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飘,迟早要挨刀。8月13日~15日,参与了合兴转债的终极末日轮,我又双叒知识付费了
关注到合兴转债这个标的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有位前辈分析了一种化债的可能,即:转债停止交易的最后3天转股期,若合兴的股价能适度拉升则可完成闪电化债。
转债越接近临期其价格就会越向债底(到期赎回价)和股底(转股价值)二者之间的较高者回归。末日轮中,若债底远大于股底,此时转债价格无限趋同于到期赎回价,转债持有人要么直接卖出,要么等到期赎回,由于个人投资者需要交税,所以略低点卖给免税的机构投资者是理性的选择。若股底大于债底但又够不到强赎门槛,此时转债价格会迅速向股底收敛,溢价率大幅降低(俗称杀溢价),当溢价率接近于零时,若股价极速上涨转债就会出现负溢价,从而促进转股。这一特性在转债生命期的最后三天最为极致,此时转债停止交易完全丧失流动性,也就是说此时转债价格完全锁定于到期赎回价,正股价格的变动,零损耗地转换为溢价率的变化!
去年的鹰18转债就是通过这一机制完美地完成了临期化债,从此江湖上开始流传着“老司机”的传说。而此时合兴的情况更极端,整个末日轮债底和股底几乎相等,而最后三天转股期转债停止交易,这相当于把所有债主关进了小黑屋用deadline逼其就范,此时只要股价高过3.1×1.08=3.35元就能逼迫个体户转股,而股价高过3.1×1.1=3.41元时机构投资者转股也将有利可图。若合兴转债能完成这一壮举,那么它将超越山鹰成就另一个江湖传奇,想想都挺兴奋的
恰此时,合兴包装在12日盘后发布了一则回购公告似乎更加坐实了这一推测,5月16日的回购方案迟迟未见动静,原来阴招留着这儿呢!于是乎市场闻风而动,我也成了其中一员,于13日买入少量正股,指望坐等庄家拉升,见证奇迹!
到8月15日,一切尘埃落定,预期的强力拉升并没有出现,最终也不得不割肉离场。既然缴了学费,那就总得有所收获吧,总结下来有几点:
1.高估了庄家化债的决心和控盘能力。当12日盘后发布回购公告时,应该说还是很有效果的,故13日套利资金涌入,早盘高开,最高涨到3.49。但这一局面并没稳住,最终收在3.42仅比前日上涨1分钱(还是靠尾盘拉升的),但即便如此还是实现了1450万的转股。14日大A普跌,加上前日转股的卖盘,正股更是一蹶不振,股价跌至3.38。到今日即使大盘反弹,但已于事无补,套利资金割肉离场,股价进一步下跌至3.36。
2.低估了末日轮散户债主们转股出逃的心理阈值,事实上自进入末日轮,溢价率收敛至0%附近后,从8月5日——8月12日,已经有9500万转股,形成持续的抛压,从而压制股价上行。
3.我在8月13日以3.41元价位买入正股,现在看来安全垫严重不足。由于税的因素(利息税20%,到期赎回扣税后债主只能得到108元),实际上只要转股后能以3.35以上的价格卖出都是有利的。所以,高于3.35的买入价都会面临转股踩踏的风险。
4.最后,可能也是最荒谬的一点,也许我们都误解了庄家的真实意图。自始至终,庄家都没有想过拉升股价,对他们而言,维持股价稳定在3.41元上方才是他们的如意算盘。从下图看,12日价格主要运行区间恰恰是回购的价格3.41-3.42,而此前正股10日均价一直维持在3.45附近,所以回购并非为了拉升,维稳才是其本意。至于12日盘后的那则公告,只是按监管要求不得已的行为。哎,谁叫你们一直憋着坏迟迟不动用这笔回购资金呢?!
曲终人散,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引以为戒!
此外,我在《极限末日轮套利的逻辑分析》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套利行为的理性决策模式,欢迎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