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恩生物半年报电话会议跟踪:信息量有点大

用户头像
粽哥2025
 · 广东  

对于映恩生物一直比较感兴趣,不过因为上市不久,公开亮相交流会的频次比较低,总体上相对陌生。这次半年报特地做了跟踪,收获还是比较多的。

先说一下对于电话会的感受,对比其它18A公司的电话会,差异比较大。接近1个小时的电话会议,前面公司讲资料的时间比较少,大概是10分钟,一笔带过,主要留给投资者提问,对投资者比较友好。因为“铺垫”时间太长,留给投资者提问的时间就压缩了,增量信息的获取反而有限。从这一点感受来看,映恩生物的运作非常成熟。

接着谈记录电话会议里面,我听到的一些“增量”,信息量比较大,值得好好消化。

1、关于HER3 ADC DB-1310。

对于DB1310,市场关心的无非两个问题:

第一,未来的进展节奏如何。听到的答案是,1/2期临床有200多例患者的数据,多个癌种疗效和安全性都不错。非小细胞肺癌接下来跟FDA、CDE沟通注册临床;乳腺癌HR+、HER2-;HER2+用过ADC的患者,临床都在设计和跟监管沟通临床。

默沙东放弃非小细胞肺癌,转向乳腺癌,是否会影响映恩生物的开发计划?邱博做了回答,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首先,邱博比较明确的认为,默沙东的失败,实验设计和患者人群的选择,跟HER3 靶点问题不大。其次,DB1310分子设计不同,也有人体临床数据作为支撑。抗体设计上,表位不同,内化等效果更好;100多个EGFR末线人群效果好,安全性、耐受性好,所以更长时间的用药,PFS可能继续延长。其三,临床研究上,借鉴了第一三共的经验和教训,做了不一样策略,提高开发的概率。

关于B7H3 ADC DB-1311。

对于DB-1311,市场关心最核心的问题是,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DB-1311如何跑出来。

总体听下来,还是比较清晰的。最核心的还是两个优势。第一,分子设计,高度亲和力和选择性。第二,有600多例患者治疗,广泛转移的患者都有不错的效果,安全性也非常不错,和临床前的数据契合。个人理解,现有的数据,是支撑红海突围的逻辑。

另外,管理层认为,DB-1311差异化的路径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在前列腺癌,在用过核药的患者中也有不错的机会,所以不只是正面交锋,还有覆盖耐药群体的机会,总体来说机会比较多。下一步公司会制定更全面的规划。

公司还谈到,前列腺癌是一个“前阵”,后续会有针对更多癌种的探索,另外DB-1311也会是IO2.0+ADC战略的核心。

关于HER 2 ADC DB-1303。

对于DB-1303,市场主要关心的是三个问题:中美NDA节奏,如何看待竞争格局,差异化开发策略是什么?

关于NDA节奏,其实第四季度EC适应症FDA申报上市,BC在年底向CDE递交申请,这个倒是在公开信息已经多次提及。

关于看待竞争格局,管理层并不避讳竞品确实比较多,总体上还是认为,从分子的设计、适应症的选择、获批的进度来看, DB1303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比如,在子宫内膜癌是全球领先的,有望第二个获批;而相比于竞品,是不会局限在HER2高表达,低表达也能覆盖,这是优势。

接下来DB1303的重点,是乳腺癌HER low的全球大三期临床,入组比较顺利。因为启动的比较早,不需要跟DS8201头对头,其他竞品都需要跟DS8201头对头,这是一个额外的优势。

关于TROP-2 ADC DB-1305。

TROP-2 ADC也是竞争相对激烈的领域,DB-1305不算领先,怎么突围是市场关心的问题。

对于这个管线,管理层的答案主要是两个方面,策略是发挥联用优势,和PD-L1/VEGF在多个领域联用,目前在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卵巢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积累更多的数据,在今年4月举行的AACR上也是首次公布了联用的数据,发现并没有重叠的毒性,安全性可控,并且看到了协同性,明年上半年会公布更多数据。

关于ADAM9 ADC DB-1317。

DB-1317是映恩生物新公布靶点的一款ADC,总体上还比较陌生。市场的关注点在于:立项的逻辑,预计未来的期待是什么?

