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产生更多的歧义,转发以下看法:
安费诺-康普交易传递了关于康宁两方面的信息。首先,市场愿意为规模化的无源连接资产支付溢价的战略控制价格-105亿美元收购康普通信系统(CCS)的价格约等于2024年销售额28亿美元的3.8倍,以及预计的15%以上的远期EBITDA倍数-因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联邦政府补贴的宽带铺设已将光纤丰富的基础设施变成了稀缺货币。这一基准有效地推高了整个价值链中光纤管道的价格,并凸显了康宁规模更大的光通信平台的内在价值。该平台在2024年创造了46.6亿美元的收入,并在2025年第二季度加速增长至60亿美元以上的年化运营率,同比增长41%。
其次,这笔交易重新调整了客户集中度,几乎肯定会扩大康宁的需求。康普公司生产成品光纤和铜缆,但历来从第三方供应商处购买玻璃预制棒和散光纤;康普和康宁至少从2020年起就一直在产能扩张和合规产品线方面展开合作。一旦并入安费诺,扩大后的买家将拥有更大的采购实力,但它仍然缺乏上游化学、拉丝塔和沉积技术,而这些技术正是康宁SMF-28级和弯曲不敏感光纤的特色。除非安费诺着手进行不太可能的绿地预制棒生产,否则康宁供应低损耗、高密度光纤的能力对合并后实体的端到端产品而言,将更具战略意义,而非失去战略意义。
潜在的需求前景无疑是积极的。GPU密集型 AI集群需要的光链路数量级比传统云机架高出一个数量级,超大规模企业正在提前数年预留产能;康宁公司本身已达成供应协议,承诺将其全球光纤产量的10%用于数据中心互连,并预计至少到2026年核心销售额将实现两位数增长。第二季度企业光纤销售额同比增长81%,证实了运营商渠道的库存拖累已转变为销量驱动的增长。在此背景下,安费诺的收购验证了周期的周期和持续时间,增强了卖方和买方在其康宁模型中承保多年光纤需求的意愿。
在估值方面,CCS设定了一个硬性参考点。康宁的合并企业价值接近23倍的过去 EBITDA,但这一倍数受到低增长显示器和特种玻璃业务的拖累。如果投资者将15倍的倍数应用于光通信的预期EBITDA(相对于CCS的估值而言较为保守),仅该部门的价值就将超过180亿美元,这意味着康宁其他业务的估值实际上远低于同行中位数。整体来看,如果管理层继续将光通信利润率提升至其Springboard计划中设定的20%的目标,并且市场普遍调整模型以反映人工智能驱动的光纤密度,那么市场就有重新评估 GLW的空间。
风险依然存在。垂直整合的安费诺可能会利用规模效应来压制零部件定价,或寻求部分后向整合,而需求的激增可能会吸引新的低成本进入者,从而可能限制康宁的定价能力。尽管如此,围绕玻璃化学、知识产权和工艺技术的壁垒依然巨大,而且目前该行业的产能受限。此外,运营商与BEAD和 DOCSIS 4.0升级相关的支出应该会使需求从纯人工智能周期中分散出来,从而平滑销量波动。
这笔交易对康宁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它肯定了光纤资产的持久性和稀缺性,标志着光纤密集型基础设施的持续资本积累,并确立了更高的交易估值底线。这些因素共同支撑了康宁光纤业务的倍数扩张,并佐证了该公司的论点:人工智能和宽带是结构性而非短暂性的驱动因素。只要康宁继续推进产能扩张和利润率提升的目标,那么由于对更大买家购买力的担忧而导致的回调很可能是机遇而非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