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玮科技2025年半年报分析

用户头像
搞投资的邓肯
 · 四川  

一、关键信息提炼

25年半年报,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5.64%,净利润6519.81万元,同比增长6.56%,扣非5479万,同比-2%。其中Q2营收1.19亿,同比3.38%,环比9%,扣非0.27亿,同比-5%,环比-0.86%。毛利率维持在44%左右,净利率维持在28%左右。总资产、净资产同比基本不变。

短期负债增加三千万,资产负债率9.25%,同比增加了2.8%,但整体还是很小。其余资产负债表条目变化不大,仍然清爽和稳健。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硅酸钠、浓硫酸和硅胶等。报告期内,公司采购这三种原材料的合计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为 31.66%。硅酸钠价格目前在底部,产能从过剩往平衡发展,价格可能小幅反弹。浓硫酸是电解铜生产的副产物,产能长期过剩,预计价格比较稳定。硅胶价格预计比较稳定或微升。

二、发现问题及公司解答

1、三费里面,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2%,为什么?

答:主要是员工薪酬增加,因为人多了,还有咨询费增加,因为申请更多的政府补助。

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409万,同比-26%,为什么呢?半年报解释主要是本期收到税费返还减少和支付的各项税费增加所致,可以和公司进一步确定。

答:去年同期马鞍山项目产生了八九百万的退税,今年没有了,主要是这个原因。

3、资产减值损失从7万到了17万,同比143%,半年报解释主要是本期存货发生跌价准备增加所致,为什么存货跌价准备增加?

答:主要是存货增加加上有些品类的产品价格下降。

4、公司重点募投项目“年产 2 万吨超细二氧化硅系列产品项目”现在什么状态?预定可使用状态什么意思?预计产值多少?利润多少?

答:马鞍山项目、湖南三A项目已经投产并产生销售,马鞍山项目预计按每年30%分期达产。2万吨*18000元/吨=3.6亿,净利率按28%算,预计产生1亿净利润。

三、投资逻辑梳理

1、公司是中国纳米二氧化硅功能性应用领域的领军企业,最大供应商,特别是在消光剂这一细分赛道上是无可争议的国产龙头。其地位是通过技术突破实现进口替代、获得下游高端客户认可、构建完整技术产业链而确立的。它不仅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化工巨头同台竞争并占据重要份额,还通过产品线的多元化拓展,不断巩固和提升其作为“纳米二氧化硅平台型公司”的行业地位。

2、公司是制造型公司,所在行业主要是和国外巨头竞争,国产替代的逻辑很硬,经Deepseek估算,市占率仅10%左右,市场空间巨大。

3、公司掌握了从硅酸钠到二氧化硅溶胶,再到最终纳米二氧化硅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技术。其核心技术在于对纳米二氧化硅的孔径、粒径、孔隙率、表面改性等方面的精确控制,这直接决定了产品在最终应用中的性能(如消光效率、透明性、手感等)。 这种技术积累和生产工艺know-how构成了较高的行业壁垒,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超越。

4、公司的产品被称为工业味精,对单一客户来说量可能不大,但是关键原料,一旦选中不会轻易更替,而且公司还会与客户共同研发,为客户定制,深度绑定,造成公司业绩不太可能大幅回撤。客户分散,集中度低,基本盘较稳。

5、公司财务清爽、简单,没有漏洞,风险很小。

6、公司现在主要面临两大变化:1、产能提升:马鞍山项目在24年投产,25年就算产能达到30%,能带来1.2亿营收和3300万利润,如果按24年一年1.23亿扣非来算,25年可能就是1.56亿扣非,增幅27%;2、产品提升:公司以消光剂为核心,不断向其他应用领域拓展。开口剂和防锈颜料在 2024 年度的销售较上年同期呈双位数增长,有望成为 2025 年重要增长点。

7、公司下游客户行业丰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蹭上热点,7月1日的大涨可能因为蹭到了军工概念。

四、总结

公司行业地位稳固,市场潜力大,技术壁垒强,下游客户分散,财务风险小,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基本持平,但也面临着比较大的变化,主要是大的产能落地和产品拓展到新的领域。估值和图形上看,目前市值37.66亿,PB=2.34,PE=27.11, 整体市值已经逼近刚上市的时候的历史最高点,图形上看也在高位构筑了一个小平台,这个时候是可上可下的,新进的我觉得不可进了,在里面的可以再拿着看看,跟踪新产能消化情况。如果畏高,可以适当走点把成本做低。现在业绩还没释放,我也还有20个点的利润垫着,我觉得可以继续持有,随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