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制动新规(GB 21670—2025)的实施对A股相关上市公司的影响需结合技术路径、市场需求及行业竞争格局综合判断。以下是核心关联企业及影响分析:
一、核心关联上市公司
1. 线控制动系统龙头:伯特利(603596)
技术布局:作为国内首家量产One-Box集成线控制动系统(WCBS)的企业,其产品集成了电子驻车(EPB)、车身稳定系统(ESC)等功能,支持自动驾驶冗余制动,响应时间仅90毫秒,显著优于传统液压制动系统。
市场适配性:WCBS系统已配套比亚迪、奇瑞等多款新能源车型,并在AEB(自动紧急制动)场景中实现快速增压,直接满足新规对制动系统智能化、高效化的要求。
政策受益:新规要求默认状态下禁止通过松开油门踏板完全刹停,需保留物理制动踏板控制权。伯特利的线控制动技术可通过软件调校实现“单踏板模式”与物理制动的协同,避免误操作风险,成为车企技术升级的核心供应商。
2. AEB系统全链条供应商:亚太股份(002284) 技术优势:国内唯一覆盖感知、决策、执行全链条的线控制动龙头,其IBS(智能刹车系统)和eBooster(电子助力器)已通过欧盟认证,成本仅为博世同类产品的60%,并获得比亚迪、吉利等车企10亿元AEB订单。市场空间:AEBS强制国标实施后,低端车型(8万元以下)AEB渗透率将从不足3%提升至100%,预计释放超500万套需求。亚太股份凭借全栈自研能力,市占率有望从15%提升至30%,2025年相关收入或达48亿元(同比增长180%)。国际拓展:产品技术指标对标欧盟UN-R152标准,已进入Stellantis等国际车企供应链,欧洲市场收入占比预计从5%提升至20%。
3.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领军者:德赛西威(002920)
系统集成能力:其IPU02域控制器集成AEB功能,支持多传感器融合(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并与地平线合作开发征程5芯片方案,已应用于长安深蓝S7、问界M8等车型。
技术壁垒:通过算法优化,德赛西威的AEB系统响应速度较传统方案提升30%,且成本降低20%,在L3级以上自动驾驶车型中具备竞争优势。
4. 制动传感器核心供应商:保隆科技(603197)
产品布局:通过收购德国PAX公司,掌握刹车磨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客户涵盖奔驰、大众等国际品牌。其MEMS压力传感器精度达±0.5%FS,满足ISO 26262 ASIL C功能安全等级要求,适配线控制动系统冗余设计需求。
产能扩张:重庆智能工厂二期投产后,将新增年产600万只车规级压力传感器产能,陶瓷厚膜技术使良率提升至99.2%,直接受益于新规对传感器可靠性的高要求。
5. 新一代制动技术先锋:万安科技(002590)EMB技术突破:电制动EMB(电子机械制动)项目进入试装车阶段,响应时间仅80毫秒,较传统制动系统缩短73%,计划2025年量产,适配L3级自动驾驶底盘。
市场协同: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智能底盘线控技术可降低新能源汽车能耗8%-12%,已获宇通、福田等商用车订单,预计2025年贡献营收超5亿元。
6. 传感器细分领域黑马:安培龙(301413) EMB力传感器:基于MEMS压阻芯片及玻璃微熔工艺的EMB力传感器已获国内头部厂商定点,可精确检测卡钳制动力,形成闭环控制,提升制动响应速度,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量产。技术储备:构建完整力传感器产品体系,覆盖单向力、力矩及六维力传感器,深度服务机器人与自动驾驶领域,差异化技术优势显著。
二、利空与利好分析
1. 直接利好:技术领先的制动系统供应商
核心逻辑:新规对制动系统的智能化、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推动线控制动、AEBS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等产品的规模化应用。
受益方向:
线控制动:伯特利、亚太股份的One-Box方案因集成度高、响应快,成为车企首选,预计2026年国内线控制动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元。 AEBS系统:亚太股份、万安科技的AEBS+EBS整体解决方案适配多目标识别(行人、自行车等),市场增量超500亿元。传感器:保隆科技、安培龙的压力传感器、力传感器因精度要求提升,单车用量从2-3个增至5-7个,需求爆发式增长。
2. 间接利好:智能驾驶产业链上游
域控制器与算法:德赛西威、虹软科技的域控制器和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可提升AEB系统可靠性,适配新规对复杂场景的识别能力要求。
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万集科技、森思泰克(华域汽车子公司)的激光雷达和77GHz毫米波雷达因新规对弱势交通参与者识别的要求,渗透率有望从不足30%提升至60%。
3. 潜在利空:依赖传统制动技术的企业
- 风险点:新规淘汰低端纯视觉AEB方案,传统液压制动系统供应商(如部分中小型零部件企业)若无法快速转型线控制动或集成式方案,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流失。
三、关键时间节点与市场预期
实施节奏:新规自2026年1月1日起分阶段实施,单踏板相关条款延至2027年1月1日生效,给予车企和供应商充足调整时间。 市场预期:当前A股相关标的(如伯特利、亚太股份)已部分反映政策红利,动态PE普遍在25-35倍,高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均水平。需关注2025年下半年订单落地情况及2026年量产爬坡进度。
四、结论
乘用车制动新规的落地将加速汽车制动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伯特利、亚太股份、德赛西威、保隆科技、万安科技、安培龙等技术领先企业将直接受益于政策驱动的市场扩容。长期来看,线控制动、AEBS系统及高精度传感器的渗透率提升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具备全栈研发能力和规模化量产经验的企业有望成为赢家。而依赖传统技术的企业需警惕转型不及带来的风险。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上述公司的订单进展及技术迭代速度,把握行业变革中的结构性机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