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单”并不理想
里
作者丨王圆磊
编辑丨刘 欢
通过世界顶级体育赛事提升品牌影响力,已成为家电品牌们的惯用招数。
其中,海信与世界杯结缘颇深!
从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首次亮相,到2022年再次牵手卡塔尔世界杯,再到即将到来的2026美加墨世界杯,海信连续亮相绿茵场。全球顶级体育赛事助推海信一跃成为全球知名品牌。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同为海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信家电的名气要远低于海信视像,前者主营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白电”,后者则主营“黑电”产品电视。
在市场上提及海信,普遍都会率先想到海信电视,海信家电并未进入家电行业一流牌桌。
2024年11月,“80后”高玉玲接替“60后”代慧忠,成为海信家电史上最年轻且是首位女性董事长,这也意味着海信家电正式进入“80后时代”。
但要注意的是,高玉玲此时接手海信家电,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
早些时候,海信家电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成为高玉玲走马上任以来首份“考卷”,但“成绩”却并不理想。
报告显示,上半年,海信家电实现493.4亿元,同比增长1.44%,创下自2020年以来中报营收增速低点。
图源丨海信家电2025半年度报告
如果进一步分拆海信家电的业绩报告,很容易便能看出海信家电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
海信家电增速放缓,业绩承压
上半年,在绝对数值上海信家电的确在增长,营收493.4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44%,归母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增长3.01%。
不过,海信家电交出的这份“成绩单”并不被外界认可。若横向对比来看,海信家电依然处于下滑态势。
一方面是自身,对比2024年中期,海信家电营收同比增长13.27%、净利润同比增长34.61%,增长幅度远高于今年。
再往前,2020至2023年中期营收也均高于今年同期。增速放缓,业绩面临较大压力已成事实。
另一方面是大盘,上半年,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的强力拉动,国内家电市场展现出了超强增长韧性。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全国家电大盘(不含3C)零售额同比增长9.2%。换句话说,海信家电的增速未能跑赢大盘,要低于行业增速。
海信成立于1969年,旗下拥有海信视像、海信家电、三电控股、乾照光电、科林电气五家上市公司。2024年,海信全年营收达到2153亿元,同比增长6.5%。
其中,海信家电和海信视像是“主力军”,2024年,海信家电营收927.46亿元,净利润33.48亿元。同期内,海信视像营收585.30亿元,净利润22.46亿元。这两家是营收大头。
此前,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在海信客户大会上曾介绍,“海信继续朝着2025年3000亿元营收的高目标加速奔跑。”
要完成贾少谦的业绩KPI,作为头号主力的海信家电自然肩负着更大使命。但现实却很严峻,海信家电似乎已增长乏力。
成本上升、毛利下滑
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就整体业绩来看,海信家电493.4亿元的营收规模,在家电行业实属第二梯队。
简单对比,今年上半年,美的实现营收2523.31亿元,海尔智家实现营收1564.94亿,格力电器营收为976.19亿元。海信家电与第三名格力电器尚且存在“断崖式”差距。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营收结构。暖通空调是海信家电第一大业务,其次是冰洗产品。上半年,暖通空调业务营收236.9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到48.02%,营收同比增长4.07%,成为拉动海信家电业绩增长的主要业务。
海信家电暖通空调产品覆盖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在中央空调业务上,海信家电半年报披露,多联机业务市占率超过20%,稳居行业首位,覆盖家装、工程和新产业领域等。
在家用空调业务上,主打海信、科龙两大品牌。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海信空调在新风赛道占有率为全网第一,新风销额占有率43.9%,同比提升12.3%。
如果以此判断,似乎海信家电在空调领域的表现并不差。不过,若与大盘相比便不难看出差距。
要知道,上半年空调市场在“政策红利、价格战、夏季高温”三大因素刺激下增长强劲,空调市场零售量、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8.5%和24.9%。
并且,海信家电暖通空调的盈利能力也有所下滑,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增加了6.35%,毛利率同比下滑了1.56%。
总结来看,作为海信营收大头的“白电”业务,海信家电交出的这份“成绩单”很难称得上理想。
当然,海信家电在新风赛道的表现可圈可点,而新风空调市场又在高速增长,上半年线上零售额增长14.8%,线下零售额增长42.2%。受益于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海信家用空调有望得到持续提升。
高玉玲能否打好下一仗?
海信家电并非没有看到问题,给出的方案也“简单粗暴”——换人。
先是去年11月,高玉玲履新董事长后,由孙长春接任财务负责人,后者曾在旗下公司财务及相关岗位任职多年。
后是在半年报发布之前,引进行业“老兵”殷必彤。据第一财经报道,由殷必彤出任海信空气产业(筹)总裁,该部门主要负责海信集团与空调相关的产业和品牌。
殷必彤曾任美的集团副总裁、空调事业部总裁,这也被视为海信家电有意提升空调业务的重要体现。
而在半年报发布之际,海信家电再次迎来人事调整。一是新任董事长高玉玲兼任总裁,原总裁胡剑涌离任。二是将海信国际营销公司总裁方雪玉,提名为海信家电执行董事候选人。
连续的人事变动为外界传出清晰信号,海信家电的确在谋求改变,且要进一步提升核心产品空调的地位。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恐怕并不容易。
一则空调一直是家电行业的主阵地,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国内市场长期被美的、格力、海尔三家牢牢控制着。据GfK中怡康数据,上半年这三家在国内空调市场占比合计达到70%,这就意味着留给海信等品牌的市场空间仅约30%。
二是更何况还有小米这样的“新势力”虎视眈眈。据小米业绩报告,今年二季度,小米智能大家电收入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达到66.2%。其中,空调产品一枝独秀,出货量超过540万台,增速超过60%。
有强劲对手美的、海尔、格力在前,也有“新势力”小米紧追,对于海信家电来说,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此前,在代慧忠掌舵期间,海信家电业绩实现了稳健增长。作为对比,高玉玲有丰富的财务背景,但在具体业务上经验有限,因此能否带领海信家电再上一个台阶,还需要进一步观望。
参考资料:
1.海信招美的前高管入职,不甘被小米挤出空调前四.第一财经.
2.增速放缓后,海信家电“新掌门” 高玉玲如何破局?连线Insight.
3.920亿海信家电,女掌门谋局空调.21世纪商业评论.
推荐阅读
奥克斯上市突击分红超37亿,是要掏空现金储备?
任期倒计时2年,方洪波向小米开战
13年拉锯战后,美的狂甩格力2000亿
雷军带火“社恐总裁”,海尔周云杰“出道”的150天
制冷龙头“澳柯玛”营收、利润双降,资产负债率超66%
格力防线告急,小米誓要挖穿格力护城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