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门捷列夫学徒
 · 重庆  

简单更新,上周热点复盘和本周交易思路(仅代表个人观点和思考):
1、周末最大的热点肯定是information报道的立讯精密和openAi,周一肯定是大高开,从我个人的交易策略来讲这种是肯定不会追的。这种事一般是有一方故意泄露给媒体的(合理推测不是openai),xzw更高级的形态(大公司预算估计也更多[狗头]):出口转内销。
2、更本质的是让我们来深度思考一下Ai端侧,我有一个非共识的观点:Ai端侧而言机器人比Ai消费电子产业进度更靠前。原因如下:一是所谓的Ai消费硬件都只是概念,而机器人我们至少能清楚的看到产品形态和功能,只不过现在是工程和成本问题,而Ai端侧硬件目前连个产品定义都没有。二是据我这段时间的调研,消费电子想要同时满足轻便、能耗、Ai算法冗余这三件事其实很难。当然我指的Ai端侧是原生的、革命性的下一代消费电子(比如Ai眼镜),那种目前产品plus Ai的不在讨论之列,我相信大家也用过一些,很难称之为爆品。
3、我还是相信下一代革命性的C端产品大概率还是由苹果做出来。跟外界传统的印象不同,其实苹果在内部对于Ai作了很多思考和尝试,只是普通的加一些功能的Ai手机对苹果确实没啥意义。苹果思考的定义是下一代消费电子的终极形态(现在应该还没想好[狗头])。所以我们应该能看到Apple在26年一些新的Ai产品尝试,另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想要实现大家期望端侧那种to C的Agent,必须有赖于数据流在各个App之间的打通,这个恐怕只有做了ios的苹果才有可能做到,可能Google也是一个潜在大玩家,不太看好openai。
4、当然我是一直是看好消费电子的,原因是即便现在推不出下一代Ai硬件,光靠iPhone17的爆量也足够是一个大贝塔了。lxjm这家公司是一家好公司,但我们也要看到至今依然股价没有恢复到19年的荣光。从新能源开始它就说自己在整车的价值量很高,到23年说到现在的光模块,再到最近的cpc和Ai端侧。可以看出其管理层还是很想股价涨的。这件事我们也要辩证的去看:至少证明消费电子没有被这个时代落下,可以拿一张Ai端侧的期权船票(毕竟你们做汽配的还可以上船机器人[狗头])。
5、美股七姐妹里面特斯拉可能是最特殊的一个,这只票的涨跌其实跟美联储是处于升息还是降息有很大的关联,毕竟水多了才能为马斯克的梦想买单。所以Q4我还是看好T链,但和之前那种送样就涨几倍的小票不同,可能26年机器人的投资范式会趋近于这几年的Ai北美链,那就是必须有真实的订单和大客户份额。另外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目前国内产业界机器人是真金白银大规模有热钱在投入,而相比Agent、Ai端侧其实少的可怜。
6、光模块龙头和pcb龙头竞争优势很大,之前说过好几遍了观点没变过。最近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小故事是其实在2017年硅光的出现对于xc是一个利空,但现在硅光已经是一张王牌。光互连未来空间很大很大,即便有技术路线变革的问题龙头大概率也是一个大玩家。
7、ocs概念有两只中小票我一直都有配,但确实不是因为ocs才配而是因为别的逻辑。现在ocs其实我有点看不懂,所以股价涨了就减仓一点。
8、我们其实真的很需要NV的卡,能卖的话肯定不愁买家。有些新闻有烟雾弹的嫌疑,就说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