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大笑堂
 · 四川  

$兆驰股份(SZ002429)$ 近期,全球半导体制造龙头台积电宣布与美国初创公司Avicena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生产基于Micro LED的光互连产品,旨在通过先进的光通信技术替代传统的电连接方式,为日益增长的图形处理器(GPU)高通信需求提供低成本、高能效的数据传输解决方案。
此举在业界引发高度关注,除了标志着台积电进军Micro LED领域之外,有可能成为Micro LED在光通信这一新兴领域应用前景的有力背书,也可望激励更广泛的产业链参与者加大在相关技术研发和商业化上的投入,从而加速整个生态系统的成熟。
更深一层观察,台积电押注Micro LED传递着两大信号:一是反映了Micro LED技术正逐步超越传统显示应用的范畴,朝向光通信应用等非显示应用延伸的趋势;二是体现了台厂在当前竞争格局下选择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实现“换道超车”的雄心。
Micro LED技术凭借其高亮度、高对比度、低功耗和长寿命等优越特性,在显示领域备受期待。多年来随着厂商的积极推动以及技术的持续创新,Micro LED逐步打开大型显示市场的应用大门,并开始在车载显示、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等中小尺寸领域展现出更大的潜力。但实际上,Micro LED的应用场景远不止于此,其在光通信、生物医疗、工业等非显示领域也大有可为,并已获得资本市场以及跨行业厂商的广泛关注。
1. Micro LED光互连技术生态正在形成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AI服务器报告》(了解报告>)显示,2025年AI服务器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且单位平均售价(ASP)贡献较高,产值有机会提升至近2980亿美元。同时,随着电信商及CSP大厂持续建设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互连(Data Center Interconnect, DCI)技术日益受到关注,预估2025年产值将突破400亿美元,年增14.3%。
从相关的两个数据可见,AI的蓬勃发展对算力和数据传输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然而,大型GPU集群等系统的整体性能越来越受到数据通信速度和能效的制约。AI模型的规模和复杂度持续增长,需要在众多处理单元(GPU、TPU等)之间快速移动和处理海量数据。而传统的铜基电互连在带宽密度、远距离信号完整性和功耗方面面临物理极限,难以满足AI加速器对传输速率的严苛要求。尽管光纤技术在长距离通信中表现优异,但在服务器内部、封装上芯片之间或机架之间的超短距离、高密度、低功耗光链路方面,则仍存在技术空白。
Micro LED凭借其尺寸小、潜在的高调制速率以及与硅基CMOS工艺的良好集成性,可以被制造成高密度阵列用于并行光通信,从而为此类短距离应用提供远超铜线的带宽密度和潜在的能效优势。换言之,Micro LED光互连技术为突破传统电互连的瓶颈提供了新的路径,有望支持构建当前互连技术难以实现的、更强大、更高效的AI硬件架构。
本次台积电的合作对象Avicena便致力于开发超低能量光链路技术LightBundle™,这是一项基于GaN基Micro LED创建的高度平行光学互连技术,可集成在各类高性能CMOS集成电路上。相较传统铜链路技术方案,LightBundle™链路技术具有低功耗、低延迟、高覆盖范围和高带宽密度等优势,适用于高性能计算系统(HPC)、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和分离式内存芯片间的互连,也适用于传感器、5G无线和航空航天等下一代链路领域。技术替代风险:传统激光方案(如硅光)仍在迭代,若Micro LED调制带宽(当前蓝光约400MHz)无法突破,可能限制高速场景应用quote。
商业化进度:引用7球友@广州阿水 指出,若两年内无法落地,短期仅限概念炒作。兆驰目前仍处研发阶段,需关注2025年流片进展quote。
竞争加剧:三安光电华灿光电等对手也在布局,且台积电可能扶持其他光源供应商quote。
总结
台积电微软谷歌英特尔的入场为Micro LED光通信提供了技术背书和产能支持,而兆驰股份凭借全产业链布局成为核心受益标的。短期需跟踪微软等巨头的量产进度,长期则需观察兆驰在芯片自主供应(如50G DFB芯片计划)上的突破quote。投资者可关注2025年Q4行业首批商业化案例的落地情况quote。兆驰股份minimicroLED什么时候开始生产兆驰股份在Mini/Micro LED领域的生产布局始于2018年,其子公司兆驰光元于当年启动Mini LED背光的研发,并逐步实现量产。截至2024年底,兆驰股份在Mini/Micro LED领域的生产情况如下:
Mini LED背光
兆驰光元已建成50条COB背光模组产线,成为全球最大的Mini COB背光模组供应商,产品覆盖三星、索尼、创维等国内外一线品牌。
2024年新增45条COB线体,产能持续提升,Mini LED背光产品在电视、显示器等领域广泛应用。
Mini LED直显
兆驰晶显的COB直显产品覆盖P0.5-P2.0点间距,2024年出货量占行业第一,应用于家庭影院、商用显示等领域。
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解决了COB直显的良率和显示一致性问题,推出LED一体机等新产品。
Micro LED进展
兆驰半导体在Micro LED领域构建了完整的智造创新链,但目前尚未大规模量产,处于技术研发和产品验证阶段。
综上,兆驰股份的Mini LED产品已实现量产并商业化应用,Micro LED仍在推进中。其Mini/Micro LED业务是公司LED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继续通过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张巩固市场地位。我有micro生产线,英伟达你来合作或者收购吧,哈哈哈哈,信不信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