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锻造今年以来涨幅远低于其他入局人形机器人的汽车零配件公司的原因分析

用户头像
晴朗的红利小星尘
 · 上海  

$三联锻造(SZ001282)$ $精锻科技(SZ300258)$ $福达股份(SH603166)$

一、行业背景与市场表现

2025 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技术突破加速,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据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在 2050 年突破 5 万亿美元,远超汽车产业。国内政策明确人形机器人作为 “颠覆性产品” 的战略地位,深圳、北京、重庆等地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政策形成差异化支持体系。在这一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跨界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如减速器、丝杠、传感器等,推动股价大幅上涨。例如,双环传动(RV 减速器)、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江苏雷利(伺服电机)等公司股价年内涨幅均超过 50%,部分标的涨幅翻倍。

相比之下,三联锻造(001282)股价表现显著落后。截至 2025 年 6 月 13 日,公司股价为 27.32 元,较年初下跌 3.74%,同期汽车零部件板块涨幅达 12.6%,人形机器人相关标的平均涨幅超过 40%。这一差异反映出市场对三联锻造在机器人领域布局的谨慎态度。

二、核心原因分析

(一)业务布局差异:机器人业务尚处早期,技术落地滞后

1. 业务结构单一,机器人业务占比为零

三联锻造 2024 年营收 15.62 亿元,全部来自汽车零部件领域,其中轴类产品、转向节类产品分别增长 55.06%、62.46%,但高压共轨类产品收入下降 7.73%。公司虽设立机器人及航空部件研究院,研发行星减速器、丝杠、轴齿等产品,但截至 2025 年 5 月,丝杠仍处于研发阶段,连杆尚未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机器人业务无实质性收入贡献。

2. 同行技术突破与量产进展显著

双环传动:RV 减速器耐磨性提升 3 倍,已应用于小米 CyberOne 机器人,2024 年全球市占率达 18%,减速器业务毛利率 29.1%,成为重要利润增长点。

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传动精度达 30 弧秒(全球领先),开发出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微型谐波减速器,2024 年研发投入占比 12.80%,产能扩张至 50 万台 / 年,技术优势显著。

江苏雷利:伺服电机技术参数比肩日本安川,2024 年营收增长 14.38%,机器人业务订单量同比预增 300%。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储备不足

三联锻造 2024 年研发费用 8831.83 万元,仅占营收的 5.65%,显著低于绿的谐波(12.80%)、双环传动(研发投入未明确但业务结构更优)。公司虽强调 “技术积累深厚”,但机器人核心部件(如高精度减速器、丝杠)研发进展缓慢,缺乏专利壁垒和客户认证。

(二)财务表现分化:现金流恶化与盈利质量隐忧

1. 现金流压力显著

2024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 1.08 亿元,同比下降 201.27%,主要因应收账款增加(占净利润 477.06%)和存货备库支出上升。相比之下,绿的谐波双环传动等同行现金流健康,绿的谐波 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 15.6%,支撑其产能扩张和研发投入。

2. 盈利质量待提升

三联锻造 2024 年净利润增长 16.64%,但非经常性损益占比 4.56%(主要为政府补助),扣非净利润增速(24.80%)低于江苏雷利(3.53%)、双环传动(未披露但业务毛利率更高)。公司毛利率为 28.11%,同比下降 5.27%,反映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面临成本压力。

(三)市场预期与投资者情绪:技术落地不确定性压制估值

1. 机构持仓分散,市场关注度低

2025 年一季度,华泰保兴等基金新进三联锻造前十大流通股东,但整体机构持仓占比仅 31.48%,且无头部基金重仓。相比之下,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华富科技动能等基金一季度重仓双环传动绿的谐波拓普集团等标的,推动其股价上涨。

2. 研发风险提示削弱信心

公司多次在公告中提示 “技术突破不及预期” 风险,且未披露机器人产品研发时间表或客户合作进展,导致市场对其转型决心和能力存疑。而绿的谐波双环传动等公司通过量产计划、订单公告等方式明确技术落地路径,增强投资者信心。

(四)供应链地位差异:未切入头部机器人企业供应链

1. 与特斯拉等车企合作限于传统零部件

三联锻造特斯拉间接客户,提供 Model 3/Y 拉杆产品,但未涉足机器人领域合作。而双环传动绿的谐波已进入特斯拉 Optimus、小米 CyberOne 等头部项目供应链,订单可见性高。

2. 缺乏机器人领域战略合作

同行如均胜电子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双林股份优必选合作开发工业机器人,而三联锻造未披露与机器人企业的商务合作,技术协同效应不足。

三、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一)核心关注点

1. 技术突破进展:丝杠、行星减速器等产品研发是否进入测试或送样阶段,是否获得客户认证。

2. 订单落地情况:若公司能切入特斯拉优必选等头部供应链,将显著提升市场预期。

3. 现金流改善:应收账款回收与存货管理效率提升是缓解资金压力的关键。

4. 政策支持:关注公司是否获得地方政府机器人研发补贴或税收优惠,降低转型成本。

(二)风险提示

1. 技术迭代风险:若直线电机、液态金属关节等颠覆性技术突破,现有传动方案可能被替代。

2. 行业竞争加剧:人形机器人零部件赛道参与者众多,公司若无法快速量产,可能错失市场机遇。

3. 传统业务下滑:汽车行业需求波动可能影响公司基本面,制约机器人业务投入。

(三)投资策略

1. 短期观望:在机器人业务未实质突破前,股价缺乏上涨催化剂,建议关注技术进展与订单动态。

2. 中长期布局:若公司能在 2025 年底前实现丝杠等产品量产,并获得头部客户订单,可逢低配置。

3. 对比估值:当前三联锻造市盈率(TTM)为 29.49 倍,高于双环传动(24.23 倍)、绿的谐波(35.6 倍),需警惕估值回调风险。

四、结论

三联锻造股价表现疲软的核心原因在于机器人业务布局滞后、技术落地不确定性高,叠加现金流压力和市场预期分化。尽管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具备技术积累,但转型机器人赛道需加速突破核心技术、明确量产时间表并绑定头部客户。建议持续跟踪其研发进展与供应链动态,在技术验证和订单落地后再行评估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