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篇海康的文章,我认为都写的太浅了。
海康威视真正的护城河有以下三点:
1、数据驱动技术迭代:遍布全球的终端设备不断产生海量的、碎片化的场景数据。这些数据用于训练和优化像“观澜”这样的行业大模型,使得模型在特定场景(如粉尘环境下的设备监测)下更加精准和可靠。这形成了一个 “数据喂养算法,算法提升产品竞争力” 的正向循环。
2、技术解锁数据价值:智能物联领域存在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信息密度低。海康威视通过其大数据技术体系,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汇聚、治理和挖掘,从而将看似无用的原始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洞察,例如在交通管理中实现信号优化和拥堵预测。
3、行业知识筑牢壁垒:对细分行业的深刻理解,确保其技术和产品不是空中楼阁。海康威视能针对“法院庭审每庭必录”这类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方案,这种深耕行业形成的Know-how和客户信任,是其他仅有通用技术的竞争者难以快速复制的。
基于上述优势,海康威视正成功地从传统的安防监控厂商,转型为智能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其未来增长的关键,在于能否将这套能力服务于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
目前看来,这一转型已初见成效。公司已为能源、冶金、物流、环保等众多行业提供核心业务环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这将为其打开比传统安防市场更广阔的增长空间。结合大模型生态的发展,这些优势的共振有望为公司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海量的数据是海康威视重要的资产和起点,而将其转化为应用的能力——即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对行业需求的精准把握——才是确保这笔资产不断增值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