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对公司印象传统固件+BIOS业务,叠加AI+IDE二次增长曲线。
***固件+BIOS业务需关注几点:
1. 短期来看,Intel作为第一大客户,叠加美国政府收购intel以及国内intel业务政治性的收缩,所以中报解读里也提到了订单减少。个人认为后面intel业务占比会继续下降。作为对冲国内信创需求落地提升,国内信创本地化政治目标是27年完成100%,那么今年怎么也得完成个50%吧。固件和bios这块国内也就两家分着吃所以,后续注意定期报告里应收账款金额变化,政府信创结算周期比较长。
2. 长期关注国内x86架构的使用率情况。目前约为95%,后续RISC-V架构对x86架构占有率的影响。***这里注意,RISC架构是不要BIOS的。公司公开表面今年2月开始已经积极跟进RISC架构适配。后续密切关注RISC架构占有率及业务订单落地情况。
***AI+IDE业务:
1. Snap作为成熟海外业务,这块问题不大,客户粘性和保有量在那,同时和jetbrain的合作也比较顺利。中报从PB业务里的数据就看到,刨去汇兑损益还是稳健的。
2. eazydevolp国内版本,大范围的推广和转换应该从8-9月才开始。这块虽然有了个标杆落地,南海医院AI医疗档案项目,但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后续还是看鸿蒙生态开源和仓吉普及度,以及公司定期报告的披露。
3. 股权激励目标是否可以完成?这个不用担心,稍有资本运作和公司治理知识的就知道,这种激励都是经过第三方严格测算,已经内部有效沟通后才会发布。
***其他股权投资项目:
1. 昨天说的688光刻胶第一股,恒坤新材过会。这个只是PRE IPO阶段通过合资创投入了点小股份,权当增厚股权投资收益就好。而且半导体材料和公司发展路径方向不在上下游关系。
2. 上海兆芯,国资控股,卓易参与持股比例好像1%左右,具体可以自行查找,这个是完整的业务上下游关系,且在ipo审核过程中。上市后对于股权收益也是增厚的一笔。至于后面会不会和其他参股芯片概念一样被炒作,只能交给市场。
3. 之前摩尔线程上市,和而泰因为参股被炒作了,但是卓易给摩尔适配固件业务并没有上风口。目前,临近ipo审核结果前,会不会再次被认可,交给市场。
***最后说说对于管理层的一些看法:
实控人父亲也算宜兴前十的富商,建筑起家,享受了上一波老登经济的红利。但是有远见的是没有让子承父业而是大力支持实控人开拓新战场。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卓易信息的前世今生,怎么一步步上市的。同时口罩期间,卓易负责了宜兴很多的数字哨兵业务
有了经济和资源上的支持,只要自己不犯浑,假以时日,做大做强还是未来可期的。
该股持有一年,按照本人投资惯例,本周已经本金退出,只留利润翻滚。对此股分析也将一并封笔,该文供有缘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