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的整个测算逻辑,来自于笔者从2月份以来对信息发展的不断了解、跟踪和分析的积累,整个测算过程完全以比较可靠的公开资料为依据,每个环节的数据都反复斟酌而选取。测算过程和结果皆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同时感谢多位网友的相关分享!
信息发展的主营业务
2024年年报显示:
“信息发展作为一家依托北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智慧交通和数字城市提供数据产品、安全管理及低碳转型解决方案的新型数智企业。公司业务根据行业应用的不同,可划分为北斗规模化应用、北斗自由流、车路云-体化、智慧政务;根据技术领域的不同,可分为人工智能、数据要素价值转化、国产替代信创、端侧算力;根据服务模式的不同,又可划分为终端安装服务、平台产品服务、保险公司分润、软硬件一体化服务等四种模式。”
先说测算结果:信息发展2027年左右的利润有望达到100亿元,这一测算结果的具体过程如下:
一,政策要求2026年内全国所有重点货运车辆(含12吨,约800万辆——Deepseek:据行业机构(如中汽协)历史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重卡保有量约850万~900万辆(含燃油与新能源),其中12吨以上车型占主体)必须全部换装北斗智能车载终端。
信息发展公众号文章显示:
“根据国家政策要求,所有重点营运车辆必须在2025年之前完成北斗智能终端的升级安装,确保全国范围内实现北斗导航的全覆盖。”
“信息发展在此背景下,持续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的全面落地。通过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信息发展能为全国800万辆重点营运车辆和2000万辆运输车辆提供精准的北斗定位服务。”
二,财联社:信息发展在智慧交通领域具备“明显的唯一性”
(一)财联社,上海报业集团主管的财经通讯社,长期跟踪并多次报道信息发展。
继信息发展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发布后,财联社随即于4月29日发布文章《信息发展营收同比飙升142.3%,北斗规模化应用全面爆发成智慧交通引擎》,其中明确表述:
“国内尚无其他上市公司在智慧交通领域布局结构、规模与信息发展相同,信息发展在该板块中具备明显的行业唯一性与稀缺性”
(二)信息发展在7月4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中明确表示:
“公司:公司的定位不是与北斗服务商竞争关系,而是深度融合的共赢关系”
“问:公司能否预计一下自己大概多少份额?
公司:预估具体份额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从已落地有效实施的情况来看,公司的比重还是比较高的,从公司目前已签约的北斗服务商来看,已聚焦覆盖天津、湖南、江苏、山东、河北、内蒙古等主要区域超过20个省份,有能力在已覆盖的区域开展北斗规模化应用。”
(三)国联民生证券在8月6日研报中,对于“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的标的,仅仅推荐了“一家”:信息发展
原文摘选如下:
投资建议:智能监管推进下行业迎结构性机遇
重卡产业链正迈入“北斗强制装机+保险数字化”双轮驱动的变革期,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推动行业由终端装机向数据闭环与服务价值延伸。在销量周期、排放升级等结构性因素推动下,具备技术积累和配套能力的整车龙头有望率先兑现业绩,推荐销量领先的重卡企业潍柴动力、中国重汽。与此同时,随着装机基础夯实,数据要素加速释放,“北斗+数据要素”平台化运营模式有望在风险识别、动态定价、智能理赔等保险应用场景中展现关键价值,助力保险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构建数据变现闭环,建议关注积极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的公司信息发展。
三,信息发展2024年年报显示:
“所有北斗智能精准定位终端产生的数据,包括车辆数据、定位数据、图像数据、视频数据等,均归公司所有”
四,一辆大货车的年保费在8500元-4万元之间
(一)deepseek搜索结果显示:
一辆12吨营业货车的年保费在 8500元(基础险)至2.5万元(全险)之间;
(二)信息发展公众号8月12日文章《大货车续保,怎么这么难?》内容显示:
“还有一部分车能上保险,但保费大幅上涨。以往每辆车保费都在一两万元左右,现在有的已经涨到了4万元。”
五,信息发展保险分润的计算方式
信息发展2024年年报第54页:
“目前,12吨以上重点营运车辆的保险赔付率普遍较高,约在130%-200%之间,给保险公司带来了较大的赔付压力……在此基础上,公司与保险公司建立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数据要素变现模式:
(1)基于事故减少的赔付分润模式
·计算公式:(历史赔付-运用公司解决方案后的赔付)×(60%-90%)
保险公司基于历史赔付数据进行评估,一旦安装公司解决方案的车辆实现了事故率下降、赔付减少,保险公司按节省赔付金额的60%-90%向公司支付分润。
(2)固定保险服务费+赔付分润模式
·计算公式:(固定保险服务费/车)+(历史赔付-运用公司解决方案后的赔付)×(大于60%)
该模式在第一种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固定保险服务费,确保公司在数据分析、风险控制、终端运营等方面的基本收益.
