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石油20年

用户头像
会计误工人员
 · 广东  

壳牌简介:

壳牌从1890年进入石油行业以来已经135年了,曾经控制世界石油市场的“七姐妹”之一,处于全球石油产业的顶端,2016年540亿美元收购BG集团增强了气天然气和深海领域的领导地位,2000年至今大概投资LNG成为全球最大的LNG私营公司。

DS的查阅的结果是:“美孚和壳牌是真正的全球油气领导者”,壳牌跟美孚都是油气行业“第一梯队”,“美孚的最强劲对手”,“全球性最强公司”。

1.产量

20年前的2004年壳牌的油气产量就达到了13.7亿桶,当年在跨国石油公司中仅次于当时的美孚和BP,世界排名第三,2004年中海油的石油产量只有壳牌的10%产量,另外壳牌除了上游E&P业务,还有中下游业务。甚至壳牌20年前的年产量是20年后的2023年的中海油的刚好两倍的产量体量,壳牌的确是油气行业的巨无霸存在。

不过,经过20年的变迁,中海油的产量从20年前的壳牌10%体量上升到了壳牌上游77%产量体量。

2.业务结构

自从2014年单独披露“Integrated gas”(天然气一体化)至今的11.5年来壳牌的主要利润来源依次是Integrated gas天然气一体化858亿美元,中下游617亿美元,上游415亿美元。

3. 桶利润

桶利润,中海油其实一直都以绝对优势和单位效益超越的。

即使中海油在2013年千亿收购高储量但也高成本加拿大油砂成了业绩拖油瓶好几年(近年改造后桶成本下降到了27美元左右),桶利润依然是绝对优势的。

壳牌的Integrated gas叫天然气一体化,包含了天然气的上游勘探&开采,也包括了中下游的气液化,运输和分销。

注意: 我在上一篇文章《油气行业经营指标2025H1》算的上游桶利润里特意备注了:“壳牌的桶利润包含“(一体化gas业务净利润+上游利润)/产量”,实际上是夸大了上游桶利润的数据跟同行对比,因为一体化gas业务包含了中下游的LNG气体液化,运输和分销。

下面拆分了壳牌历年的桶利润,2025H1壳牌上游的油气业务桶利润12美元左右,产量占比三分之二;一体化天然气业务产量占比三分一但桶利润比较高26美元。上游和天然气一体化上中下游加权桶利润16美元。

对比桶利润时,除了油价,需要考虑成本变化和天然气价格变化,比如中海油的成本过去12年持续震荡下降,而气价震荡上升趋势:

4.全公司净利润

4-1) 2004年布伦特和WTI平均油价只有40美元,当年壳牌的净利润185亿美元,是同期中海油净利润23亿美元的8.0倍;

4-2) 20年后的2024年布伦特和WTI平均油价79美元,当年壳牌的净利润168亿美元,同期中海油净利润197亿美元,已经超越了壳牌帝国的利润水平;

4-3)看2023-2024年平均80美元的油价时,壳牌的利润跟2004年40美元油价时的利润185亿是一样的水平,VS 2020年41美元的油价时亏损197亿美元,这也说明了过去20年的油气行业成本通胀上升。

4-4)2025H1的油价跟2018年和2021年的油价差不多都是70美元左右,2018年中海油利润75亿美元VS壳牌利润244亿美元; 2021年中海油净利润100亿 VS 壳牌利润175亿;2025H1的中海油利润99亿美元 VS 壳牌85亿美元 ,发现变化规律了吗?

规律就是几乎一样的油价70美元时:壳牌的利润从2018年的244亿美元下降到了2021年的175亿美元再到2025H1的85亿美元,利润持续稳定下降; 而同一时间,中海油得利润从2018年的75亿美元上升到2021年100亿美元再到2025H1的99亿美元,规律就是明显的东升西落。

其实,中海油的上游业务利润,在2023年开始就连续超越了壳牌的上游油气+天然气一体化的上中下游业务利润综合。

5.资产负债表健康程度:

5-1)净现金:壳牌拥有正数的净现金,那是20年前的2005年,之后一直是净有息负债的状态,2025H1的净现金是-354亿美元,

VS 对比同行中海油在2013年千亿收购加拿大油砂后叠加极度低油价有几年的净有息负债状态,但在2018年后就变成了净现金的状态,即使2019年开启的“七年增产”背景下资本开支大幅度增长截至目前带来增产63%,和2019年以来至今大整体大概50%的派现率情况下,净现金增加300亿美元到了324亿美元。

壳牌最近两年半的利润已经被中海油超越,但净现金而言,中海油多了678亿美元。

5-2)”快速偿债后剩余的净金融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金融资产-所有债务,从“快速偿债后剩余的净金融资产”这个维度看,壳牌-803亿美元 VS 中海油的+37亿美元,相差840亿美元,

可以简单地说,在七八十美元的油价时,海油目前盈利能力跟壳牌差不多甚至海油更好一些,但壳牌的资产负债需要增加678亿的净现金+125亿流动资产时的质量才能等于今天中海油的资产负债表质量。

6.资产效率

2025H1的ROE, 中海油8.8% VS 壳牌 4.6%,但中海油的大量净现金拉低了ROE而壳牌的大量净有息负债在好的光景时放大了ROE,

把他们的净现金都折算为0相对一样健康合理的水平时,中海油ROE可以12.5%,而壳牌的ROE变成3.9%,中海油的ROE在同样杠杆时资产的效率是第一梯队壳牌的3倍多。

ROA也是类似逻辑,2025H1的ROA,中海油6.2%,壳牌2.2%,中海油的好了快3倍,

如果这算净现金为0时,中海油的ROA7.8% VS壳牌2.0%,中海油的单位资产的产出效益是行业第一梯队第二名公司壳牌的4倍。

总结:

A. 产量:壳牌过去20年的上游产量在高位平台期停滞甚至有些收缩,而中海油的产量从壳牌的10%到了今天的77%;

B.桶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海油的2013年收购油砂后消耗拖油瓶成本和负债后,近年的成本修复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都是华丽180度的转身,而壳牌也540亿美元并购BG公司维持它的规模不然规模可能下降更快,壳牌还在修复它的净现金和”快速偿债后剩余的净金融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金融资产-所有债务),路漫漫其修远兮;

C.资产效益。从ROE或ROA,到成长的动力,到内在驱动的自我迭代下降到中东以外最具国际成本优势,到行业最高桶利润,再到行业无法比的资产负债表,和持续的优质增产动能,从这些指标看,我在质疑DS的第一梯队只有美孚和壳牌中海油从这些指标都是碾压性优势应该排第几?

一个小小的发散:最近20多年,东边的制造业从日常到家电汽车等,都具备巨大的成本效率优势但大多都没有品牌溢价带来超额利润,这不是奢侈品或品牌可以带来溢价率的产品,这是同质类产品,中海油有东边的卷王特质,这个行业的“第一梯队”或“最强”等光环加持并不能带来超额利润,也不能解决自身资产效率问题和亚历山大的债务问题,连行业第一梯队的天花板都活着这样,那谁才能活好?新时代的卷王?

风险提示:世界金融经济悬崖恶化,欧佩克+今年累积恢复增产200万桶的宣言和通道等等可能影响大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