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上一轮牛市最终逆袭的券商股

用户头像
股海新辰
 · 江西  

核心案例:西部证券 (002673.SZ)

西部证券(002673.SZ) 是一个非常典型且极具代表性的“开始涨幅落后,但最终逆袭大涨”的案例。

1. 为什么说它“起步落后”?

在2014年11月至12月券商板块的第一波暴力拉升中,龙头是光大证券(601788.SH)华泰证券(601688.SH)中信证券(600030.SH) 等大型券商。

时间点:央行在2014年11月21日晚宣布降息,正式点燃了金融板块的行情。从11月22日到12月底,券商板块集体井喷。

龙头表现:在此期间,光大证券涨幅超过150%,华泰证券涨幅接近120%,中信证券涨幅也近100%。

西部证券的表现:同期,西部证券的涨幅虽然也很大(约80%左右),但相对于上述龙头,其涨幅排在板块的中后位置,并不突出。市场资金首先追捧的是资本实力雄厚、业务全面的大型券商。

2. 为什么它能“最终逆袭”?

进入2015年后,市场风格发生微妙变化,西部证券开始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并开启了惊人的逆袭之路。

高弹性基因:作为一家中型券商,西部证券的流通盘相对较小(当时约20亿股左右),股价弹性远大于千亿市值的大型券商。一旦有资金推动,上涨速度极快。

业绩高弹性:牛市中最受益的两项业务是经纪和两融。西部证券的经纪业务占比较高,且主要集中在牛市情绪高涨的A股市场,其业绩对市场成交量的敏感度(贝塔值)极高。市场预期其业绩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互联网+”概念加持:2015年是“互联网+”概念最火爆的时期。西部证券同花顺等金融信息服务商的合作,使其也沾上了“互联网券商”的概念,吸引了大量炒作资金。

高送转预期:当时市场对高送转题材炒作非常狂热。西部证券凭借较高的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成为了高送转的潜在标的,进一步增强了其吸引力。

3. 逆袭的最终表现(数据对比)

让我们用数据说话,回顾一下从牛市起点(2014年7月底)到券商板块峰值(2015年4月底左右)的涨幅(前复权价格):

西部证券 (002673):股价从 ~12元 附近最高涨至 ~82元(除权前),最大涨幅超过580%

光大证券 (601788):从 ~9元 最高涨至 ~38元,最大涨幅约 320%

华泰证券 (601688):从 ~9元 最高涨至 ~32元,最大涨幅约 255%

中信证券 (600030):从 ~12元 最高涨至 ~38元,最大涨幅约 215%

券商板块平均涨幅:普遍在200%-400%之间。

结论:从最终的整体涨幅来看,西部证券毫无疑问地从第一波的中后排名,逆袭成为了2014-2015年券商牛市中涨幅最高的股票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涨幅榜首。其走势完美诠释了“跌得深、弹得高”的高弹性特征。

其他潜在候选

虽然西部证券是最典型的例子,但还有其他一些券商也有类似后来居上的特征:

东方财富 (300059):严格来说,它当时不属于传统券商板块,而是“互联网券商”概念股。它在牛市初期涨幅并不如传统券商,但随着“互联网+”概念的疯狂炒作,其后期涨幅巨大,成为了那轮牛市中最耀眼的明星股之一,涨幅远超所有传统券商。

国投资本(原名:国投安信、中纺投资,600061):这家公司比较特殊,它在2014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注入了安信证券的资产。因此,它的股价爆发节点与其他券商不同,是在重组方案明确后开始连续涨停,走出一波独立的、爆发力极强的行情。

所以,开始涨幅落后并不代表什么,甚至是主力有意为之。

其二、留意合并重组概念的券商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