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速、高预期,博威合金进入价值释放期

用户头像
小新de投资笔记
 · 北京  

最近,在我关注的公司中,博威合金给了我最大的惊喜。8月至今,博威合金累计涨超45%,涨幅遥遥领先大盘。那应该如何看待暴涨后的博威合金呢?

上市公司的股价说白了就是主要由EPS(当期业绩)和PE预期(业绩预期)决定,正好透过博威合金这份半年报,能看到公司两者兼具。

先来看业绩,博威合金依然在高基数下延续了高增长。上半年,公司营收102.21亿元,同比增长15.21%,归母净利润达6.76亿元,同比增长6.05%。

业绩增长由新材料和新能源双轮驱动。其中,新材料收入同比增长23.8%,增长逻辑是投资人最喜欢的量价齐升,新材料销售量同比增长11%,用新材料收入/新材料销量,可计算出新材料单吨售价也从去年同期的5.86万/吨上升到今年的6.32万元/吨。

新材料的量价齐升,至少说明两件事,一是公司向AI、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高壁垒行业进展顺利。二是,AI等高技术领域给博威合金带来的产品溢价正在发生。

新材料进展顺利的同时,博威合金新能源业务也保持了稳健发展,虽然新能源4月份美国新产能才陆续使用,经历了产能爬坡,管理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但公司新能源净利润仍然同比增长3.96%.

如果说当期业绩的稳定保证了博威合金的估值下限,那么业绩预期则能抬升博威合金PE倍数,给公司带来更高的估值上限。

在发展预期上,博威合金兼具铜连接,液冷,商业航天等多线概念,并在每个热门概念上均取得了实际进展,想象空间巨大。

就以液冷概念为例,随着科技发展,众多领域对散热的要求愈发严苛。以数据中心为例,AI、高性能计算等技术的爆发式增长,传统风冷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液冷技术则凭借高效的散热能力,满足了 AI 服务器的高算力密度要求。

但液冷技术面临“材料瓶颈”,常规材料很难同时满足高导热、高导电性能以及在高温焊接后不起泡、不泄露的特性。博威合金是率先实现技术突破的企业之一,按照公司在上证E互动的说法,博威合金相目前已与全球多家第一梯队散热模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相关材料应用于多款顶级GPU散热方案中;公司自主研发的液冷铜管等产品也已成功导入多家头部企业算力服务器产品中。

液冷市场规模也极为庞大,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数据,2032年液冷市场规模有望提升至21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17.7亿元),2025-2032复合增长率33.2%。已经和众多头部客户实现合作的博威合金自然能分享液冷红利。

如此,业绩与预期兼具,博威合金的价值释放大概率还会延续。$博威合金(SH6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