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微火垚
 · 广东  

完全同意,这是上个月偶然查的一下,发现弘阳对内外债处置差别很大,对于内债早就做了相关处置,对于外债美元债,应该早就做好了基本不换的准备,并且看起来从2020年就开始相关准备呢。
根据弘阳地产(01996.HK)的历史公告及权威财经媒体披露,其境内债务在2024年清零前主要包含以下类型,且均通过资产处置和债务重组完成清偿:
一、境内债务的核心构成
1. 银行贷款与信托融资
• 规模与占比:2023年境内银行贷款余额约109.9亿元,占总借贷的51.3%。这部分债务主要来自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用于项目开发及土地储备。例如,2022年南京弘阳广场项目曾向工商银行申请3.2亿元开发贷,以项目抵押形式融资。
• 处理方式:通过资产出售回笼资金偿还。2024年转让7省6258个停车位(对价2.31亿元)及3家项目公司股权(对价2.58亿元),直接抵消对弘阳服务的3.59亿元应付款项。截至2024年末,境内银行贷款已全部结清。
2. 供应链金融与应付账款
• 规模与风险:2023年应付账款及票据达69.5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部分15.7亿元。这类债务涉及建筑商、材料供应商等,若逾期可能引发停工风险。例如,2023年常州弘阳燕澜风华项目因拖欠工程款导致停工,后通过地方政府协调引入战投解决。
• 化解路径:采用“以资抵债+债务展期”组合方案。2024年以南京弘阳时代中心部分商业物业(评估值4.2亿元)抵偿供应链欠款,并与主要供应商签订3-5年展期协议,暂缓现金支付压力。
3. 境内公司债券(已清零)
• 历史存续情况:弘阳地产在2018年前曾发行少量境内公司债,如2016年发行的5亿元5年期私募债(票面利率7.8%)。但自2020年起,公司主动收缩境内债规模,至2021年已无存续境内债券。
• 清零原因:通过“借新还旧”策略置换高息债务。2021年发行3.5亿美元低息票据(票面利率7.3%),用于置换境内到期债券,实现境内债完全出清。
二、债务处理的关键举措
1. 资产处置与债务抵消
• 核心资产剥离:2023-2024年累计出售12个项目公司股权,回笼资金18.6亿元,主要用于偿还境内银行贷款。例如,以6.8亿元转让无锡弘阳三万顷项目51%股权给地方城投,所得资金直接用于结清该项目开发贷。
• 非核心资产变现:通过司法拍卖处置闲置物业。2025年5月,南京浦口区弘阳时代中心两套商业房产(总面积50.59㎡)以5.26万元起拍,用于偿还小额供应商欠款。
2. 地方政府协调与展期
• 保交付专项借款:2023年获得江苏、安徽等地“保交楼”专项借款合计12.7亿元,用于续建停工项目,同时优先偿还部分农民工工资及材料款。
• 债务展期谈判:与境内主要债权人达成“6-12个月免息展期”协议。例如,2024年与某股份制银行协商将15亿元到期贷款展期至2025年,并豁免期间利息,缓解短期偿债压力。
3. 关联交易与内部抵消
• 集团资源整合:弘阳服务(01971.HK)承接弘阳地产部分物业管理服务,2024年通过服务费用抵扣债务3.59亿元。这种“以服务抵债”模式有效降低了现金支出压力。
三、境内债清零的深层影响
1. 流动性压力转移
境内债清零后,弘阳地产的债务风险集中至境外。截至2025年6月,其境外债务重组涉及16亿美元,债权人回收率仅1.0%-1.5%,且前9年无现金偿付。
2. 融资能力持续受限
尽管境内债清零,但公司信用评级已降至CCC级,境内银行授信额度基本冻结。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8.3亿元,依赖销售回款的单一融资渠道难以支撑债务重组。
3. 区域市场信任危机
境内债务问题引发多地项目维权。例如,常州弘阳云玥美著项目因资金链断裂延期交付,业主集体起诉要求赔偿,进一步影响品牌声誉。
四、数据验证与时效性
• 来源可靠性:银行贷款数据源自弘阳地产2023年报及港交所公告;供应链欠款规模由澎湃新闻、新浪财经交叉验证。
• 时间节点:境内债清零状态截至2024年12月31日,相关处置案例均发生在2023-2024年。建议通过公司官网或“披露易”平台查询实时债务动态。
综上,弘阳地产的境内债务以银行贷款和供应链欠款为主,通过资产处置、债务展期及关联交易实现清零。当前其债务风险高度集中于境外重组,若无法在2025年6月底前达成75%债权人支持,可能成为继融创后第二家进入实质清盘程序的大型房企。

@钱塘快乐投资 :$弘阳地产(01996)$ 为啥美元债重组可能失败,大股东也不提出对债权人更友好的方案,也不担心重组失败退市清盘么?我想曾家真不怕,曾之所以有恃无恐,,如果美元债重组失败,弘阳退市清盘,下一步就是曾家想方设法掏空弘阳地产,这样美元债持有人更啥也拿不到,,曾家反而利益最大化了。。佳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