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厂“工具箱”大揭秘:一口气看懂半导体设备全家谱,谁才是真·铲子?

用户头像
小红花88
 · 福建  

“就在9月12日晚,美国商务部又把23家中国芯片、生物公司拉进黑名单,还升级了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消息一出,大家才猛然发现:国产替代不是口号,是刚需。朋友问我:“光刻机、刻蚀机、CMP……听着像天书,到底买谁?”别急,今天就用菜市场大妈都能听懂的语言,把半导体设备全家谱拆给你看。记住一句话:芯片厂扩产=给卖铲子的送钱,我们投资就是找“铲子王”。
一、芯片是怎么造出来的?三步走,设备各管一段
别急,先梳理出一条流水线:
① 把沙子变成硅片——硅片制造设备
② 在硅片上“画画+雕刻”——前道晶圆制造设备(最复杂)
③ 把芯片切下来打包——后道封装测试设备

下面按这条线,挨个说投资逻辑和代表公司,结尾送一张“小白抄作业清单”。
二、硅片制造设备:铲子中的“第一铲子”
投资逻辑:硅片尺寸越大,芯片成本越低。国内现在主流还在8英寸,12英寸刚刚放量,谁率先拿到12英寸长晶炉订单,谁就是业绩暴发户。
代表公司:晶盛机电(长晶炉龙头,订单接到手软)、晶升股份(新秀,弹性大)、沪硅产业(做硅片本身,设备自产+外购,一体化故事足)。
三、前道三大核心机:光刻、刻蚀、薄膜沉积

1. 光刻机:最贵的“照相机”

逻辑:一台EUV卖10亿~30亿,全球只有荷兰ASML能造。国产替代先从“低端照相机”开始,技术迭代=估值溢价。
铲子王:张江高科(参股上海微电子,影子股龙头)、茂莱光学(镜头零部件)、福晶科技(激光光源元器件)。
2. 刻蚀机:芯片“雕刻刀”
逻辑:先进制程需要反复刻,设备用量翻倍;国产率已从20%提到50%,还有翻倍空间。
铲子王:中微公司(刻蚀一哥,机构标配)、北方华创(平台型,刻蚀+薄膜都能做,适合怕波动的小白)。
3. 薄膜沉积:给芯片“贴膜”
逻辑:3D NAND、先进封装层数越来越多,膜越贴越厚,设备需求指数级涨。
铲子王:拓荆科技(PECVD小霸王)、微导纳米(ALD新玩家,弹性足)、北方华创(又是它,平台型就是稳)。
四、辅助“水电煤”:抛光、清洗、量测
逻辑:芯片层数多了,表面必须像镜子一样平;只要工厂开工,抛光液、清洗机、量测机就得24小时连轴转,耗材属性=现金流牛。
铲子王:
抛光——华海清科(CMP设备+服务,double收入)、安集科技(抛光液,耗材,毛利高得像白酒);
清洗——盛美上海(单片清洗龙头)、至纯科技(批量清洗,订单爆发);
量测——中科飞测(国产量测第一股)、精测电子(面板检测跨界选手,估值便宜)。
五、离子注入:给芯片“打点滴”
逻辑:把杂质原子精准打进硅片,先进制程必不可少;国产率不到10%,替代空间最大。
铲子王:万业企业(收购凯世通,技术国内唯一量产)、北方华创(再次出镜,平台型就是设备界的“瑞士军刀”)。
六、后道封装测试:芯片“打包发货”
逻辑:先进封装(Chiplet、2.5D/3D)让封装厂从“贴胶带”变成“微缩盖楼”,设备价值量翻3倍。
铲子股:
封装设备——奥特维(键合机龙头)、光力科技(划片机,国产替代)、快克智能(焊线机,小而美)、新益昌(固晶机,Mini LED也用它);
测试设备——长川科技(测试机+分选机,订单排产到明年)、华峰测控(SOC测试机,毛利60%+)、金海通(分选机新上市,弹性大)。
七、小白怎么上车?一张“铲子王”清单收好
1. 求稳:北方华创(刻蚀+薄膜+离子注入,平台龙头)、中微公司(刻蚀)、华海清科(抛光)。
2. 求弹性:拓荆科技、微导纳米、芯源微、中科飞测。
3. 求影子股:张江高科(光刻机情绪龙头)、万业企业(离子注入稀缺)。
4. 求耗材现金流: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抛光垫)、至纯科技。
八、结语
半导体设备板块波动大,新手最好用“小跌小买、大跌大买、不跌不看”的节奏,别一把梭哈。今晚先把自选池建起来,等下一次“出口管制”新闻砸盘,说不定就是送钱时刻。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纯属科普,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上车请系好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