总体听下来,大概是两个维度。

第一,前景不错,成药逻辑清晰。ADAM9在很多实体瘤上有广泛表达,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正常组织表达有限。

第二,映恩生物的技术范围之内。DB-1317跟HER 2 ADC DB-1303的设计是一样的。因为DB-1303在1000多个患者中效果和安全性不错,所以会用于更多领域,DB-1317自然而然沿用了HER 2 ADC技术。

第三,临床前数据不错。在胃肠道肿瘤临床前数据显示反应率很高,近期会在大会上公布。

第四,是我个人的理解。映恩生物在沿着一些特定领域做专,比如,会在消化道肿瘤做综合、广泛的布局,DB-1317是开始落子的一个体现。(因为管理层有表达类似意思,但并没有提及这个策略,所以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关于PD-L1/B7-H3 ADC DB-1419。

DB-1419也是一个新管线,市场关注的和公司谈到的信息都相对有限。

简单捋一捋立项逻辑:PD-L1 ADC早期数据不错,公司的思路是通过双抗在肿瘤部位更好的富集,因为B7-H3有更高的表达。未来跟踪看看更多数据的公布。

关于自免BDCA2 ADC DB-2304。

电话会议上听到的关于DB-2304的信息也是相对有限。

总体上分为两点:第一,分子设计值得期待,DB-2304抗体、载荷都有抑制炎症通路的效果,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单剂量递增研究,下半年将开始多剂量递增研究;第二,这是公司发力自免领域的一个信号。自免ADC到底行不行,接下来也会做更多的跟踪。

关于新型载荷的研究。

现在新型载荷的研究,是ADC的热门,映恩生物是否做了足够多的布局?

整体听下来,公司在这块研究应该是比较多的,在近期会公布DUPAC平台的更多数据,新型payload的平台预计将会在2026年有产品推进到实质阶段,以及未来会有更多其它平台的数据公布。

关于IO2.0+ADC战略。

这次半年报中,映恩生物释放的非常明确的一个信号,就是携手BioNTech推动IO2.0+ADC的战略。

总体听下来,公司目标比较明确:不仅取代现有的标准疗法,以及进入更多领域,一线乃至更前线的治疗。

也有比较大的信心。一方面是,第一,积累了大量的单药数据,为联合用药提供了基础;第二,联用已经有初步的数据显示,耐受性不错,疗效也可以。

另外,更重要的是,临床开发的重点,和BioNTech高度契合。因此在协同发展上,比较值得期待。目前双方合作的三个产品中开展了四项联合疗法的研究,都在积极的入组过程中;

市场还谈到了BMS和BioNTech的合作,会不会改变BioNTech与映恩生物的合作。管理层非常明确,没有影响。

10、关于业绩、经营层面。

在业绩层面的问答,也是有比较大的信息。

首先是关于“亏损”的回答。亏损是因为优先股,在公司上市后一次性转化为普通股。非现金流影响,之后优先股的影响就没有了。

接下来是个人认为的重磅消息,里程碑继续兑现。今年和明年,差不多收到2亿美金的里程碑收入。这期间支出差不多是1.2亿美金,所以现金流会越来越好。

11、关于未来6到12个月的催化剂。

未来6-12个月,映恩生物会有哪些催化剂呢?这应该是也是重头戏。总体上,管理层给出的是三个预期:

第一,DB-1303,中美BLA。

第二,递交了一些摘要,但是因为保密,没办法说,但是提到,DB-1305、DB-1310、DB-1311、DB-1419都有机会在大会上发布数据。

第三,新型产品,比如新载荷管线推进到临床阶段。

总的来说,这次电话会议的干货还是比较多的,回答了很多关于管线的看法,还有未来财务状况,尤其是今年到明年还有2亿美金里程碑收入,算是惊喜。继续跟踪关注,看看映恩生物的催化剂,是否能够如期而至。

$映恩生物-B(0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