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何纯在南国
 · 湖北  

这次预制菜风波,西贝老板的应对显然很有问题。

1. 回应太过于生硬

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价格贵,老板贾国龙没有低调处理,而是亲自跳出来强硬否认,还连用三个 “一定” 强调要起诉罗永浩,这种强硬对抗的态度,进一步放大了此次热点,引来更多人的关注。

2. 没有搞清楚消费者的心理

大家关心的是花高价吃的是不是廉价预制菜,而西贝老板却把 “预制菜” 当成贬义词去否认,试图划清界限,还执着于 “预加工不是预制菜” 的技术定义辩解,回避了大众对性价比和菜品真实情况的关切,让大家觉得西贝缺乏诚意。

3. 低估了网络大V的能量

罗永浩有很强的舆论影响力,贾国龙却以为自己能快速灭火,结果因情绪化表达和逻辑漏洞适得其反。回顾下罗永浩之前的多次骂战,这个人是越开怼越上瘾,不怕事情闹大,就怕事情闹不起来。只要骂战开打,不管结果如何,西贝的品牌必然受损。

4. 侵犯消费者隐私

西贝晒出罗永浩一行的消费账单,这一行为侵犯了消费者隐私,让其他消费者担心自己的信息也会被随意公开,引发了大家的抵触心理。

5. 弄巧成拙的自证

开放制作过程后,大家看到西贝的烤鱼是怎么做出来的,西兰花是如何有两年保质期的,然后西贝在很多消费者眼中的形象塌方了。

其实,大多数餐饮连锁店,或多或少都有预制菜,否则那么多店,如何统一质量和标准,提高效率,做好品控呢?即使在重视食品安全的欧美市场预制菜的份额也是逐年增加的。关键还是把预制菜标注清楚,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让大家有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