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feilai
 · 广东  

$众辰科技(SH603275)$

众辰科技机器人业务拓展来自DS的深度分析

1 战略布局与收购整合

众辰科技在2025年通过战略性收购,快速构建了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完整技术能力:

收购浙江贝托传动(56.67%股权):获取了行星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等精密传动装置的技术研发能力。减速器是机器人关节的核心部件,负责动力传输和精确运动控制。


收购江苏三木禾科技(51%股权):获得了高低压高性能驱动器、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及移动机器人模组的研发与应用能力。这使得众辰科技能直接提供机器人核心运动单元。

通过这两笔收购,众辰科技基本形成了覆盖“控制层(如PLC、变频器) + 驱动层(伺服系统) + 执行层(减速器、关节模组)”的完整技术链,实现了从单一部件供应商向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2 “控制+驱动+执行”技术链协同效应

众辰科技正致力于将其原有的核心产品与新收购的关键技术进行整合,以发挥“1+1>2”的协同效应。技术层级核心产品/技术来源/方式功能作用协同价值控制层PLC(小型/中型)、HMI自主研发扩充机器人的“大脑”,负责逻辑控制和运动规划与自有驱动、执行层产品无缝集成,提供整套解决方案驱动层变频器、伺服系统自有传统优势业务机器人的“神经”,接收指令并驱动电机精准执行为执行层关节模组提供动力来源,技术配套成熟执行层行星/谐波减速器收购贝托传动机器人的“关节”,降低转速、提高扭矩、保证精度与伺服电机集成形成模组,受益于内部采购和联合研发执行层机器人关节模组、移动模组收购三木禾科技机器人的“肢体”,即插即用的完整运动单元直接应用至机器人本体,是技术链的最终输出和价值体现这种垂直整合能力,使得众辰科技能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更具成本优势(内部协同降低设计、采购、生产成本),并形成更深的技术壁垒

3 目标市场与客户定位

众辰科技的机器人业务瞄准了当前高速增长的细分市场,其目标客户定位清晰:人形机器人及机器狗企业:例如你提到的傅立叶智能。这类客户需要高性能的关节模组和整套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众辰科技的伺服系统已可装备人形机器人,实现高精度控制。

工业制造巨头:例如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制造对自动化、智能化产线有巨大需求,特别是在搬运、检测、装配等环节,移动机器人(AGV/AMR)和机械臂应用广泛。

物流仓储企业:例如安徽合力(叉车及智能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电商和智能物流发展推动了对仓储自动化、无人搬运车(AGV)和分拣机器人的需求。众辰科技也看好AGV市场增长,并有低压伺服产品在研发验证。众辰科技的优势在于,其传统变频器、伺服系统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空压机、塑料机械、机床工具等多个行业,积累了深厚的客户资源。向机器人领域拓展,可以看作是对现有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和升级,为客户提供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进阶产品。

4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尽管机器人概念备受关注,但其对业绩的实际贡献仍处于早期阶段:营收占比尚小:公司已明确公告,截至2025年7月,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的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例不超过1%,对当前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这表明机器人业务更多是战略布局和未来增长点

传统业务支撑: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27亿元,主要来自变频器和伺服系统(同比增长19.5%),为前沿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

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公司2025年研发投入同比增加52%,显示出公司坚定投入技术开发,特别是在精密减速器、关节模组、移动模组及机器人业务上。

5 未来展望与潜在挑战

众辰科技的机器人业务拓展前景可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潜在机遇

行业风口强劲机器人产业备受政策支持,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环节。大型订单涌现

表明商业化进程加速。

产业链协同优势:公司能从核心部件到模组全面发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这比单一部件供应商更具吸引力。

全球化布局:公司正积极搭建海外销售网络

,未来有望将机器人解决方案推向全球市场。

主要风险与挑战

技术整合与人才风险:收购后的企业文化融合、技术团队整合与管理至关重要。

市场竞争加剧:机器人赛道玩家众多,巨头云集,市场竞争激烈。

短期业绩贡献有限:机器人业务从研发、验证到大规模放量需要周期,短期内难以取代传统业务成为核心收入来源。

客户验证与市场开拓:获得一线客户(如傅立叶、宁德时代)的认证并实现大规模采购,需要时间和持续努力。

6 总结

众辰科技通过战略性收购(贝托传动、三木禾)和内部研发延伸,快速构建了机器人领域“控制+驱动+执行”的全链条技术能力,其向机器人领域的拓展符合工业自动化升级和智能制造发展的长期趋势

尽管机器人业务当前收入贡献度较低,属于战略投入期,但其与传统主业产生的协同效应、以及瞄准的人形机器人、工业及物流市场潜力巨大。公司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直销渠道优势

也为未来机器人产品的市场化提供了良好基础。

关键看点在于:未来几个季度,公司能否披露更多与头部机器人客户(如傅立叶、宁德时代等)的合作进展或订单,以及伺服系统、关节模组等新产品收入的提升情况。这将是从“概念布局”走向“业绩兑现”的重要信号。

总的来说,众辰科技的这次转型是一次颇具前瞻性和野心的战略进军,但其最终成功与否,取决于技术整合、市场开拓和商业化落地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