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黄金(SZ002155)$ 尽管因为锑禁令导致国内市场短暂萎靡,这只是产能和现货短期出清的中间过程,锑的大方向不变。只不过现阶段,美国和外部市场供需矛盾更激烈而已,但是这也给我们打了一个样,那就是在这种激烈程度的行情下,锑概念会展现出怎样的爆发力:真的可以一年上涨600%!
出现这种大行情也没啥奇怪的,之前的锂、铀、稀土都经历过,锑也不过是刚刚加入这个俱乐部而已。和几个老前辈不同的是,锑的绝对稀缺性更极端,单就原料稀缺性而言,锂和铀还算不上稀缺资源,但是在风口上龙头股涨十倍甚至几十倍很正常。
即使稀土的稀缺性也不如锑,而且储量差一个级别,但是北方稀土的年度涨幅依然可以达到150%,估值可以上百倍。市场对稀土的冶炼估值不亚于资源估值,锑则是资源估值和冶炼估值双低迷,这难道不是市场的扭曲与错判。看看白银有色这种纯冶炼企业的估值,就可以看出市场对湖南冶炼产能估值有多极端,基本被当成了空气。其他国家真的只是缺锑资源吗?显然不是,中国不过是占据了30%的锑资源而已,我们真正拿捏美国的还是遥遥领先的锑冶炼加工能力,国内市场为何不对这种技术护城河进行理性估值?恐怕很难用正常思维解释吧!
炒股就是炒预期,“预期甚至优于现实”的A股概念股逻辑同样在锑概念上失效了,资产注入的预期则在湖南身上失效了。大家都在等待锑的新一轮行情,等待资产注入的尘埃落定,却忽视了“预期效应”在湖南身上完全失效的巨大反常。即便是同门师兄弟:华钰,那媲美稀土的高估值难道不是在靠着“强预期”支撑吗?
为何,屡试不爽的“强预期”逻辑单单轮到湖南就失效了?为何市场普遍高估值的垄断冶炼技术单单轮到湖南就失效了?资产注入这种强预期真的只能等到那一天来临才会被估值?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合理解释!
最关键的就是市场扭曲本身很难长期持续,随着国内存货消耗和冶炼能力的退出,即使不放开出口,我们内部市场的供需关系也会向外部市场靠拢,这就是资源稀缺性导致的必然结局。
一句话:资源与资源之间最本质的区别还是稀缺性,这是主要矛盾,其他的所有次要矛盾都决定不了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