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超60个海外订单签订

用户头像
索比光伏网
 · 北京  

2025年光伏头部企业积极推进组件与储能双轨战略

中国机电商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为138.7亿美元,同比下滑26.8%,从细分产品来看,除电池片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外,硅片与组件出口额同比均大幅下滑

硅片出口额6亿美元,同比骤降54.2%,尽管出口量29.4亿片仍保持5%的微增,但“量增价跌”的矛盾已十分突出;光伏组件作为出口主力,则遭遇“量价齐跌”困境,出口额115.4亿美元(同比降 29.3%)、出口量120.5GW(同比降17.7%)。

尽管如此,中国头部光伏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全球化供应链布局与品牌积淀,仍在国际市场中斩获大量订单。从头部企业表现来看,索比光伏网通过官方信息调研发现,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通威股份阿特斯等十大头部企业,2025年以来已累计签署超60个海外重大订单,覆盖20GW光伏组件16GWh储能系统。呈现出“整体承压、头部领跑”的格局,标志着全球光伏市场已从“规模竞争”进入“技术+品牌+服务”的综合竞争新阶段。

光伏组件海外订单爆发:

晶澳8.41GW 领衔,爱旭、隆基通威共拓全球版图

据不完全统计,晶澳科技签约10笔光伏组件订单,共计8.41GW,其明星产品DeepBlue 4.0 Pro高效组件成为核心竞争力。从市场分布看,晶澳构建了新兴市场、成熟市场双轮驱动。

在中东市场,晶澳科技1月16日与阿联酋马斯达尔(Masdar)达成2.6GW组件供应协议,成为全球最大光储一体化项目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园的核心支撑。同时,在非洲、澳洲等地多个订单的落地,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新兴市场的先发优势。

爱旭股份三个吉瓦级海外订单,展现出BC技术路线的独特竞争力。公司在SNEC 2025及Intersolar Europe 2025展会期间接连签下吉瓦分布式与集中式项目,包括欧洲最大BC地面电站(340MW)和非洲最大BC地面电站(225MW)等高价值项目,彰显BC技术路线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BC组件在欧洲分布式市场的渗透率已超20%爱旭股份通过深入开拓欧洲等海外高价值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海外组件销售量占比超过40%,海外高价值市场占比持续扩大。

隆基绿能签约的9个海外订单,合计1.8GW,均为其旗舰产品Hi-MO X10系列组件。截至2025年9月,隆基BC产品单月产出约2.5GW,2025年上半年,HPBC 2.0组件出货约4GW,截至2025年4月,HPBC系列组件已累计出货30GW,储备订单规模突破40GW,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隆基预测,到2028年,BC电池市场份额将超过30%,到2030年将超过50%。2025年隆基加大BC产能投入,公司预计下半年BC自主产能将达到50GW,并通过战略合作新增10GW,总产能达到60GW。公司表示,到2026年底除了海外个别工厂外,公司国内工厂所有产品都会迁移到BC技术,BC产品在总体出货中的占比将达到50%,成为绝对主流。

通威股份签约9笔海外组件订单,总计1.7GW,在巴基斯坦、波兰等光照资源丰富的市场需求旺盛。

2022年,通威全面进入光伏组件领域以来,仅用三年时间,2025年6月26日,通威组件正式达成100GW出货,光伏组件产能目前超过90GW,市占率 8%。

储能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阿特斯、天合、晶科、东方日升海外储能订单激增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光伏组件头部企业积极推进组件与储能双轨战略天合储能、东方日升晶科能源阿特斯储能等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市场深耕,成功入围彭博社2025 年Q3全球Tier1一级储能厂商榜单,并在海外储能市场实现突破性增长,成为对冲组件出口压力的重要支撑。

阿特斯储能子公司 e-STORAGE签约6.45GWh储能系统订单,包括两个吉瓦级订单,项目覆盖欧美澳等核心市场。1月8日与哥本哈根基础设施合作伙伴(CIP)签署的 2GWh 苏格兰储能项目,是欧洲目前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之一,投产后可满足 25 万户英国家庭的高峰用电需求。

公司3月份与美国Aypa Power达成的1.8GWh订单,包含加州806MWh和德州998MWh两个项目。目前,阿特斯储能主打的SolBank储能系统,已在澳大利亚、美国建立了本地化产能,有效规避贸易壁垒。

晶科储能以3.58GWh 的亮眼订单量,彰显其在储能领域的强劲竞争力。公司自主研发明星产品蓝鲸液冷储能系统,业务版图已覆盖泰国、德国、中东、英国等多个国际市场。

6月份,晶科储能与希腊 Metlen 集团签署高达3GWh框架协议。9 月,在第二届中国—巴基斯坦B2B投资峰会上,晶科能源与多家巴基斯坦头部能源企业达成2.3GW光伏组件及储能系统合作意向,涵盖Tiger Neo系列高效组件供应、储能系统集成及大型地面电站开发。数据显示,2024年晶科在巴基斯坦的组件出货量达4.4GW,市占率超28%,连续多年稳居当地市场首位。

天合储能签约也超2GWh,6月份,其首个单体容量达1.2GWh的储能系统项目成功装船发运,正式启航奔赴智利,项目采用天合自主研发的 PowerTitan 液冷储能系统。

据悉,天合储能已在亚太地区(不含中国)新增超2.4GWh处于实施阶段的集中式电池容量,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天合储能将在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与南亚等地新增16GWh电池储能产能。

1月份,东方日升与巴西MTR Solar公司成功签署1GWh储能系统战略合作协议,东方日升将在未来两年为MTR公司供应先进的储能系统。据悉,东方日升储能年产能已突破15GWh,全球已落地超过400个储能项目。

在出口承压的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光伏组件与储能的协同发展成为新的增长引擎。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通威股份阿特斯、正泰新能、爱旭股份、一道新能等十大头部企业共计签订超60个海外重大订单。若需完整掌握以上企业签约信息、项目、规模、出口地等细节,可扫描下方表格二维码进入小程序,一键洞察光伏企业出口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