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厦眼科2025年半年报:锚定内生增长与技术创新,营收净利双增凸显龙头韧性

用户头像
时代投研
 · 广东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

8月25日,华厦眼科(301267.SZ)披露了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元,归母净利润达2.82亿元,两大核心业绩指标实现“双增长”。这份成绩单不仅展现出华厦眼科在市场竞争中的经营韧性,更折射出其在成本管控上的精细化能力与业务结构优化的显著成效。

作为国内眼科医疗服务领域的头部企业,华厦眼科一直是行业观察的风向标,而其全维度的业务布局正是支撑业绩增长的底气。横向来看,白内障、屈光、眼底病等八大核心亚专科构筑起“全病种覆盖”的诊疗基石;纵向延伸至眼视光领域,“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完整服务链条则织就了“全周期守护”的健康网络,精准对接从幼儿到老年的全年龄段眼健康需求。

核心业务稳进提质

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政策深化、人口老龄化加速、眼科诊疗技术迭代升级的多重利好下,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作为民营眼科领域的头部标杆,华厦眼科以核心业务的稳健增长锚定市场根基,以技术实力的持续积淀突破服务边界,其发展轨迹勾勒出民营眼科医疗机构从“规模驱动”到“价值创造”的高质量进化路径。

2025年上半年,华厦眼科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元,归母净利润2.82亿元,营收净利重回“双增长”,其中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20.73%,上半年综合毛利率较2024年提升至45.20%。这一业绩表现,既得益于行业红利的持续释放,更源于其对核心业务的精准深耕。

从业务板块看,屈光项目、眼后段项目、眼视光综合项目收入均稳中有升。其中屈光手术作为华厦眼科的“拳头产品”,上半年收入高达7.89亿元,同比增长13.75%,毛利率高达55.21%,持续领跑业务板块,成为当之无愧的“增长引擎”。数据的锋芒之下,是华厦眼科对技术迭代的敏锐嗅觉,以及将前沿技术突破快速转化为临床价值的硬核行动力。

今年以来,华厦眼科以“设备迭代+术式创新”为双轮,推动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持续为患者提供优质、多元化的诊疗服务。

今年5月,厦门眼科中心、郑州华厦视光、成都爱迪等成为全国首批引进蔡司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800的机构,该设备搭载2MHz全飞秒激光技术,配合SMILE Pro新术式,将手术效率、精准度与患者舒适度提升至新纬度。其中,厦门眼科中心更以超1000例的SMILE Pro手术量,成为全国首家突破这一里程碑的医院,手术量与质量稳居行业前列。

不止于屈光手术领域的突破,在白内障诊疗赛道,华厦眼科率先引入全国首台强生第七代“Catalys白力士7.0”导航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统,在白内障手术精准度、安全性、手术时间和视觉质量上实现了革命性突破,为患者提供了更加“高清、舒适、持久”的视觉体验。

在更广阔的眼病诊疗版图上,技术突破的触角仍在延伸。华厦眼科率先引进国际领先的强脉冲光干眼治疗仪“OptiLight点睛之笔”,为干眼诊疗注入“精准化”基因;引入我国首台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高端眼科超声设备“决明·Ophthus 8T”,则为疑难眼病的精准诊疗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让患者的“光明期待”有了更坚实的依托。

从屈光手术的“效率与精准双升”,到白内障手术的“安全与质量革命”,再到眼病诊疗的“精准与创新突破”,华厦眼科用一场场技术落地的接力赛,让前沿科技真正成为守护光明的“硬核底气”。

向“价值深耕”跃迁

技术为基,战略为翼。华厦眼科的持续增长,始终锚定“技术立院、战略拓局”的深层逻辑。2024年,随着成都爱迪眼科医院的成功纳入,这家四川省首批、成都市唯一的三甲眼科医院,与厦门眼科中心共同构筑起“双三甲”标杆矩阵——这不仅是规模的扩容,更是“三甲引领、区域协同、辐射全国”战略的关键落子,如今其诊疗网络已深度覆盖华中、华南、西南、华北等核心区域,全国连锁运营体系愈发坚实。

技术高地的构筑,从来不止于规模。通过与爱尔康强生眼力健、蔡司、博士伦等全球顶尖企业的深度合作,华厦眼科始终站在眼科技术应用的最前沿;而科研领域的厚积薄发,更让其技术实力有了“硬核支撑”:自成立以来,公司和专家组累计申请和开展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80余项,其中不乏“973”“863”计划等重大项目;1641篇学术论文中,455篇被SCI收录;205项专利授权、186项软件著作权,62部眼科学术著作,64项行业标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一条完整的创新链路已然成型。

人才是技术的“活化载体”,更是穿越周期的“压舱石”。华厦眼科汇聚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各专业学组副组长及委员等顶尖力量,依托“两院、两所、三基地、三站”平台,推出“明日之星计划”“精英人才计划”,并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后,构建起“临床—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育生态链。以平台育人才,以人才反哺技术,这种正向循环让创新基因在临床与科研的土壤里持续裂变,成为华厦眼科生生不息的成长动能。

商业的底色,从来离不开社会责任的温度。近年来,华厦眼科旗下医院联动开展“光明行”公益活动,足迹不仅遍布国内各地,更十余次走出国门,在缅甸、老挝、尼泊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播撒光明。免费白内障手术的微光,不仅照亮了患者的眼,更让“中国眼科力量”成为跨越国界的光明使者,在国际防盲事业的版图上刻下东方印记。

面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社会关切,华厦眼科则以“365近视防控模式”给出专业答卷:“3项预防措施+6项控制方案+5大保障平台”为核心,依托自主研发的视力快筛信息化技术,构建起“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的全链条防控体系。其同步开展的“百校巡讲”“校园视力安全官”等项目,已覆盖全国数百所学校,让专业眼健康服务真正扎根校园一线。

从核心业务的技术攻坚,到全国布局的战略深耕,再到社会责任的躬身笃行,华厦眼科的成长轨迹,既是中国民营眼科企业从追赶到领跑的进化样本,更是“技术向善”理念的鲜活实践。真正的行业标杆,既要以技术突破定义专业高度,更要以社会担当拓宽价值边界。

在眼健康需求持续释放的时代浪潮中,这家兼具商业锐度与社会温度的企业,正以“技术为刃、责任为光”的姿态,引领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跨越。而在守护全民眼健康的长征路上,华厦眼科的每一步前行,都是对“让光明照进千万家”的生动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