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锂矿你得站在能源革命的高度

用户头像
股海行道
 · 江苏  

首先,我推荐一个B站的视频,链接如下,这个视频是让大家知道:AI化的另一面其实就是电力化。不仅仅只有英伟达是卖铲人,电力企业和锂矿企业更是卖铲人。

网页链接

这个视频里面提到一个概念,超级电力周期,这个词非常有意思,基本概括了我想说的主要内容。另外视频还提到一个现象,就是人类社会全面从化石能源朝着电力能源转型的大趋势,这一点也和我的认知完全一致。

很多人目前只看到新能源车,根本没看到整个图景的全部。

不仅是新能源车要用电,未来一切的交通设备都会电力化,这是一个大方向,只不过轿车是最容易的部分。下一个很可能就是卡车和货车,感兴趣的可以去搜一搜这两年电动卡车的增长速度。未来固态电池成熟,能量密度进一步提高之后,eVtol,直升机,飞机,轮船都会电力化。

除了交通设备的电力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AI和算力。算力中心不仅是需要大量能源,而且是需要大量的高质量能源,也就是要非常稳定的,电网波动很小,24小时永远不会中断的能源供应——而这样的能源供应必然是需要储能系统的缓冲的。这就是储能高速增长的大逻辑之一。

储能高速增长的大逻辑之二,就是配合风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否则这些清洁能源的成本再低也只能成为垃圾电。所以,清洁能源的比例越高,储能系统的需求也越大。

顺便说一下,我认为未来20-30年之内,太阳能的占比会快速上升,因为其实在是太廉价了,而且光伏技术还有可以进步的空间。太阳能的缺点是波动大,不稳定,这就需要大量的储能系统来打辅助。

有人可能会问,那核聚变呢,不是说核聚变才是未来吗?呵呵,真正熟悉技术细节的人都知道,核聚变眼下只是一个噱头,连概念都算不上。因为眼下连持续聚变反应都没实现,后面还有一系列的技术大坑和落地流程,比如等离子体控制,内壁材料,核聚变实验堆实现聚变,Q值大于1,Q值大于10,Q值具备商业化可能性,商业化实验堆,政府补贴下的商业化,第二代第三代反应堆,等等,没有30年核聚变不可能具备商业竞争力的可能性。你就慢慢等去吧,搞不好50年之后,这玩意儿还没彻底商业化落地,虽然能发电但是运营成本相对于太阳能完全没有竞争力。

上面说的电力化和储能系统,归根结底都需要锂,这是物理化学性质决定的,除非人类能发明出可以商业应用的金属氢,否则锂电池的地位就是不可动摇的。

但是眼光看得远,具体实现,所谓的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一步步往前走还是要紧盯脚下,不要因为星辰大海的未来过于耀眼,就在两三年后产能再一次过剩的失衡中,麻痹了自己。

万物皆周期,这可能是投资的第一性原理。

$赣锋锂业(01772)$ $天齐锂业(SZ002466)$ $中矿资源(SZ00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