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忘记尼克Nick
 · 湖南  

$凯盛科技(SH600552)$
三年十倍不是梦,凯盛科技正在“折叠”未来和封装未来
“玻璃也能折叠?”
两年前,当凯盛科技(600552)把30微米UTG(超薄柔性玻璃)像A4纸一样对折180°无裂痕时,资本圈只把它当成实验室的“炫技”。
两年后,华为Mate XT、荣耀Magic的UTG盖板悄悄印上了“中建材系”字样,凯盛的良率也从50%爬到了80%+。市场这才意识到:折叠屏不是噱头,是渗透率的开始。是十倍故事的开始。
凯盛给自己定下军令状:2024–2026年扣非净利复合增速不低于180%、124%、90%,ROE从4%飙到6%+。即2026年净利将≥7亿元,而2022年只有1.4亿元,四年五倍;若再给40倍估值,市值摸到300亿元,较2023年低点40亿元已然七倍。
UTG二期、高纯合成石英砂、G8.5玻璃基板TGV技术、目前已经在国内大厂验证通过,钙钛矿封装玻璃,全是0→1的期权,随便一条线超预期,就能把“七倍”推向“十倍”。
弹性测算最诱人:
1. UTG:2025年全球折叠屏出货有望破1亿部,按60%盖板渗透率、凯盛50%市占、每片55元算,收入空间33亿元,毛利率60%,净利率30%,对应10亿元利润,给40倍PE就是400亿元市值。
2. G8.5基板:国内每年进口额超200亿元,凯盛合肥线若拿下30%替代,又是60亿元营收、6亿元利润、200亿元市值。
3. 钙钛矿封装:2027年GW级量产,单GW价值3×传统光伏玻璃,凯盛先发卡位,再送100亿元市值不是梦。
三条曲线叠加,2026年看到500亿元并非幻想,而2023年市值仅120亿元,三年四倍起步,彩蛋齐发即可冲击十倍。
当然,玻璃之路易碎:良率爬不上85%,华为随时转单;资产负债率77%,再烧50亿建线,财务费用吞噬利润;行业爆发延后,PE直接从40倍杀到15倍。
但高风险向来是高赔率的朋友——2019年宁德时代也曾被质疑“伪需求”,三年十倍后回头看,每一次质疑都是上车点。
凯盛科技,左手是国产替代最锋利的UTG,右手是0→1的钙钛矿封装,背后站着中建材“国家队”。
三年十倍的故事,写还是不写,市场正在用资金投票:
“折叠”世界,从一块玻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