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好运爆彭宋钱来
 · 湖南  

可控核聚变板块或可走成下周主线
从国内看,我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于10月1日取得关键突破——其主机首个核心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安装,标志着这一总重约6700吨的“大国重器”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据介绍,杜瓦底座落位安装完毕后,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部件研制和工程安装开启“加速度”。。根据计划,BEST将于2027年底建成。该装置建设的稳步推进,对于我国率先开展前沿聚变科学研究、验证未来聚变堆关键技术、持续引领国际聚变能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据光明网报道,该装置有望在2030年实现全球首次核聚变发电验证,为“点亮第一盏灯”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并启动社会招聘,注册资本高达150亿元,释放出国家层面加速推进商业化落地的强烈信号。更引人注目的是,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FEC2025)将于10月13日至18日在成都举行,预计将有全球千名顶尖专家齐聚一堂,业内普遍预期会议期间或将公布重大技术进展,进一步点燃市场热情。
国际层面亦不遑多让。日本重启核电计划,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集团与美国联邦聚变系统公司(CFS)签署超10亿美元售电协议;英国与美国达成核电合作新协议,将审批周期缩短至两年;瑞典政府宣布准备提供2200亿瑞典克朗贷款支持新建核反应堆。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加码核能布局,显示出对清洁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也为可控核聚变产业化提供了广阔前景。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能源领域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一旦实现商业化落地,或将如蒸汽机、电气化的出现一样,主导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航证券指出,聚变堆撬动万亿蓝海市场,推动中上游环节产业化提速:根据FIA的调查显示,高温超导、第一壁材料、低温系统、热交换器、真空室等一系列材料和零部件被多数企业视为装置的关键部分,而下游总装企业对氩和氲燃料、燃料循环系统、第一壁材料、特种金属等环节在未来的批量化供应仍有隐忧,上述环节的产业化进程值得关注。国内核聚变链主企业的招标建设将带动上游材料及中游加工企业共享行业初期高增长的红利,行业卖铲人将率先受益。
1)高温超导有望迎来市场空间倍增:由于核聚变功率与磁场强度的四次方成正比,高温超导具备的高磁场强度能为核聚变反应提供更高的功率上限。目前低温超导材料因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和成本优势,在超导市场中的占比超过90%,而高温超导带材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Conectus预计至2030年高温超导材料将占据全球超导行业25%的市场份额,YBCO高温超导带材在托卡马克中应用渗透率的提升和核聚变行业需求的增长将共同推动其市场空间的倍增,建议关注高温超导带材生产环节:永鼎股份、上海超导(未上市);核聚变用高温超导磁体系统组装环节建议关注:联创光电
2)包层模块为托卡马克核心部件:包层模块涵盖第一壁、氚增殖区和屏蔽块,其中第一壁直接面向高温等离子体的核心部件,是制约可控核聚变未来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建议关注包层模块第一壁板核心生产企业:国光电气中洲特材。随着未来托卡马克装置步入氘氚燃料聚变反应阶段,后续包层模块将升级为氚增殖包层以解决“氚自持”问题,这也是聚变堆能否实现商业化的核心,我们认为未来率先掌握高效产氚技术的链主企业将率先推动聚变堆向商业化迈进,行业进展值得持续关注。
3)钨铜偏滤器为未来主流方案:偏滤器的主要功能为排出聚变反应产生的等离子体污染和其携带的热量,其服役要求与第一壁相似,因此偏滤器的结构设计、高热流密度材料的应用、制造加工技术等多个关键要素缺一不可。钨铜偏滤器能满足高功率长脉冲的工程使用要求,是较为理想的方案,建议关注国内钨铜偏滤器核心供应商:安泰科技;偏滤器中热沉材料的性能决定了部件能否承受高热负荷及中子辐照,目前来看铬锆铜合金具备较大的应用空间,建议关注上游特种铜合金材料供应商:斯瑞新材
4)真空室具备较高的加工壁垒:真空室作为容纳等离子体反应的场所,其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功能安全性对聚变堆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凡的意义。由于聚变功率和腔体体积成正比关系,因此大型真空室的应用或为未来商业聚变堆的大势所趋。这也相应地对真空室的大尺寸、高精度成型加工技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工差要求,掌握相关加工技术、检测技术和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也将具备较强竞争优势,建议关注具备聚变堆真空室制造加工经验并与下游聚变堆总装客户深度绑定的企业:合锻智能;建议关注上游材料研发及锻件产品供应企业:派克新材久立特材
风险提示:个股取自中航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行业深度报告
可控核聚变技术及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关键公司融资进度或募投项目进
展不及预期、可控核聚变行业政策支持不及预期、可控核聚变技术路径迭代风险、资
本市场估值波动风险等。#核聚变# $合锻智能(SH603011)$ $安泰科技(SZ000969)$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