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 你这个问题非常关键,说明你已经开始看穿“猪价=股价”的表层逻辑。
答案是:短期不一定同步,长期才会趋同。 我给你拆开讲清楚这背后的三个层次。
一、短期:
股价 ≠ 猪价,而是“预期 vs 现实”的博弈
过去两个月猪价确实从 14 → 11.42 元/kg,跌了接近 20%,但牧原股价却稳在 52–55 元区间,原因是:
市场早就“预期到了这轮猪价下跌”,股价已经提前反映了坏消息。
股价的定价是“看未来 6 个月后的猪价”,而不是看今天的猪价。
——现在跌的猪价,对股价来说是旧新闻。
——真正影响股价的,是市场预期“未来是否见底反弹”。
而从 9 月开始,机构、研究员、养殖端的数据都在预期:
行业进入深度亏损区 → 去产能加速 → 明年春季猪价回升。
这就构成了股价的“底部锚定”。
二、中期:
牧原是“成本穿越者”,而不是“猪价跟随者”
牧原的核心逻辑不是赌猪价,而是赌“别人扛不住、它还能赚钱”。
比如:
企业
成本(元/kg)猪价盈亏线牧原股份
11.7略亏或持平温氏股份
12.3明显亏损新希望
12.5+深度亏损天邦科技
13.0大亏现在猪价跌到 11.4 元,意味着:
温氏、新希望亏损;
散户大量退出;
行业供给出清加速;
牧原的市占率正在暗中提升。
也就是说,牧原越稳,竞争对手越死。
这是为什么股价能逆势强势的本质。
三、长期:
资本市场在“提前押注拐点”
A股永远不是“看当下利润”,而是“看明年拐点”。
现在资金普遍认为:
猪价再跌空间有限;
去产能已经启动;
明年二季度可能迎来猪价反弹;
牧原明年业绩大概率回升;
港股上市、回购进度、消费化叙事在发酵。
所以牧原股价稳中有升,是典型的“反向筑底”阶段。
你会发现:猪价见底 → 股价先涨半年,这是整个猪周期的规律。
✅ 总结一句话:
猪价跌,行业在死;
行业在死,牧原在活;
牧原在活,资本在买;
所以牧原股价不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