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度绑定小米,YU7的火爆开启业绩爆发周期
深度绑定小米的证据:
(一)小米YU7车型6月26日正式发布,同日(一天不差),奇德新材成立子公司,它的名字叫做:
“北京米奇德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1.子公司名字中有个“米”,没错,小米的米;
2.子公司的地址距离小米汽车(北京超级工厂店)只有10公里;
3.子公司的名字中有“碳纤维”,而雷军以及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在微博中隆重介绍了体现小米汽车“高端化”特征所用的碳纤维
——时间,地址,名字,业务,“四关联”
(二)干法工艺路线的一致
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在7月2日发布的微博视频中,明确表示小米汽车YU7所用的“全是干碳”——干碳相对于湿碳“更轻也更强”;
deepseek搜索结果显示:
“根据公开信息综合分析,奇德新材的碳纤维制品主要采用干法工艺路线(即预浸料或干纤维成型),而非湿法(树脂浸润工艺)”
(三)两次不同的回复
1.明确否认阶段(2025年3月初)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的碳纤维产品是否应用于小米汽车上?
奇德新材(300995.SZ)3月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的碳纤维产品还未应用于小米汽车。
2.引用保密协议的模糊回应(2025年3月底)
2025年3月27日,面对投资者追问“是否对接小米SU7 Ultra提供碳纤维制品”,公司回复策略突变:
证券之星消息,奇德新材(300995)03月2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问:董秘您好,小米汽车SU7Ultra正式发布,订单远超预期,公司生产的碳纤维制品有对接小米提供配套吗?
奇德新材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因公司与客户签订保密协议,为严格履行保密义务,未经客户允许,严禁透露关于客户的任何信息。公司碳纤维制品技术及工艺具备良好的质量及供应优势,符合高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高性能的设计要求,能为各新能源主机厂提供从设计、开发到量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感谢您的关注!
上述三条,虽不能明确证实奇德新材是小米汽车的核心供应商,但正常的逻辑告诉我们:这就是典型的“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二,雷军多次为碳纤维这一卖点做宣传
在雷军的微博中搜“碳纤维”,会发现一个特别明显点:雷军在博文中多次强调小米汽车使用了“碳纤维”,而且还转发了上述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发布的专门介绍碳纤维的视频。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碳纤维是小米YU7的一个重要卖点啊!这样的话,其核心供应商奇德新材就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而且,会深深的绑定。
三,小米YU7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
单台YU7的碳纤维价值量,有不少网友已经测算过,这样就可以估算出奇德新材在这款车型上的营收,在5+甚至15+亿元级别。
四,爆款的小米YU7,仅仅是奇德新材碳纤维业务的开始
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低空经济、机器人这三大超级赛道将带来碳纤维需求的几何式增长。
公司7月16日发布的“投资活动记录表”公告:
“公司碳纤维产品的市场前景怎样?回复:公司高度关注碳纤维制品在汽车及低空飞行器领域的战略机遇,当前行业正处于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的快速发展期。在汽车领域,碳纤维凭借轻量化、高强度的核心性能,已成为新能源车型提升续航与高端化的关键材料,例如全碳纤维结构件可助力减重20%-40%,强度提升20%-60%,随着国内主机厂高端车型加速导入碳纤维内外饰件、车身件等轻量化方案,根据《2021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预测,2025年国内碳纤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50亿元,汽车应用占比有望显著提升。在低空飞行器领域,碳纤维凭借比铝合金减重70%的绝对优势,成为eVTOL机身结构的主流选择,随着eVTOL量产的到来,低空飞行器其轻量化、高性能的需求更大,未来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6月9日公告中明确表示:
“在低空飞行器领域,碳纤维凭借比铝合金减重70%的绝对优势,成为 eVTOL机身结构的主流选择,90%以上复合材料采用碳纤维,单机用量约 100-400 公斤,随着 eVTOL 量产的到来,低空飞行器其轻量化、高性能的需求更大,未来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在机器人领域,奇德新材明确表示:
“公司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聚酰胺增强材料、聚苯硫醚增强材料,可应用于部分机器人壳体、躯干、关节,齿轮等活动部件或关节部件、具有轻量化及高强度的特点。在机器人的刚性壳体轻量化方案中,碳纤维具备高性能、高品质的性能及外观特点,是替代金属材料的优选方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碳纤维和PEEK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潜力问题,Deepseek搜索结果显示:
“终极趋势是 融合应用:CF(碳纤维)/PEEK复合材料已崭露头角,例如碳纤维增强PEEK齿轮,既保留PEEK的耐磨性,又提升刚性,成为人形机器人关节的终极方案。未来两者在轻量化领域将形成互补协同而非替代关系。”
五,奇德新材已开启碳纤维的产能储备
公司在公告中明确表示:
“基于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及下游客户需求的增加,公司计划对碳纤维项目进行扩产,通过场地扩建、设备投入、人员扩招、环境提升以及自动化等手段,快速提升碳纤维制品的产能、生产效率及品质稳定性。通过扩产,公司将显著提升高端碳纤维制品的规模化交付实力,并形成行业领先的工艺和品控优势,满足高端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等行业客户的高品质和个性化需求。”
六,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领先行业的“一站式服务”
奇德新材在公告中明确表示:
公司“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
公司能“为新能源汽车主机厂提供从结构设计、原材料开发及选定、工艺方案、模具开发、多工艺成型量产交付等车规级碳纤维制品一站式服务”——这种垂直整合显著缩短了客户供应链,降低沟通成本,并确保产品从设计到量产的高效协同。
七,股东户数大幅减少,筹码不断向大资金集中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135只创业板股公布了7月10日股东户数……股东户数连降期间,从累计降幅看,奇德新材、恒勃股份、安联锐视等股东户数降幅最多,累计降幅分别为34.39%、25.96%、17.26%”
八,公司今年计划招聘碳纤维技术员人数,将超过公司去年总人数的40%
根据奇德新材(300995)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的信息,截至2024年末,公司员工总数为496人;
奇德新材公众号4月12日文章显示:公司计划招聘碳纤维技术员200人,
也就是说,公司计划招聘的碳纤维技术员人数,将超过公司去年总人数的40%!!!
这从侧面证明了:公司碳纤维业务开始进入超级爆发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