同时保险公司依然按节省赔付金额的以至少60%进行分润。该模式更适用于需要长期稳定数据支持和风控优化的保险公司。”
——上述公告明确了:
(一)保险分润的计算方式;
(二)“目前,12吨以上重点营运车辆的保险赔付率普遍较高,约在130%-200%之间”
——明确透露了装机前的赔付率:约在130%-200%之间,而且是“普遍”!
另外,信息发展在7月4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中明确表示:
“公司在不同区域的业务质量有所差距,与不同保险公司签署的提成比例也不一样,保险降赔对应实际降赔部分的提成比例大概在50%-80%”
六,假设平均一辆12吨以上重点货运车辆每年保费为2万元(约取上述8500元-4万元的中值),平均赔付率下降70%(信息发展2025年报电话会中明确表示:“公司和平安保险在宁夏的合作,赔付率从130%降到了70%,有60%的降赔效果,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差别不会特别大。各个地域还是有一些差异,不能作为标准”,此处之所以取70%,而不是电话会中提到的宁夏案例中的60%,一是因为信息发展的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宁夏案例中的过往赔付率是130%,是2024年年报中“130%-200%”赔付率中最低的),那么保险公司每辆减少赔付1.4万元;
根据上述信息发展7月4日相关公告和2024年年报中披露的保险分润方式,假设信息发展提成比例为70%,就是0.98万元每辆每年,
假设“具备明显的行业唯一性”的信息发展拿下一半重点货运车辆市场,即400万台,
则交信北斗(信息发展旗下负责智慧交通业务的子公司,交通部参股)保险分润收入为400万x0.98万=400亿元左右,
上市公司持股51%,每年200亿元收入,
由于综合成本特别低——说一下为什么成本特别低:
(一)信息发展2024年年报显示:
“公司数据要素转化业务具备显著的高弹性与规模效应。随着北斗终端装机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当规模达到百万级以上时,整体固定成本与边际成本将大幅下降,业务毛利率将随之持续上行,释放更大盈利潜力。同时,数据资源具备高度复用性,能够循环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展现出极强的业务韧性与横向拓展能力”
(二)信息发展具备显著的“幂律特征”属性,即“高固定成本 + 低边际成本逻辑”:前期研发 / 基础设施投入巨大,但新增一单的成本趋近于零,规模扩大后利润暴增
——假设取50%净利率,即年净利润约100亿元!
七,上述计算出的“100亿元”年净利润,兑现时间在2027年左右
(一)上述“一”说了,“根据国家政策要求,所有重点营运车辆必须在2025年之前完成北斗智能终端的升级安装”——信息发展公众号文章中说的是“2025年”,但根据公司后面的电话会议相关内容,推迟到2026年
(二)信息发展在7月4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中明确表示:
“北斗规模化应用在终端业务方面的收入确认是按照2-3年服务期内逐期确认,保险公司在数据要素方面的业务也要在一个保期内才能确认”
“问:保费收入是否会在(2025)半年报中体现?
