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上旬华为苹果陆续发布新机,尤其是华为三折叠、苹果的折叠屏,消费电子的热潮里有很多新的投资机会,我主要是关注目前还在低位、还未爆发的,未来有明确增量业务的、有可能成为十倍股的标的。
周末梳理看了下精研的业绩说明会纪要,其实能看出很多行业发展的趋势来,MIM技术,精密结构件,叠加了消费电子、机器人、新能源车和AI算力服务器四个长坡厚雪赛道,一定是能走出来十倍以上大牛股的,目前来看,精研、东睦在产业端的布局还是不错的,业绩也在逐步验证,液态金属的宜安我还在观察学习。
精研一直没有大涨过,业绩反复miss,但是最近随着华为、三星折叠屏走过市场验证其,精研的业绩开始好转,出货量和产能都开始验证,在业绩说明里,虽然反复强调目前主要国货全球头部安卓机型,苹果26年的折叠屏想象力依然还在,苹果从iphone3开始到现在,实际上在原有系统上迭代并未有特别大的创新,折叠屏应该是苹果从乔布斯开始划时代的产品,有极强的标志性意义,销量预期不断调高,目前初步估算已经超过2500万台,以我对折叠屏的调研和了解,我认为苹果折叠屏全球销量可能会更高。在这种宏大叙事的背景下,折叠屏的增量业务,类似于铰链、屏幕,也会带来类似于英伟达CPO光模块、液冷供货量的极为强大的想象力,这对一直苦哈哈从事制造业的消费电子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契机,行业发展阶段到这里了。
从业绩说明会来看,精研未来的增长点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完整的覆盖了未来增量很大的四个赛道,消费电子、机器人、新能源车和AI算力服务器:
1、在金属板块,在原有 MIM 板块的基础上横向拓展精密结构件加工工艺;
2、在动力板块,短期内以折叠屏转轴组件业务、智能家居清洁电器用的电机齿轮箱组件带动产值的提升;长期布局了工业控制、汽车运动执行模块、机器人三大方向;
3、在散热板块,已经在储能、边缘计算服务器等方面取得量产;未来拓展在服务器、芯片等方面的应用;
4、在精密塑胶板块,主要开拓汽车业务;
其实在液冷这一波的涨幅里,市场并没有认可精研,精研把这块放到了散热模块,纪要里是这样说的:
公司散热板块已量产产品包括风冷模组、液冷模组,及配套的热管、vc 等子件,并与
边缘计算服务器、储能等多领域的行业品牌客户达成合作。
其实已经表明这块已经量产供货,液冷模组技术、产能、供应链是没问题的。
有个投资者问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之前一直传言的和英伟达的合作关系:
公司被多家机构称为 “英伟达在中国大陆唯一直接芯片冷却模组供应商”,为 GB300/B100 提供定制方案,且拥有 7 项联合专利。但公司 2024年 12 月公告称“散热业务对芯片公司未取得量产订单”,且合作处于“demo 阶段,落地不确定性大”。
公司回复的很谨慎:
公司散热板块液冷业务涉及产品为液冷模组、液冷板,开拓领域主要为服务器、储能等,并布局芯片、基站等方向,开拓的客户国内外均有。截至本问题回复之日,公司散热业务对芯片公司没有取得量产订单或者进行过量产供货。
这里其实想象力很大,公司这次的谨慎更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芯片级散热是未来的趋势,就看市场什么时候验证了,此前淳中科技也一直在博弈液冷和英伟达的合作,半年报前跌的很惨,半年报发布后,很快就连续翻了两倍,我还之前开玩笑的说,是不是淳中要收购英伟达了,怎么涨这么厉害。有时候投资这种事情,一定是博弈,事情确认后,就没有博弈的空间了,就像现在的CPO对于投资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至于和苹果的合作,基本上就是明牌了,公司回答的也很干脆,如下:
在 MIM 业务板块,公司主要为消费电子和 汽车等领域大批量提供高复杂度、高精度、高强度、外观精美的定 制化 MIM 核心零部件及组件产品。消费电子领域的终端客户覆盖北美、韩国、中国的头部品牌,汽车领域的终端客户主要包括全球 知名的汽车品牌。
这里其实就是覆盖了苹果、三星、华为这几个头部客户,而消费电子方面,这三个头部市占率非常高,这对精研未来的业绩是一种保障。
有个很明显的业绩验证,2025年受益于动力板块业务的发展,传动、散热类组件及其他的营收 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了 1.51 亿元,同比增长 70.27%。
苹果在下周发布新产品,折叠屏方面也会有新的消息确认,天风证券GMQ已经在提前吹风,应该是非常有期待的。
总之,看完精研的线上业绩说明会,对于消费电子这个赛道,精研和东睦都有期待,而且对于精研来说,消费电子的放量,会让公司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机器人等赛道,以业务养业务,是一种比较良心的发展模式。
今天就写这么多,一些投资记录,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