,2025年订单预计8000万元。
14. 新宙邦(300037)
- 技术优势:全球浸没式液冷氟化液龙头,产品适配MLCP系统,全球市占率约40%。
- 市场地位:英伟达液冷冷却液核心供应商,2025年收入预计12亿元。
15. 同飞股份(300990)
- 技术优势:温控技术适配MLCP系统,开发低温差循环方案,降低冷液渗漏风险。
- 市场地位:数据中心液冷温控设备供应商,2025年订单预计1亿元。
16. 佳力图(603912)
- 技术优势: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商,布局MLCP配套冷源设备,适配高密度算力场景。
- 市场地位:国内数据中心冷却方案前三,2025年MLCP相关收入占比预计10%。
四、技术挑战与投资逻辑
技术难点:
- 加工精度:微米级流道需突破传统CNC极限,依赖化学蚀刻、3D打印等工艺。
- 可靠性:冷液渗漏风险需通过材料密封性(如PTFE管路)与智能监测系统(压力/流量传感器)解决。
市场空间:
2026年全球MLCP市场规模预计超150亿元,单价为传统水冷板3-5倍,国内厂商有望占据40%以上份额。
投资优先级:
1. 核心材料与工艺:中石科技(纳米涂层)、思泉新材(石墨烯)、新宙邦(氟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