公司:关于数据要素资产入表事项,公司正在积极对接相关咨询机构,但最终能否实现数据要素入表暂不确定,公司会与咨询机构、审计机构争取资产入表。”
八,本文标题中之所以说100亿元年利润是信息发展“第一阶段”的,是因为上述计算出的“100亿元”年净利润,
(一)仅仅是信息发展北斗数据资产在保险分润这一块的业绩;
(二)仅仅是800万台重点货运车辆市场,而全国数亿辆汽车全部换装北斗终端仅仅是时间问题
——截至2024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3.53亿辆,机动车总保有量达4.53亿辆
(三)仅仅是信息发展单北斗业务,而公司的“北斗自由流”、“车路云一体化”等核弹级业务尚未计算在内。
比如“北斗自由流”
根据信息发展2024年年报关于北斗自由流的相关内容,通俗地说,就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之前依靠“燃油附加费捆绑”的“高速公路收费模式”已经不适用了,海南省需要探索“新的收费方式”,于是,由上市公司信息发展控股的交信北斗(海南)科技有限公司(交通部参股)作为“唯一”核心技术体系提供方的“北斗自由流”项目,就出来了。
几个关键点:
1,信息发展控股子公司交信北斗(海南)科技有限公司(交通部参股),是海南省北斗自由流项目“唯一”的核心技术体系提供方;
2,海南省是一个试点,后期无疑会推广至全国;
3,这个方案试点好几年了,已经基本成熟,如年报中所说的“报告期内,北斗自由流的模拟计费准确率已经达到了99.99%,定位精度为约一米”;
4,海南封关政策已落地,意味着北斗自由流项目将加速推进。
注意:因为海南省是唯一一个全省级别的试点,而且已经用了好几年时间,因此,后期由信息发展主导的北斗自由流项目在全国普及基本上板上钉钉。而海南,无疑会率先落地。
特别是,政策已明确海南封关的时间点,这无疑会极大加速“北斗自由流”项目的推进——关于这一点,公司也给出了相应的判断:
信息发展控股子公司交信北斗“海南”科技有限公司(交通部参股)的公众号“交信北斗畅行服务”7月27日发布了文章《海南封关=什么?》,其实就是明确表示了由公司主导的“北斗自由流”即将迎来实质性的重大进展:
“海南封关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将全岛建成一个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在这个特定区域内将实现高度的‘自由’。
信息发展旗下交信北斗(海南)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海南自贸港战略机遇,致力于打造数字交通北斗产业标杆。依托北斗导航、车路云一体化和大数据技术,公司围绕《海南省车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加快布局智能交通核心环节,推动北斗在车联网、智慧物流、贸易便利化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南模式’,为全国智慧交通发展提供样板支撑”
综上所述,信息发展在2027年左右实现100亿元年净利润,存在极大概率。
本文标题中之所以说是99倍“补涨”空间,是因为:
根据浙商证券8月11日的研报,预计寒武纪2027年利润46.5亿元,而截至今日(8月25日)收盘,寒武纪市值为5793亿元,对应浙商证券上述研报中预测的2027年利润的市盈率已超过124倍;
而如上所述,信息发展2027年利润有望达到100亿元,截至今日(8月25日)收盘,信息发展市值仅124亿元。
寒武纪的主营业务是人工智能“芯片”,属于硬件;
信息发展的主营业务是人工智能“应用”,属于软件。
AI搜索结果显示:“在人工智能领域,软件方向的估值通常高于硬件方向。”
这意味着,基于上述对这两家上市公司2027年的业绩预测,如果当前寒武纪(硬件)的估值是合理的,那么信息发展(软件)目前市值对应2027年预期利润的市盈率应该高于124倍,信息发展目前的合理市值应该是:
100亿元(预计2027年左右利润)x124(市盈率)=12400亿元
目前(截至8月25日收盘)信息发展市值124亿,99倍补涨空间!
当然,寒武纪目前的估值有牛市氛围因素,当前的市值可能存在泡沫。
注:这个“99倍”是根据文中的逻辑得出来的一个客观数值,不是笔者凭空想象出来的。请审慎检索逻辑的严密性。
上述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