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钢拟回购不超过10%股权,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市场空间非常大

用户头像
IPO早知道
 · 上海  

在王东看来,找钢集团当前的市值与公司的实力及行业影响力不匹配。

据IPO早知道消息,找钢产业互联集团(以下简称“找钢集团”,6676.HK)于9月29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当日决议行使购回授权,拟在公开市场以现有内部财务资源以最高价每股A类股份10港元购回不超过107,109,236股A类股份

显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以及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可,为此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公司的信心,并提升投资价值。

事实上,根据找钢集团8月27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找钢集团今年上半年在核心业务增长、国际化战略推进、多品种及全面AI化方面达成阶段性目标——譬如,今年上半年,找钢集团国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8.9%至3.4亿元,交易吨量同比增长58.0%,毛利同比增长90.5%;同时,今年上半年非钢铁行业交易额同比增长23.0%至2.1亿元。此外,得益于集团AI战略的展开,找钢集团上半年AI商业化实现突破并通过AI大幅提升了公司运营效率。

可以期待的是,随着新业务的快速增长,国际业务的迅速发展,非钢领域新品类的不断拓展,以及AI商业化的进一步加速,找钢集团继续朝着全球最大的AI产业互联网平台迈进

不久前,找钢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东,董事会秘书孟龙向「IPO早知道」等分享了找钢集团最新的业务发展情况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王东强调,找钢集团当前的市值与公司的实力及行业影响力不匹配。“等到找钢实现规模化盈利后,大家才能真正意识到产业互联网平台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此外,政府也非常鼓励支持我们这样的平台。”

孟龙进一步指出,随着今年全年业绩乃至明年业绩的公布,其认为公司会有一个估值回归的过程。

找钢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王东

以下系王东、孟龙的分享精选:

Q:找钢从成立到IPO经历了13年,但其实诞生于那个时代并且真正走到今天的B2B企业并不多,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王东:在我们创业的时候单做钢铁的就有300多家,到今天所剩不多。

我觉得这个现象很正常,To B是一门需要耐心的生意,“烧钱”没有用,所以我们只能做一家“慢公司”——慢公司不好的地方在于很难通过资本快速膨胀起来,但好处是比较踏实比较稳健,每年都在进步

Q:上市之后的股价还是有一定波动的。

王东:首先,股价对我们的业务基本没有影响,我们的业务发展是一年比一年好;其次,上市后这半年我们相对还是低调、不怎么对外发声;第三,我们一些非常早期的投资人遇到基金到期等不可抗力,所以他们不得不做一些退出的动作。

事实上,随着大家对To B平台的商业模式更进一步了解,找钢实现规模化盈利后,大家真正意识到产业互联网平台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此外,政府也非常鼓励支持我们这样的平台。

整体而言,我们的市值和我们实际的实力和行业影响力是不匹配的,但我们也很有耐心,我们的业务发展是非常好的。

孟龙:其实我们很多业务的进展还没有反映在今年上半年的财报里,譬如我们整个国际化的增长、加工厂的投产、跨品类的突破、稳定币的布局等等。随着今年全年业绩乃至明年业绩的公布,我认为会有一个估值回归的过程。同时,找钢处于一个盈亏平衡点,我们平台化运行这么多年第一次做到一点,这也需要随着我们业绩的释放慢慢被市场接受。

另一方面,接下来还会有很多对标的企业出现——MRO领域的B2B平台京东工业刚刚拿到上市备案了,它的估值是相当高的;物流领域的满帮这几年也一直做得很不错,股价也有一个很大幅度的上升。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讲,我们认为找钢现在的股价都处于一个低点,而且处于一个被绝对低估的状态。

Q:接下来的增量主要来自于哪里?

王东:未来找钢主要有三个增量:第一、国际化。我们国际化业务单吨的毛利特别高,而且(出海)这个机遇将会持续好几年;第二、跨品种。利用我们在钢铁行业积累的优势进行跨品种经营,说白了就是给我们的用户提供综合物资服务;第三、AI。AI的提效和降本。

Q:为何能顺利实现从钢铁到“非钢”的拓展?

王东:我们的战略非常清晰。举个例子,京东最早只做3C,当3C成为一个大品类后京东才开始扩展至图书等其他领域;亚马逊也一样,一开始亚马逊只有图书,后来逐步拓展到玩具、音像等领域。并且,一开始的拓展其实不是那么顺利的,但亚马逊和京东的扩品类都有支撑点,即以物流、仓储作为支点来扩张。

对于我们找钢而言,我们的支撑点是客户——钢铁是我们客户采购量最大品类他们最在意这个。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丰富我们的供应资源、提高我们的匹配效率,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品类拓展这一步

Q:对海外业务的规划是怎样的?你们一直在提“在海外再造一个‘找钢’”。

王东:这只是一个激励团队的口号,要是(海外业务)真能做到找钢今天的体量那不得了了。

我们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钢铁工业的出海品牌,现在我们在做第一步、供应链服务,我相信三年后我们会非常知名。我期待的是,三年后任何一家中国企业在海外接一个项目,或者在海外设一个厂,当他们想要购买钢材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找钢国际”,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目标。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